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双彦
- 作品数:14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二胡音色探源被引量:8
- 2002年
- 作为一种审美体验———二胡演奏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把内心音乐情感外化为音响的运动形式,才能发生实际的审美效应。因此,音色听觉美感的构成因素中不仅包含它的基本音色概念,而且体现出人的情感音色的审美本源。只有如此,才能使演奏者在“心音”与琴声的高度结合中体现二胡演奏的艺术魅力。
- 李双彦
- 关键词:二胡演奏音色琴声演奏者音乐情感外化
- 乐感的审美体悟及其艺术心理分析被引量:2
- 2000年
- “乐感”是音乐表演艺术中经常涉及到的重要问题。乐感的审美体悟是音乐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课题。它集中了音乐表演中的音、情、技、意、境、力等多种感知因素的综合。乐感审美体悟的深化运动方式以唤情结构、环境音画勾描、音型动力构型、动作技能的高智能组合等程序的最终完善形成音乐环境心理中的“三境重合”。乐感审美体悟的另一个重要概念是音乐表演意识中的力型意识。它需要演奏 (唱 )者将意识中长期积累起来的活的音响材料、技术密码通过艺术表演化为一种特定的力的鸣响 ,最后形成音—心—力的“轴心”效应。这样 ,乐感既能造成演奏 (唱 )者全方位、多视听的联觉效能 。
- 李双彦
- 关键词:乐感艺术心理
- “指能”的优化结构──二胡及弓弦乐技能心理学系列研究之一被引量:2
- 2000年
- 二胡及弓弦乐器具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这种表现力来自于演奏者对乐器性能的掌握和有效的发挥。为了提高民族乐器的演奏技能 ,作者试从指能的优化结构入手 ,从演奏心理学的角度对其发音、运指的技术方法、表现风格等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问题进行了剖析 ,即从指的稳定性、适度性、准确性、柔韧性、波变性几方面涉及到演奏技术的优化结构问题。
- 李双彦
- 关键词:音乐心理学二胡弓弦乐演奏法艺术表现力
- 少儿二胡趣味教学的几个问题
- 2003年
- 少儿二胡趣味教学首先要讲求演奏姿势的规范性和动作结构的合理性。这在启蒙学习期是很重要的。其次要重视儿童技术与艺术表现能力的同步提高。避免单一的,重复式或机械型的训练所产生的弊病。儿童时期是人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各种资质条件,使趣味教学能根据少儿的年龄、性别、个性、艺术趣味、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阶段、循序渐进,讲求实效的提高,是教师的责任。
- 李双彦
- 关键词:二胡趣味教学演奏姿势想象力音乐情景
- 音乐环境心理学研究的范畴和基本内容——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四被引量:2
- 2003年
- 音乐环境心理学的构想是音乐与环境学接轨的一门新型学科。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环境科学(包括环保、环治、环美工程的广泛内容)的综合性探索使环境心理学逐步从生态环境圈步入社会行为思维环境圈,并愈加鲜明地渗透于艺术审美之中,成为一门广涉艺术———科学之间的边缘性学科。为了进一步探索音乐环境心理学的深层结构,笔者仅从其学科发展中的基本框架做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其中包括:环境优象、三境重合、音乐力型、审美适阈、艺术净化、空间智能等诸方面内容,以探索其音乐心理学的广泛研究方向和审美价值。
- 李双彦
- 关键词:环境科学音乐审美审美价值
- 音乐力型的构想及其形成规律研究
- 2001年
- 音乐音响的艺术创造形式是借助于一种环境信息与内在能量相互作用的综合感知体验。任何乐思的艺术创造 (乐谱与音乐表演形式 )都是通过表演者的力型想象与移接方式产生特殊的艺术审美效应。音乐艺术听觉意象的形成是表演者从长期体验到的环境美感 (心灵自然美感与环境塑形美感等 )中捕捉到的一种力型美 ,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 ,它使艺术获得灵感和创造力。音乐力型的感知体验的有序化过程同生物进化规律相似 ,它是从简单到复杂 ,从无序到有序的审美演化过程。这些都是全方位把握音乐审美思维的重要依据。
- 李双彦
- 关键词:音乐音响音乐审美音乐表演艺术审美听觉意象表演者
- 系统力感的“轴心效应”——演奏艺术中音、情、技的系统力感初探被引量:1
- 1990年
- 一、系统力感的功能分析 演奏艺术由于对于人的“统觉”心理具有运动的连续性和协同性,因此,在其系统力感的整体功能中反映出一种“轴心效应”。演奏者凭借着这种效应不断地挖掘其技能潜力,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表现风格,塑造整体的艺术形象。由于不同的演奏者在个性气质、审美能力和实现效果上的不平衡性(感觉的差异性),因此。
- 李双彦
- 关键词:演奏艺术演奏技能音乐感觉统觉演奏能力演奏效果
- 论三圆重合的动力基础——演奏艺术中音、情、技的系统力感再探
- 1991年
- 从演奏技能的综合联系中体察:系统力感的'轴心'效应是从系统动力结构诸层次的有机联系反映到整体中来。因此,对三圆重合规律的剖析可综合体验系统力感的技术基础根系和动力的传递经络,从而使技术动作的力感知觉和艺术音响的力感知觉在重合中'汇流',形成音、力、声、情、技、彩诸多要素的合目的性导向功能,并使其'轴心'体验的整合状态充满着动力演化的生机和审美心理的'收'、'放'张力。故深探演奏艺术的'轴心'效应还需从其整体重合心理的多种感觉面具体分析,才能系统地把握艺术审美的深层本质。
- 李双彦
- 关键词:演奏艺术演奏技能艺术审美动力基础炫技
- 音乐脑迹环境感光现象研究——音乐环境心理学系研究之六被引量:1
- 2005年
- 音乐脑迹环境感光现象研究是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音乐脑迹感光现象形成的心理基础和其对音乐审美心理所产生的重要作用等方面。笔者在长期从事音乐教学体验中深悟,音乐情感心理中感光现象能促使艺术音响植根于它的“环境土壤”之中并产生一种艺术审美的“光合作用”②。深入研究脑迹感光现象有助于对音乐审美活动(包括音乐审美能力、审美情感、审美表演等)诸多综合研究和开展边缘学科相关领域研究方面奠定心理基础。
- 李双彦
- “环境心理学”研究中的音乐审美内涵——音乐环境心理学系列研究之三被引量:4
- 2001年
-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精神基础。当今,把环境保护与人类生存观念融为一体的环境美学已成为环境心理学综合领域中的一门新兴学科。其中,艺术包括音乐艺术已不自觉地形成一门建构于环境心理学与音乐心理学基础上的音乐环境心理学的分支心理学科。②本文主要从音乐环境心理学相关的问题做一些探讨,其主要涉及到艺术审美环境的营造与音乐表演心理学问题。
- 李双彦
- 关键词:音乐环境音乐审美音乐心理学音乐表演环境心理学环境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