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后魂

作品数:205 被引量:44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77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8篇生物学
  • 30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理学

主题

  • 150篇鳞翅目
  • 71篇英文
  • 53篇新种记述
  • 46篇亚科
  • 39篇麦蛾
  • 33篇麦蛾科
  • 23篇昆虫
  • 19篇螟蛾
  • 19篇卷蛾
  • 19篇卷蛾科
  • 18篇鞘蛾
  • 18篇鞘蛾科
  • 18篇螟蛾科
  • 17篇蛾类
  • 15篇细蛾
  • 14篇织蛾科
  • 13篇分类学
  • 13篇斑螟
  • 13篇草螟科
  • 12篇新纪录种

机构

  • 173篇南开大学
  • 20篇陕西师范大学
  • 19篇西北林学院
  • 9篇中国科学院
  • 8篇西北农林科技...
  • 5篇北京农学院
  • 5篇中山大学
  • 3篇宁夏大学
  • 3篇黄冈师范学院
  • 3篇八仙山国家级...
  • 2篇长治学院
  • 2篇河北农业大学
  • 2篇海南出入境检...
  • 2篇蓟县林业局
  • 2篇喀什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德州学院
  • 1篇河池学院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河北大学

作者

  • 204篇李后魂
  • 35篇王淑霞
  • 20篇郑哲民
  • 11篇郑乐怡
  • 11篇尤平
  • 10篇郝淑莲
  • 9篇张爱环
  • 8篇肖云丽
  • 7篇胡冰冰
  • 7篇石福臣
  • 6篇张丹丹
  • 6篇王新谱
  • 4篇李孟楼
  • 4篇靳青
  • 4篇白海艳
  • 4篇任应党
  • 4篇刘家宇
  • 4篇杨晓飞
  • 4篇张振国
  • 3篇徐家生

