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双石

作品数:88 被引量:474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属高等学校人才强教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6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轻工技术与工...
  • 7篇化学工程
  • 7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文化科学
  • 6篇理学
  • 5篇生物学
  • 5篇医药卫生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葡萄酒
  • 19篇酵母
  • 15篇发酵
  • 13篇色谱
  • 13篇酿酒
  • 12篇相色谱
  • 10篇酿酒酵母
  • 9篇葡萄
  • 9篇气相色谱
  • 8篇酵母菌
  • 8篇挥发性
  • 7篇多酚
  • 7篇高职
  • 6篇树莓
  • 6篇香气
  • 6篇香气成分
  • 5篇酿酒酵母菌
  • 5篇皮渣
  • 5篇葡萄皮
  • 5篇葡萄皮渣

机构

  • 78篇北京电子科技...
  • 17篇中国农业大学
  • 13篇华夏长城葡萄...
  • 4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河北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渔政处
  • 1篇中粮营养健康...
  • 1篇海南盛美诺生...
  • 1篇北京盛美诺生...

作者

  • 88篇李双石
  • 25篇李浡
  • 20篇兰蓉
  • 20篇辛秀兰
  • 17篇杨国伟
  • 16篇王晓杰
  • 15篇陈亮
  • 13篇苏宁
  • 10篇马越
  • 9篇韩北忠
  • 9篇陈晶瑜
  • 9篇张晓辉
  • 7篇曹奇光
  • 7篇吴志明
  • 7篇宋金慧
  • 6篇章宇宁
  • 6篇危晴
  • 5篇苑函
  • 5篇张强
  • 4篇张虎成

