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华明

作品数:201 被引量:380H指数:12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4篇会议论文
  • 82篇期刊文章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7篇理学
  • 35篇化学工程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电子电信
  • 6篇电气工程
  • 4篇医药卫生
  • 3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6篇催化
  • 66篇光催化
  • 55篇离子
  • 53篇离子液
  • 53篇离子液体
  • 36篇催化剂
  • 33篇性能研究
  • 32篇氧化脱硫
  • 27篇催化氧化
  • 23篇光催化剂
  • 21篇甲基
  • 18篇燃油
  • 17篇纳米
  • 16篇C3N4
  • 14篇配合物
  • 14篇可见光
  • 11篇金属
  • 11篇环己烯
  • 9篇钨酸
  • 8篇磷钨

机构

  • 168篇江苏大学
  • 36篇海南师范大学
  • 17篇中国科学院
  • 6篇厦门大学
  • 3篇吉林师范大学
  • 3篇琼台师范高等...
  • 3篇盐城工学院
  • 3篇西华师范大学
  • 1篇福州大学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海南大学
  • 1篇河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学院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作者

  • 201篇李华明
  • 60篇朱文帅
  • 53篇许晖
  • 39篇夏杰祥
  • 30篇徐远国
  • 27篇舒火明
  • 20篇尹盛
  • 17篇刘辉
  • 14篇蒋伟
  • 12篇纪明慧
  • 12篇王坤
  • 12篇狄俊
  • 11篇荀苏杭
  • 11篇闫永胜
  • 10篇叶兴凯
  • 10篇吴越
  • 9篇刘凌
  • 9篇徐丽
  • 9篇张铭
  • 6篇佘小杰

传媒

  • 18篇第八届全国环...
  • 10篇Chines...
  • 8篇第十五届全国...
  • 7篇应用化学
  • 5篇化学试剂
  • 5篇海南师范学院...
  • 5篇第七届全国环...
  • 4篇化学研究与应...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海南大学学报...
  • 3篇第七届全国环...
  • 3篇第九届全国环...
  • 2篇分析化学
  • 2篇化工新型材料
  • 2篇光谱实验室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分子催化
  • 2篇冶金分析
  • 2篇精细化工
  • 2篇广东化工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21篇2016
  • 16篇2015
  • 18篇2014
  • 26篇2013
  • 8篇2012
  • 19篇2011
  • 20篇2010
  • 9篇2009
  • 7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2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AgI光催化剂的合成、表征及光催化活性研究
在全球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背景下,如何有效利用太阳能来治理污染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具有高量子效率,能充分利用太阳能的高活性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应用,已成为光催化领域广泛关注和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以[Bmim]I和AgN...
许晖刘凌李华明徐远国夏杰祥尹盛颜佳
文献传递
全钒液流电池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可控的传热传质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简述了全钒液流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系统中通过控制传热传质机理来提高电池系统性能的研究进展。在VRB中主要回顾了温度场、电极、质子交换膜、流场设计及外场对传热传质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关于PEMFC主要介绍了温度、膜电极的有序化、流场设计及重力场对传热传质过程影响的相关研究。总结了这2类电池传热传质过程研究的主要方向,并展望了这2类电池的发展前景。
徐谦杨健乔芬苏华能徐丽李华明
关键词:全钒液流电池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传热传质
离子液体辅助双向调控合成CQDs/Bi4O5I2纳米材料及其增强的光催化性能
卤化氧铋(BiOX,X=Cl,Br,I)材料,[Bi2O2]层与双层卤素交叉的特殊层状结构及其在紫外或可见光下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卤化氧铋材料易受限于低的光吸收效率、电荷转移速率和高的电子-空穴重组率...
季梦夏夏杰祥李华明
金属基离子液体与嵌段共聚物为共模版剂合成双介孔材料并用于燃油氧化脱硫
燃油中含硫化合物在燃烧之后形成SO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为了降低SO在空气中的排放量,各种对燃油进行预处理的脱硫技术应运而生,主要分为加氢脱硫(HDS)和非加氢脱硫,而非加氢脱硫又包含氧化脱硫(O...
杨磊熊君朱文帅李华明
负载型类Fenton离子液体用于氧化脱硫的研究
类Fenton 离子液体用于催化氧化脱硫可以实现深度脱硫[1,2],尽管类Fenton 离子液体表现出很好的催化脱硫性质,但是有离子液体用量大,分离回收困难,因此本文设计了负载型类Fenton 离子液体用于催化氧化脱硫研...
熊君朱文帅李华明蒋伟荀苏杭徐晔海
关键词:氧化脱硫负载催化剂
ZnO/AgNbO_3光催化剂的表征及活性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采用浸渍法合成ZnO/AgNbO3异质结光催化环境净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紫外漫反射(DRS)等分析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XRD分析结果表明,Zn的掺杂并未改变本体AgNbO3的晶型结构;随着Zn掺杂量和热处理温度的提高,异质结光催化剂体系中ZnO晶相结构逐渐出现;同时,XPS结果也说明Zn以ZnO的形式存在.DRS分析说明ZnO的引入有助于提高可见光区的吸收强度.无论在可见光还是紫外光照射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染料(MB)实验证明ZnO掺杂有利于提高AgNbO3的活性.当Zn掺杂量为3wt%,热处理温度为300℃时,紫外光照射3h下MB降解率达到93.5%.并对ZnO引入后光催化活性提高的机理进行了分析.
舒火明谢吉民许晖李华明徐远国顾正
关键词:光催化亚甲基蓝
Cu^2+改性g-C3N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被引量:12
2020年
本文通过将Cu^2+掺入g-C3N4结构中成功制备了Cu/g-C3N4光催化剂,并进一步优化其光催化性能。同时,采用多种表征方法对Cu/g-C3N4光催化剂的结构、形貌、光学和光电性能进行了分析。X射线衍射(XRD)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结果表明制备的光催化剂为Cu/g-C3N4,且Cu的价态为+2。在可见光照射下,研究了不同铜含量的Cu/g-C3N4和gC3N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Cu/g-C3N4光催化剂的降解能力显著高于纯相的g-C3N4。N2吸附-解吸等温线表明,Cu^2+的引入对g-C3N4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说明光催化活性的提高可能与光生载流子的有效分离有关。因此,Cu/g-C3N4光催化降解RhB和CIP性能的提升可能是由于Cu^2+可以作为电子捕获陷阱从而降低了载流子的复合速率。通过光电测试表明,在g-C3N4中掺入Cu^2+可以降低g-C3N4的电子空穴复合速率,加速电子空穴对的分离,从而提高了其光催化活性。自由基捕获实验和电子自旋共振(ESR)结果表明,超氧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空穴的协同作用提高了Cu/g-C3N4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
李小为王彬尹文轩狄俊夏杰祥朱文帅李华明
关键词:光催化活性物种RHBCIP
线球状BiOBr微球的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孙开涌夏杰祥李华明
可见光响应纳米氮化碳的制备及降解MO的研究
近年来,非金属半导体石墨型氮化碳(g-C3N4)以其廉价易制备及可见光下即可光解水和降解染料废水等优点成为研究热点,但是块状g-C3N4 尺寸较大及电子-空穴复合率较高,导致其活性受到限制.因此如何提高g-C3N4 的活...
徐远国黄树全周腾许晖李华明
关键词:光催化甲基橙
三种类型的TiO2在光催化脱硫中的研究
王超朱文帅李华明徐晔海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