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巍景

作品数:33 被引量:92H指数:4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心病
  • 11篇冠心病
  • 9篇血脂
  • 8篇脂蛋白
  • 8篇病患
  • 7篇载脂蛋白
  • 6篇心肌
  • 6篇型心
  • 5篇心律
  • 5篇心律失常
  • 5篇心率
  • 4篇心绞痛
  • 4篇型心绞痛
  • 4篇稳定型心绞痛
  • 4篇细胞
  • 4篇绞痛
  • 4篇不稳定型心绞...
  • 3篇心率震荡
  • 3篇心脏
  • 3篇血分

机构

  • 20篇海南医学院附...
  • 15篇海南医学院
  • 2篇广东医学院附...
  • 2篇海口市人民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海南省人民医...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三亚市人民医...

作者

  • 33篇李巍景
  • 15篇姚震
  • 13篇云美玲
  • 12篇陈广平
  • 9篇冯学冠
  • 8篇钟江华
  • 6篇曾春芳
  • 6篇陈小盼
  • 5篇孔月琼
  • 4篇邱辅佑
  • 4篇顾申红
  • 4篇黄慈花
  • 3篇苏雨江
  • 3篇钱士匀
  • 3篇巫翠萍
  • 3篇蔡望伟
  • 3篇覃西
  • 3篇陈晓丹
  • 2篇林明霞
  • 2篇陈莫水

传媒

  • 4篇临床荟萃
  • 3篇中国动脉硬化...
  • 3篇海南医学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2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中国心血管康...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高血压杂志
  • 1篇心脏杂志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刊
  • 1篇血栓与止血学
  • 1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2
  • 3篇2000
  • 1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扩张型心肌病家兔左室壁复极异质性的改变及意义
2002年
目的 观察离体心脏左心室三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的改变 ,以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易发心室颤动与三层心肌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关系。方法 用阿霉素制作扩张型心肌病家兔模型 ,测定其室颤阈值 (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 90 %时程 (APD90 )、跨室壁复极离散度 (TDR)。结果 扩张型心肌病VFT明显降低 (P <0 .0 0 1) ,三层心肌细胞APD90均明显延长 (P <0 .0 0 1) ,中层心肌细胞较心外膜、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延长更为显著 (P <0 .0 5 ) ;扩张型心肌病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 (P <0 .0 1)。结论 中层心肌细胞APD90明显延长、跨室壁复极离散度增加。
钟江华姚震云美玲李巍景陈小盼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室颤动复极不均一性DCM
α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α纤维蛋白原基因TaqI多态性和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249C/T、-148C/T、+1689T/G、448G/A、BsmAI、BclIG/A、HinfIA/C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单体型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长多态性法确定基因型,采用比浊法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采用EH+程序分析核苷酸多态性的单体型,采用卡方检验分析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基因型频率及单体型频率的差异。结果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分别为0.343、0.351和0.326,在对照组分别为0.254、0.254和0.242,冠心病组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的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携带者患冠心病的相对危险度比非携带者分别大1.53倍、1.59倍和1.51倍;其他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249C、-148C、+1689T、448G、BclIG、HinfIA和a纤维蛋白基因TaqI T2位点构成的单体型H1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比对照组低(P<0.05)。以启动子区3个位点构建的单体型中,由-455G、-249C和-148C构成的单体型h1在病例组中的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由-455A、-249C、-148C构成的单体型h5和由-455A、-249C、-148T构成的单体型h6在病例组中的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结论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G/A、-148C/T和448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冠心病关联,β纤维蛋白原基因-455A、-148T和448A可能是与冠心病相关的遗传危险因素。
孙川梁亮李巍景肖锋苏雨江姚震陈晓丹邢波陈莫水刘国勋蔡望伟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纤维蛋白原冠心病单体型
21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
1996年
210例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海口市570005)(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海口市570005)为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水平的改变,特设计此试验,现予报告。1对象与方法1.1高血压病...
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
关键词:高血压血脂载脂蛋白
充血性心力衰竭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改变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模型左心室三层心肌之间单相动作电位的改变,以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易发心室颤动的基础电生理机制。方法用阿霉素制作充血性心力衰竭家兔模型,测定其室颤阈值(VFT)以及心外膜、中层心肌和心内膜心肌细胞的单相动作电位复极90%时程(APD90)、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结果充血性心力衰竭VFT明显降低,三层心肌细胞APD90均明显延长,但中层心肌细胞较心外膜、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延长更为显著;充血性心力衰竭跨室壁TDR增加。结论中层心肌细胞APD90明显延长、跨室壁TDR增加可能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容易发生心室颤动的重要原因。
钟江华陈小盼李巍景云美玲杨新玮姚震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复极不均一性中层心肌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改变(摘要)
1995年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改变(摘要)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海口570005)近年来有关糖尿病患者载脂蛋白改变已有一些报道,但结论不一。我们测定了7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
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
关键词:糖尿病NIDDM血脂载脂蛋白
淋巴细胞PPAR-α的表达在冠心病的意义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激活型受体α(PPARα)的表达水平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选择66例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冠心病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1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2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22例。另选择冠脉造影正常的23例非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以ELISA法测定其淋巴细胞中的PPAR-α水平。结果冠心病患者与非冠心病患者组比较PPAR-α的表达水平明显减低(37.97±12.98,57.53±12.87,P<0.01);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的PPAR-α表达水平分别为:AM(I28.05±8.28)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PPAR-α的表达下调,随着CHD病情加重PPAR-α的表达进一步下降;PPAR-α可能参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发生发展,并与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马瑞莲姚震王天松李巍景钟江华
关键词:冠心病淋巴细胞
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1995年
李巍景陈广平冯学冠
关键词:糖尿病血管并发症载脂蛋白血清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警价值及意义被引量:21
2018年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16例AMI患者,其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74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42例,对照组为本院同期体检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10例,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分别测定DC值、DRs值及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组DC值及DR4、DR8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C、DRs预测中、高危患者的比例在AMI组为4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显著性(P<0.01);AMI组的DC、DRs与HRT、HRV呈正相关;STEMI和NSTEMI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C、DRs值能有效评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筛选出AMI患者猝死的高危人群,预警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对AMI患者预后评价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曾春芳李巍景李尊雄李天发林明霞符达佳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
扩张型心肌病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实验研究
钟江华张存泰姚震云美玲李巍景陈小盼
该课题属心脏基础电生理研究,采用微电极技术及Langendorff灌流技术记录扩张型心肌病家兔模型离体心脏左心室三层心肌的单相动作电位(MAP),并通过用胺碘酮、咪达普利、低钾状态进行干预,观察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的变化,...
关键词:
关键词:心肌病心律失常跨室壁复极不均一性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4
2015年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血浆microRNA155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95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基础治疗。试验组给予辛伐他汀20 mg,依折麦布10 mg,每天1次,每晚服用;对照组给予依折麦布治疗,用法用量同试验组。2组疗程均为1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浆microRNA155和血清TNF-α、C反应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microRNA155、TNF-α、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LDL-C、TC治疗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LDL-C、TC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浆microRNA155和血清TNF-α、C反应蛋白水平有关。
黄珊李天发李巍景孔月琼林云
关键词:冠心病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