传媒

  • 10篇酿酒科技
  • 9篇食品研究与开...
  • 8篇食品科技
  • 6篇中国酿造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3篇江苏农业科学
  • 2篇食品与发酵工...
  • 2篇食品科学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北大学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实验生物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食品工业
  • 1篇新疆环境保护
  • 1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河北渔业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4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15篇2012
  • 10篇2011
  • 2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8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丽轮枝菌毒素与拟南芥互作反应中SA、NO 与H_2O_2信号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04年
本文研究了大丽轮枝菌毒素(VD-toxin)与拟南芥互作反应中外源SA、NO 供体、NO 合酶抑制剂等对拟南芥幼苗H_2O_2含量的影响,并对H_2O_2的积累部位进行了DAB 组化染色检测。大丽轮枝菌毒素、外源SA、NO 供体处理拟南芥幼苗均能诱导H_2O_2的积累,NO 供体的诱导作用最强;NO 合酶抑制剂处理则未表现出H_2O_2含量的增强;H_2O_2的积累部位主要在叶片的表皮毛和维管束组织。结果表明,在大丽轮枝菌毒素与拟南芥互作反应中,H_2O_2可能作为信号分子参与了SA 和NO 调控的拟南芥防卫反应,NO 信号与H_2O_2信号间的关系可能更密切。
李双石李颖章
关键词:大丽轮枝菌拟南芥SANOH2O2防卫反应
葡萄酒渣提取多酚化合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8
2012年
葡萄酒的加工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即葡萄酒渣,葡萄酒渣富含多酚类化合物等生物活性物质。介绍了葡萄酒渣中多酚类物质的分布及分离纯化方法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葡萄酒渣的综合利用和新型食品添加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李双石李晓燕苑函杨国伟苏宁
关键词:葡萄酒葡萄酒渣多酚
不同品种葡萄皮油的成分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采用超声提取法从赤霞珠和巨峰两种葡萄皮中提取油脂,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葡萄皮油中提取出的成分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葡萄皮油,其出油率和皮油中成分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赤霞珠葡萄皮油中鉴定出11种化合物,其中脂肪酸占78.321%;巨峰葡萄皮油中鉴定出22种化合物,脂肪酸占67.711%。研究结果为探讨葡萄皮油的营养价值和开发利用提供了有用的参考数据。
李浡李双石曹奇光谢国莉苏宁
关键词:脂肪酸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超声提取法
不同品种葡萄皮渣中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测定被引量:8
2013年
利用微波消解法分别处理赤霞珠葡萄与巨峰葡萄皮渣中皮、籽、梗等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元素K、Na、Ca、Mg、Fe、Zn、Cu、Mn、Cr、Se、Pb、Cd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葡萄皮渣中富含K、Ca、Mg等常量元素和Fe、Cu、Zn、Mn、Cr等微量元素,并检测出具有抗癌功效元素Se。两种葡萄皮、籽、梗样品中元素的含量差别较大,巨峰葡萄梗中元素含量普遍高于赤霞珠葡萄梗含量。巨峰葡萄皮中有害元素Pb超标,其余样品中有害元素Pb和Cd含量均未超标。
李浡李双石章宇宁
关键词:葡萄皮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微波消解微量元素
超临界CO_2萃取鸡腿菇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被引量:13
2011年
运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鸡腿菇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采用正交试验研究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分离压力等因素对鸡腿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萃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MPa、分离温度25℃、分离压力8MPa。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萃取物,鉴定出25种主要成分,其中亚油酸(52.67%)、硬脂酸(27.77%)和棕榈酸(13.66%)是构成鸡腿菇风味的主要挥发性成分。
李双石兰蓉张晓辉马越陈亮
关键词:鸡腿菇挥发性风味成分超临界CO2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
酿酒葡萄皮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采用索氏提取法从不同产区的赤霞珠葡萄皮中提取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酿酒葡萄皮油的组分。结果表明,酿酒后的赤霞珠皮油中脂肪酸含量均为90%以上,不饱和脂酸含量均为75%以上。赤霞珠皮油中的主要组分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麻酸。不同产区的赤霞珠果皮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相似,但其他组分的含量和组成差异较大。研究结果为探讨葡萄皮油的营养及市场开发提供了参考依据,葡萄皮油的提取和开发将成为葡萄酒渣高效转化增值的新的发展方向。
李浡李双石章宇宁王晓杰苏宁
关键词:酿酒葡萄赤霞珠皮油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分析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萃取物,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挥发性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长蕊石头花的挥发油中共鉴定出7种主要挥发性成分,其中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27.05%)和角鲨烯(21.97%)是构成长蕊石头花挥发性物质的主要成分。
李双石王晓杰彭冲邱博涵陈亮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一株酿酒酵母及其在酿造葡萄酒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酿酒酵母及其在酿造葡萄酒中的应用。酿酒酵母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NJZCC17 CGMCC No.3284。该酿酒酵母NJZCC17用于酿造葡萄酒。与广泛使用的对照...
韩北忠梁恒宇严斌陈晶瑜李双石苏宁
文献传递
蛇龙珠葡萄酵母菌种群多样性和生态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1年
利用WL培养基、5.8S-ITS rDNA PCR-RFLP和5.8S-ITS rDNA序列分析法对从蛇龙珠葡萄果粒上的代表性酵母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所分离的蛇龙珠葡萄相关酵母菌分属于4个属的5个酵母菌种,分别为Hanseniaspora uvarum、Cryptococcus fla-vescens、Pichia norvegensis、Pichia fermentans和Candida zemplinina。不同产区蛇龙珠相关酵母菌群的组成与分布略有差异。
李双石苏宁梁恒宇陈晶瑜韩北忠
关键词:蛇龙珠酵母菌
一种树莓浓浆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树莓浓浆及其制备方法,树莓浓浆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红树莓果浆0‑20份、黑树莓果浆0‑30份、红树莓清汁浓缩汁0‑20份、黑树莓清汁浓缩汁0‑15份、果胶0‑0.6份和羧甲基纤维素钠0‑0.5份。制备方...
辛秀兰张强陈亮李双石杨国伟闫征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