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小平

作品数:168 被引量:795H指数:16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6篇期刊文章
  • 40篇会议论文
  • 26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医药卫生
  • 17篇农业科学
  • 12篇文化科学
  • 10篇理学
  • 6篇化学工程
  • 5篇生物学
  • 4篇建筑科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主题

  • 26篇土壤
  • 23篇燕麦
  • 22篇重金
  • 22篇重金属
  • 17篇城市土壤
  • 16篇食品
  • 11篇儿童
  • 11篇参考值
  • 10篇抗氧化
  • 10篇活性
  • 9篇发酵
  • 8篇荞麦
  • 8篇萃取釜
  • 8篇污染
  • 8篇光谱
  • 7篇淀粉
  • 7篇主成分
  • 7篇主成分分析
  • 6篇乳化
  • 6篇乳化性

机构

  • 166篇陕西师范大学
  • 4篇西安交通大学...
  • 4篇陕西警官职业...
  • 2篇西安交通大学
  • 2篇河北金沙河面...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科技厅
  • 1篇白城市农业科...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城市建设...

作者

  • 166篇李小平
  • 61篇胡新中
  • 34篇刘柳
  • 27篇马蓁
  • 17篇葛淼
  • 11篇杨绍芳
  • 10篇陈锦屏
  • 9篇刘洁
  • 9篇刘献宇
  • 9篇徐长林
  • 9篇王继文
  • 8篇牛鹏飞
  • 8篇邓红
  • 8篇杨涛
  • 7篇李俊俊
  • 7篇杨蕊
  • 7篇赵武奇
  • 6篇黄春长
  • 6篇何进伟
  • 6篇郭玉蓉

