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利
- 作品数:16 被引量:6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山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 西江水体有机碳含量变化及悬浮物碳同位素的意义被引量:10
- 2011年
- 以西江马口断面水体为研究对象,讨论其有机碳含量、悬浮物同位素组成(δ13C、Δ14C)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西江马口断面有机碳含量呈现季节性变化,其中颗粒有机碳(POC)含量范围介于0.13~4.98 mg/L之间,溶解有机碳(DOC)含量范围介于0.98~4.17 mg/L之间,DOC/POC比值为1.34,远低于世界多数河流之比值。近年来马口断面悬浮物POCδ13C的变化范围介于-21.3‰~-26.1‰之间,随时间出现整体性漂移现象,表明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改善。POCΔ14C变化范围介于-132‰~-425‰之间,与取样期间的流域降水过程及土壤的侵蚀相关。
- 魏秀国李宁利沈承德郭治兴
- 关键词:POCDOC
- 情境重构:康乐园展藏的明清铁钟研究
- 2021年
- 康乐园展藏有两口明清时期的大铁钟:其一为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铸造,曾供奉于"韶州府曲江县布恩上都大岭堡延寿庵"中,目前存放在马丁堂;其二为清代嘉庆四年(1799年)铸造,曾供奉于越秀山旧广州城的三元宫关帝庙,现高悬于康乐园的惺亭内,两口铁钟均有铭文。与对待其他古物不同,这两口大铁钟在20世纪二十到四十年代携入康乐园时并未被纳入博物馆珍藏,而是露天展存于大学校园的凉亭中,近百年来观者如织却对其视若不见。本文首次对铁钟的铭文进行抄录和考释,运用"情境重构"的方法,阐释大铁钟进入大学情境之中如何表达"身许国家、永作楷模"的家国情怀,如何铭记抗战迁校时的颠沛流离。本文旨在以康乐园铁钟为研究案例,超越对器物的平面描述,探寻因情境变化而促成器物价值的"汇聚和叠加";将器物与精神相连,才可以见到器物流转与空间移易背后的人群和思想的跃动,对诠释和解读早期大学校园文化遗产具有范式意义。
- 李宁利
- 明清时期疍民社会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被引量:7
- 2014年
- 疍民以河海为主要劳动对象,以舟艇为主要生产工具,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媒介"。疍民世代从事水运及海洋渔业,劳作并固守在国家的第一道海防线上。本文在回顾明清时期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以管窥国家海防策略如何参与缔造"疍"的族群标识,以及"疍民"与"水军、岛贼、倭寇、海盗"等群体之间的身份流动。本研究探索明清以来疍民的"国家化"和"汉化"过程,为我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提供历史证据。
- 李宁利
- 关键词:明清时期
- 相约独身:文化地理视角下的珠江三角洲自梳女研究
- 截至目前,对自梳女进行研究的几乎都是外国和港台学者,研究对象仅限于顺德均安镇的到新加坡作家佣的自梳女归侨;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自梳女的起源问题,多数学者认为自梳女的起源与珠江三角洲缫丝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
- 李宁利
- 关键词:自梳女文化地理珠江三角洲
- 文献传递
- 史前考古遗存的“性别代码”——欧美性别考古学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0年
- 考古学的性别化研究是相当晚近的现象。本文回顾性别考古学发展的三个阶段,重点介绍当代欧美性别考古学的研究模式,并简要评述了我国性别考古学的发展现状。性别考古学是当前考古学重要议题之一,不应被中国考古学家所忽略和淡忘;多角度解释考古遗存有助于考古学与其它学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
- 李宁利
- 一夫多妻制在古代岭南盛行的地理基础及其历史影响被引量:4
- 2004年
- 历史文献记载及婚俗残余反映古代岭南地区盛行一夫多妻制,本文在此基础上,指出该地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深刻的历史和社会文化背景、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等是使得一夫多妻制盛行的主要原因。一夫多妻制在岭南有明显的地域差异,可分为山区、珠江三角洲和沿海三个地区,给当地社会和文化带来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在岭南经济发达的城镇,重婚、“包二奶(情妇)”现象又有所抬头,是新形势下一夫多 妻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折射。在正视这种现象同时,应充分认识它,并采取强有力措施革除它,以达到净化社会风气的目的。
- 李宁利
- 关键词:岭南一夫多妻制地理基础历史影响
- 康有为所藏意大利石雕的流转及其艺术特色
- 2018年
- 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在游历欧洲时曾购买了一批意大利石雕。一百多年来,这批石雕几经转手,屡迁粤、港、沪各地,当前展藏于中山大学人类学博物馆。本文首次揭开这批石雕的"身世",并对石雕的流转过程展开追踪研究,借此阐释这批石雕的艺术特色。研究表明,在流转过程中,传世文物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会依文物的"身世"、对流转过程的认知、社会发展变迁、收藏者命运的悲欢离合而"不断增值"。追溯传世文物的流转过程,对于文物鉴定、定级、保护等均具有指导意义。
- 李宁利魏明珠
- 珠江流域稻作农业起源的再思考被引量:6
- 2005年
- 农业起源一向被作为中石器时代的重要课题和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而倍受考古学家的关注。在稻作起源的探索中,珠江流域被许多学者认为是中国乃至亚洲栽培稻的起源中心之一。借助于农业起源动力机制的理论探讨,认为稻作起源的“华南中心说”并不成立,无论是理论分析还是目前的考古材料,还不足以证明珠江流域是我国稻作农业起源的中心。
- 李宁利
- 关键词:稻作起源珠江流域
- 珠江水体悬浮物的表观年龄与流域侵蚀被引量:3
- 2010年
- 以1998,2000,2005年所取的珠江水体悬浮物为研究对象,对其碳同位素组成(14C,13C)及表观年龄(下文简称年龄)进行了测算和研究.结果表明,珠江水体悬浮物颗粒有机碳(POC)是以现代碳为主并含有少量"老碳"的混合体;其年龄介于540~2050aBP之间,其中西江、北江悬浮物POC年龄相对较老,东江悬浮物POC年龄构成较为离散——既有较年轻的样品,又有较年老的样品,但以年轻的为主.悬浮物POCδ13C和Δ14C间呈类似正相关关系,这一关系实质上反映了流域土壤和母岩有机质在悬浮物中的构成,是流域内15~30cm以下剖面土壤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在河流悬浮物中的体现,反映了河流有机质的土壤来源深度;而流域内表层的土壤有机质因处于不稳定状态,进入河流后很快就被分解掉,难以表现出来.珠江流域中,土壤侵蚀以西江流域较重,东江流域较轻.
- 魏秀国沈承德李宁利汪福顺丁平王宁郭治兴刘克新
- 自梳女的“婚嫁”象征被引量:9
- 2004年
- 文献记载古代广东地区盛行女子“临嫁始髻”、男子“临娶始冠”的风俗 ,因此“盘头梳髻”成为婚嫁的必经仪式。 19世纪中期以后 ,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抗婚拒嫁的女性群体。该群体成员通过特别的盘髻仪式以宣誓独身终老 ,这种仪式被称为“自梳”或“梳起” ,经过这种仪式的独身女性被称为“自梳女”。本文运用象征人类学有关理论 ,分析自梳女文化符号的婚嫁象征。这种婚嫁象征对内部成员具有约束、警示的作用 ,对外部群体具有告知其“已婚”身份的效用 ,一方面使她们避免与主流文化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以求得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 ,可以满足自身心理和生理的需求 ,有助于保持自身文化的独立性。
- 李宁利
- 关键词:自梳女文化调适风俗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