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妙晴

作品数:31 被引量:103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文学
  • 8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5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篇多模态
  • 10篇话语
  • 10篇话语分析
  • 9篇多模态话语
  • 9篇多模态话语分...
  • 4篇翻译
  • 4篇改编
  • 3篇电影
  • 3篇自译
  • 2篇电影改编
  • 2篇新媒体
  • 2篇阳光
  • 2篇阳光灿烂
  • 2篇音乐
  • 2篇语篇
  • 2篇真人
  • 2篇真人秀
  • 2篇女性主义
  • 2篇网络
  • 2篇文学

机构

  • 25篇广东商学院
  • 4篇广东财经大学

作者

  • 29篇李妙晴
  • 3篇傅明根

传媒

  • 4篇电影文学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3篇外语艺术教育...
  • 2篇文艺争鸣
  • 2篇电影评介
  • 2篇黑龙江史志
  • 2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小说评论
  • 1篇作家
  • 1篇时代文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探求
  • 1篇韶关学院学报
  • 1篇科教文汇
  • 1篇经济研究导刊
  • 1篇人民音乐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异质的唐人街——波士顿唐人街地理符号学分析
2018年
随着华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华人搬出了波士顿唐人街,越来越多非华人商铺也入驻唐人街。为了保持唐人街的特色,当地对建筑规定了一些条文,以此保持唐人街特色。以下应用地理符号学来研究波士顿唐人街的商铺招牌,及其所处空间、读者、作者,解读其后的历史原因、政治背景及意识形态。描绘唐人街共时性语言图景,追寻其线性过程的发展轨迹,存在于一个语言现象中的不同历史层次存在的同步现象。考察后发现,唐人街是个动态、多层次、非线性、不断演化的杂质空间。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华人通过唐人街招牌不断进行身份认同,进行动态互构,反映了美国华人的移民史。
李妙晴
复调的狂欢——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被引量:11
2008年
电影语篇分析涉及到图像、声音、文本等多模态的探讨。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基础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指导,从语言批评角度出发,分析电影语篇《阳光灿烂的日子》视觉模态中的类型、情节、场景、场面调度、画格、人物等各级阶符号,并且如何与听觉模态音乐、旁白等互动,得出:《阳》解构了充满主流思想的文革时期话语,通过变换聚焦者,引导观众挑战了当时占主体地位的文革时期之意识形态,因此是一部复调的狂欢话语。
李妙晴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狂欢
对抗或合作?——《非诚勿扰》相亲真人秀节目的话语分析
2011年
通过多模态话语分析,对《非诚勿扰》相亲节目2010年3月14日第10期进行分析,特别是对男嘉宾富二代刘云超挑战极具争议拜金女马诺一节进行分析。主要从节目对话内容进行语步分析。《非诚勿扰》整部作品的电视类型是相亲节目,同时具有相亲功能性和娱乐性,风格是犀利、幽默风趣。《非诚勿扰》凸现了当代男女双放方择偶意识形态的碰撞。
李妙晴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分析《非诚勿扰》
新媒体·“80后”·乡村记忆——李傻傻作品论
2011年
在被媒体关注的"80后"作家群中区分有"都市写作"与"乡村写作"二类。其中作为实力派写手的李傻傻是一名真正来自湘西农村的"乡村写作"的代表之一。当"80后"写手大多数与乡村经验或记忆形成某种"断裂"之时,正是李傻傻撑起了"80后"乡村经验和记忆的一片天空。李傻傻的乡村写作不仅具有一种繁复的乡村经验或记忆特点,更有一种现实和想象交织的乡村书写方式,因而呈现出与以往作家乡村经验或记忆不相同的书写方式,而这又显然与网络媒体这一时代相关联。
李妙晴傅明根
关键词:乡村书写新媒体
《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读者主体位置的构建
2008年
运用研究指称和聚集化的用法,考察经典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是如何构建隐含读者主体位置,可以发现其用直接指称和间接指称的运用、插图及排版的作用、聚焦化的手法使得小说呈现出多声部复调,使得此童话是一部同时具有叛逆精神和教化保守思想的狂欢化语篇。
李妙晴
图文关系在《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中的表现
2011年
文章主要就《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中插图与文字关系分析了插图的功能。作者认为,需要注意图表与文字关系以便更好地传情达意,词典的编纂目的和功能决定了图文关系类型出现的频率。
李妙晴
关键词:插图图文关系
多模态下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电影字幕翻译被引量:13
2009年
通过分析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字幕,考虑到多模态文本多模态的特点,详细探讨了《阳光灿烂的日子》英文字幕翻译的得失,译者对源语文本进行编译,字幕翻译受空间因素和时间因素影响,译文相对原文简洁,以达到文字模态与画面视觉模态、对白声音模态等互相配合,从而达到交流的目的。
李妙晴
关键词:字幕翻译多模态话语分析《阳光灿烂的日子》
《台北人》英译本中的归化现象
2009年
文章根据翻译文化学派Lefevere的理论,主要从体裁、名字、双关语、语域、句子结构、排印等方面,分析了《台北人》小说翻译中归化手法的运用使原作向译语文化的偏离。
李妙晴
关键词:《台北人》自译归化
从批评话语分析看《爱丽斯漫游奇境记》中的互文性被引量:1
2007年
互文性来自巴赫金(Bakhtin)的对话理论,最早由Kristeva提出。批评话语分析吸收了巴赫金的互文性理论,认为互文性分析是联结语篇与社会语境的桥梁,是研究语言与意识形态如何互动的有效分析模式。运用Norm an Fairc lough的三维度分析模式来考察经典童话《爱丽斯漫游奇境记》,可以发现其不仅运用了两种互文性手段,即显著互文性和构成互文性,而且此童话是一部具有叛逆精神的语篇。
李妙晴
关键词:互文性批评话语分析戏仿
电影改编:另类的符际翻译——以《色·戒》为例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是从翻译研究角度,结合翻译文化学派的翻译思维和雅可布森翻译理论,探讨文学及影像之间的改编关系。希望透过不同以往的研究方法,重新审视张爱玲小说与电影影像的复杂关系。
李妙晴
关键词:符际翻译改写《色·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