传媒

  • 9篇中国粮油学报
  • 6篇食品科学
  • 5篇食品与发酵工...
  • 5篇国外医学(医...
  • 5篇麦类作物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农产品加工(...
  • 4篇中国食品科学...
  • 3篇土壤通报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高等理科教育
  • 3篇农产品加工
  • 3篇教育教学论坛
  • 3篇自然地理学创...
  • 2篇安徽农业科学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4篇2023
  • 4篇2022
  • 8篇2021
  • 10篇2020
  • 11篇2019
  • 11篇2018
  • 14篇2017
  • 17篇2016
  • 24篇2015
  • 14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2
  • 7篇2011
  • 5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1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等学校环境科学专业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被引量:6
2012年
在分析环境科学专业学科特点、环境科学人才需求状况和基础性化学课程体系在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结合陕西师范大学环境科学课程体系中化学课程体系建设、改革与实践,提出了化学体系课程在环境科学课程中系统的学时、学分分布,并对我国高等学校环境科学本科专业化学课程体系的设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李小平冯琳娜
关键词:教学改革化学课程环境科学
楤木总皂甙的提取研究及毒理学实验被引量:1
2002年
以秦岭五加科植物 木匆心 木之茎皮为原料 ,用乙醇提取活性物质 木匆心 木总皂甙。探讨了原料粒度大小、提取剂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与次数、料液比等对木匆心 木总皂甙提取率的影响 ,获得了最佳工艺条件 ;对 木匆心 木总皂甙的急性毒性的毒理学试验表明 ,该提取物基本无毒 ,初步认为以其作为功能性食品基料资源开发 。
邓红陈锦屏李小平
关键词:总皂甙毒理学实验
铅污染不同粒径土壤的重金属地球化学行为与风险
吴婷李小平蔡月艾雨为孙薛梦Hongtao Yu
氯柱硼镁石在硼酸溶液中溶解转化的Raman光谱被引量:3
2005年
利用Raman光谱对氯柱硼镁石在30℃时,45%的硼酸水溶液中溶解相转化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相转化产物为库水硼镁石(2MgO·3B2O3·15H2O)。根据Raman光谱位移对溶液中各种聚硼酸根B(OH)-4,B2O(OH)2-6,B3O3(OH)-4等阴离子的Raman峰进行了归属以及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分别进行了讨论分析。提出了溶液中硼氧配阴离子的存在形式及其相互作用机理和我国青藏高原盐湖区库水硼镁石形成的地球化学成盐条件和机理。
李小平高世扬刘志宏胡满成夏树屏
关键词:RAMAN光谱氯柱硼镁石硼氧配阴离子相转化B2O3
燕麦麸粉和苦荞皮粉的添加对小麦面条结构、蒸煮品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究燕麦麸粉和苦荞皮粉的添加对小麦面条结构、品质及消化特性的影响,明确二者在面制品加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制备了3种复配粉面条:30%燕麦麸粉+70%小麦面粉、30%苦荞皮粉+70%小麦面粉、15%燕麦麸粉+15%苦荞皮粉+70%小麦面粉,并以纯小麦面条为对照,测定4种面条的蒸煮品质、感官品质、消化特性;使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体积排阻高效液相色谱、台式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等对面条蛋白和淀粉结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添加燕麦麸粉和苦荞皮粉的面条蒸煮损失增大,感官评分降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降低,其中添加30%燕麦麸粉的面条GI值最低(GI=47.9),是一种低GI食品。面条在蒸煮过程中发生蛋白质的解聚和重组,促进了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淀粉、蛋白质-其他组分的结合。添加燕麦麸粉的面条在蒸煮后具有较高的α-螺旋和较低的β-折叠,导致蛋白质聚集体向高聚合度的松散链状网络结构转化,增强了蛋白对淀粉的包裹作用。煮后面条中淀粉的晶体结构被破坏,有序程度降低。添加燕麦麸粉和苦荞皮粉的面条中淀粉-脂肪互作增强,促进了面条中抗性淀粉的形成。与荞麦皮粉相比,添加燕麦麸粉更有利于维持淀粉的短程有序结构,促进V型晶体的形成。此外,燕麦麸粉中β-葡聚糖的存在进一步促进了淀粉与其他组分的互作。【结论】添加燕麦麸粉和苦荞皮粉对小麦面条的蒸煮和感官品质有负面影响,但可以有效降低面条的GI值,其中添加30%燕麦麸粉的面条是低GI食品。添加燕麦麸粉和苦荞皮粉的面条,淀粉在糊化过程中与蛋白质和脂肪等互作产生抗性淀粉。燕麦麸粉有助于维持面条中蛋白网络的热稳定性,可通过增强淀粉与蛋白、脂肪等分子的互作提高淀粉的抗消化性。
彭湃王晓龙马兰邹晓阳马倩莹张心语李小平胡新中
关键词:面条品质抗性淀粉
一种含豌豆抗性淀粉的沙拉酱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豌豆抗性淀粉的沙拉酱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以下质量份配比的原料组成:蛋黄粉3.0%~7.0%,豌豆抗性淀粉3.5%~7.0%,菜籽油7.5%~35%,5°白醋6.0%~7.0%,浓缩柠檬汁3.0%~5.0%...
马蓁胡新中李小平刘柳
文献传递
一种浆水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浆水复合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由小西芹、面粉、水、山楂、橙皮、茯苓粉、金银花、合欢花、菊花、玫瑰花、冰糖、果胶,经调配、均质灌装并杀菌后制得,该饮料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有机酸,口感酸爽,风味独特,并具有开胃...
刘柳胡新中李倩倩吴晓霞马蓁李小平
文献传递
西安市大气降尘重金属铅儿童健康风险
大气降尘是大气中粒径大于10μm的固体颗粒物的总称,是城市主要污染因子之一.儿童是城市大气污染主要的受害者,大气中1m高处的铅浓度是1.5 m高处的16倍,是儿童呼吸带的高度.所以,当大气中铅含量升高时,儿童环境铅暴露就...
李小平刘献宇杨绍芳刘洁徐长林葛淼
关键词:重金属铅大气降尘儿童
豫中黄土地区全新世土壤剖面成壤环境变化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通过对河南新郑黄土-土壤剖面的野外考察及室内的磁化率、烧失量、碳酸钙及粒度分析研究,认为:豫西山地山前丘陵台地的完整黄土-土壤剖面,是在气候波动变化的条件下形成的。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导致了以风尘堆积为主的成黄土期与以风化成壤作用为主的成壤期互相更迭。在全新世早期,风尘堆积旺盛,形成了过渡性黄土层(Lt),在8500aB.P.~3100aB.P.的全新世大暖期,发育了浊红棕色古土壤(S0)。这一时期降水丰沛,土壤水分充足,导致了古土壤层(S0)及其以下的过渡层(Lt)、马兰黄土层(L1)顶部都受到了明显的淋溶作用影响,而完全脱钙。3100a B.P.之后,气候恶化,沙尘暴活动显著增强,加之黄河下游人类活动影响不断加剧,黄泛平原风沙活动十分强烈,风尘堆积形成了沙质黄土(L0)。1500aB.P.以来,近代黄土持续堆积,由于气候的转暖与人类农业耕作影响在持续堆积的近代黄土L0表层形成了现代土壤(TS)。
葛本伟黄春长庞奖励李小平李胜利袁源李燕
关键词:黄土土壤全新世环境变化
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燕麦脂肪含量检测被引量:2
2016年
以93份燕麦样品为研究对象,对其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光谱特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燕麦中脂肪含量的合理检测模型。结果表明:反向多元散射处理(IMSC)、数学处理选择2441(即对光谱进行导数间隔点为4的二阶导数处理,一次平滑处理间隔点为4,不进行二次平滑处理)为最佳预处理方法;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提取2个主成分作为原始信息的特征变量,建立的人工网络模型结构为2-17-1,该模型对验证集的测定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为0.962 3,均方根误差为1.607 2,模型的预测准确性较好。该方法简便、快速,为燕麦脂肪的定量测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乔瑶瑶赵武奇胡新中李小平
关键词:脂肪含量近红外光谱燕麦主成分分析法光谱预处理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