传媒

  • 54篇动物分类学报
  • 35篇Entomo...
  • 23篇昆虫学报
  • 13篇西北林学院学...
  • 8篇南开大学学报...
  • 5篇第七届全国昆...
  • 4篇生态学报
  • 4篇昆虫知识
  • 4篇环境昆虫学报
  • 4篇应用昆虫学报
  • 3篇生物多样性
  • 3篇Zoolog...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2篇植物研究
  • 2篇农业科学研究
  • 2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湖北大学学报...
  • 1篇广西植物
  • 1篇宁夏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3篇2014
  • 4篇2013
  • 7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10篇2009
  • 4篇2008
  • 8篇2007
  • 10篇2006
  • 18篇2005
  • 12篇2004
20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革叶算盘子与两种头细蛾互惠共生体系的生物学研究
2018年
探索担头细蛾Epicephala duoplantaria和革叶头细蛾Epicephala daltonii共同为革叶算盘子Glochidion daltonii传粉的"一对二"协同进化模式。本文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两种传粉头细蛾个体发育过程中生活习性和生活史进行详细研究并对比,记述共生双方利益得失;对比研究两种头细蛾幼虫形态特征的异同。结果表明,担头细蛾和革叶头细蛾在革叶算盘子上每年均为1个世代,幼虫和成虫的活动时间分别在2月-4月和4月-5月;革叶算盘子结实率为11.20%-27.02%,其中被蛀食率为26.47%-44.83%;果实中的种子败育率为26.03%-34.68%,种子被头细蛾蛀食率为9.29%-17.95%;平均每头幼虫消耗2.59-2.94粒种子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每个植株留有49.53%-62.63%完好的种子,以维持互惠共生关系的稳定;产卵方式的差异导致担头细蛾的种群数量远高于革叶头细蛾;两种头细蛾的幼虫形态趋同进化但各自具有特性,这与革叶算盘子的形态特征及两种头细蛾习性有关。担头细蛾和革叶头细蛾共同为革叶算盘子传粉,形成了特殊的"一对二"协同进化互惠共生体系,推测担头细蛾是寄主转移来的传粉者,但该互惠共生体系并不稳定。
张振国滕开建李后魂
关键词:鳞翅目协同进化幼虫形态
中国竹麦蛾属一新种(鳞翅目:麦蛾科)
1995年
本文记述竹麦蛾属1新种──秦岭竹麦蛾Caryocolumqinlingensissp.nov.,模式标本存在西北林学院。
李后魂郑哲民
关键词:鳞翅目麦蛾科
中国鳞翅目新物种2021年年度报告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总结了2021年国内外学者发表的中国鳞翅目新分类单元的情况。经过统计,2021年共发表与中国鳞翅目物种相关的论文104篇,专著1部,涉及新分类群230个,其中新属7个,新种215个,新亚种8个;发表中国新记录属9个、中国新记录种78个(包括2亚种)、新组合31个;提出4个种的异名,2个种被赋予新名。新种(亚种)隶属于34科。云南省发表的新物种数和新记录物种数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分别占全国发表总数的36.8%和39.7%。2021年我国南方新物种和新记录种发表数量仍然显著高于北方。
古丽扎尔·阿不都克力木张秀英苏比奴尔·艾力李后魂
关键词:鳞翅目新异名
一叶萩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
2013年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一叶萩(Flueggea suffruticosa(Pall.)Baill.)的小孢子发生及雄配子体的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一叶萩雄花含5枚雄蕊,每个花药4个花粉囊,但有个别雄花仅含4枚雄蕊,且其中一枚具7~8个花粉囊;不同花药以及同一花药各花粉囊发育不完全同步;花药壁发育为基本型,由外到内依次为表皮、药室内壁、中层(2层)和绒毡层,绒毡层为腺质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为同时型,产生四分体为正四面体型,也有少数对称型;有部分小孢子在四分体时期败育;成熟花粉二细胞型,圆球形,具三条萌发沟;雄花内着生无子房结构只有花柱发育的退化雌蕊;在花萼和花药中发现大量结晶体。本研究为大戟科植物生殖生物学和传粉生物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魏远沈广爽刘静何真真石福臣李后魂
关键词:一叶萩大戟科小孢子发生雄配子体发育
中国发小卷蛾属研究及二新种记述(鳞翅目:卷蛾科:新小卷蛾亚科)(英文)被引量:1
2006年
发小卷蛾属PseudohedyaFalkovitch全世界已知5种,分布在古北区东部(日本,韩国,俄罗斯远东地区及我国长白山),本研究中首次在东洋区发现该属。本文报道了中国所有种类,其中记述2新种:梵净发小卷蛾P.fanjingicasp.nov.(贵州梵净山)与刘氏发小卷蛾P.liuisp.nov.(河南王屋山);缩发小卷蛾P.retractaFalkovitch为中国新纪录种(河南,陕西,天津,湖北,广东,四川,甘肃)。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形态特征图、雄性外生殖器图及部分种的雌性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南开大学昆虫标本室。
于海丽李后魂
关键词:鳞翅目卷蛾科新小卷蛾亚科
黄基歧角螟雌雄异形现象及其雌性的发现(鳞翅目,螟蛾科)(英文)被引量:1
2008年
黄基歧角螟Endotricha luteobasalis Caradja,1935广泛分布在我国南部,自发表以来未见雌性报道。本文依据采自浙江、贵州、广西和四川等四省的113只标本(其中82只为雌性)证明该种为雌雄异形种,首次报道黄基歧角螟的雌性个体,比较了雌雄外形差异,提供了成虫和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图。研究标本(除指明的外)保存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标本室。
孙永岭李后魂
关键词:鳞翅目螟蛾科雌性
中国柽麦蛾属研究(鳞翅目:麦蛾科)被引量:7
1991年
柽麦蛾属(Ornativalva Gozmany,1955)隶属于麦蛾科(Gelechiidae)、麦蛾亚科(Gelechiinae)、麦蛾族(Gelechiini)。全世界已记录45种和亚种,其中已知寄主的12个种,除一种可取食柽柳属(Tamarix)和瓣鳞花属(Frankenia)植物外,其余的只取食柽柳属植物。该属的分布与柽柳属植物的分布几乎完全一致,分布在非洲、南欧、印度和蒙古。我国北方柽柳属植物分布广泛,但过去仅有一种该属昆虫的分布记录。
李后魂
关键词:麦蛾科柽麦蛾属新记录种
中国蛀果蛾科分类学整理及新种记述(鳞翅目:粪蛾总科)被引量:5
2001年
记载中国蛀果蛾科昆虫 8属 2 3种 (亚种 ) ,其中有中国 2新纪录 :断斑洁蛀果蛾MeridarchisexcisaWalsingham和日本拟蛀果蛾Alexotypajaponica (Walsingham)及 2新种 :天目坚蛀果蛾Ar chostolatianmushanasp .nov .和五峰洁蛀果蛾Meridarchiswufengensissp .nov .。文中给出了中国蛀果蛾科分种检索表和中国新纪录及新种的特征图。
李后魂王玉荣董建臻
关键词:分类学鳞翅目中国新纪录
天津地区羽蛾研究(昆虫纲:鳞翅目)
2007年
羽蛾科是鳞翅目中一个相对小且较为特殊的类群,全世界共记录90属1 160余种,其中我国共有140种。天津原有记录4种,本文记录了天津地区的11种羽蛾,其中7种为天津新记录,同时给出了天津地区羽蛾的检索表。
郝淑莲李后魂
关键词:昆虫纲鳞翅目羽蛾科
鞘蛾科昆虫的分布、危害和分类问题(鳞翅目:麦蛾总科)
概要介绍了鞘蛾科昆虫国内外分布、主要寄主和危害情况,归纳和评述了该科系统地位的变化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分类学研究的现状.
李后魂
关键词:昆虫系统学昆虫分类
文献传递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