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兆焱

作品数:40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机械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篇建筑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地震
  • 17篇砂土
  • 16篇砂土液化
  • 12篇液化判别
  • 11篇液化
  • 7篇静力触探
  • 7篇触探
  • 4篇地震液化
  • 4篇剪切波速
  • 4篇波速
  • 3篇地震调查
  • 3篇液化判别方法
  • 3篇震害
  • 3篇抗震
  • 3篇CPT
  • 3篇标准贯入
  • 3篇ARCGIS
  • 2篇地震响应
  • 2篇液化场地
  • 2篇灾害

机构

  • 40篇中国地震局工...
  • 3篇河南大学
  • 2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八一农...
  • 1篇河北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作者

  • 40篇李兆焱
  • 27篇袁晓铭
  • 10篇曹振中
  • 9篇孙锐
  • 8篇汪云龙
  • 6篇董林
  • 6篇石江华
  • 5篇王永志
  • 5篇陈龙伟
  • 4篇李程程
  • 3篇王自法
  • 3篇李瑞山
  • 2篇吴晓阳
  • 1篇赵凯
  • 1篇陈国兴
  • 1篇王兰民
  • 1篇李雨润
  • 1篇王维铭
  • 1篇姜伟
  • 1篇庄海洋

传媒

  • 8篇世界地震工程
  • 7篇地震工程与工...
  • 6篇岩土工程学报
  • 3篇岩土力学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地震研究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国际地震动态
  • 1篇地震工程学报
  • 1篇第八届全国土...
  • 1篇第八届全国青...
  • 1篇第11届全国...
  • 1篇第九届全国地...

年份

  • 2篇2024
  • 4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7篇2010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标贯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适用性及误判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以2003年2月24日新疆巴楚-伽师地区液化调查为基础。检验国内外现有以标准贯入击数试验为指标的液化判别方法的适用性,包括我国规范液化判别方法和Seed-Idriss方法。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规范和Seed-Idriss方法在对巴楚地震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较低,总体成功率均为66%,非液化场地的判别成功率分别为85%和84%,但对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仅为43%和48%,明显偏于危险。原因可能是标贯形成数据主要来源其它地区而巴楚地区砂土与之差异较大所致,值得深入研究。
李兆焱袁晓铭曹振中石江华董林
关键词:砂土液化
现有剪切波速判别方法对巴楚地震液化预测成功率分析
2010年
以2003年新疆巴楚6.8级地震砂土液化场地调查和现场波速测试为基础,研究目前国内外5种典型的以剪切波速为指标的液化判别式的可行性和适用性问题。分析表明,目前的5种剪切波速液化判别式对于新疆巴楚地区均没有给出满意的结果,成功率只在36%~64%之间。烈度法对巴楚地震液化和非液化场地判别成功率均只有40%左右,且Ⅶ度区偏于危险,Ⅸ度区又偏于保守;5种方法基准值临界线与巴楚地震实际曲线均相差很大,Ⅶ度区均完全错判;需要深入研究巴楚地区的土性特征,建立新疆地区区域性液化判别方法。
石江华袁晓铭曹振中李兆焱董林
关键词:剪切波速砂土液化
大型振动离心机试验辅助系统分析
动力离心模型试验的优越性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推动了大型振动离心机的建设和发展。试验辅助系统是大型振动离心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模型制作、试验数据采集和试验过程图像获取密切相关,健全试验辅助系统是动力离心模型试验成功的保障...
王永志孙锐陈龙伟李兆焱汪云龙
文献传递
2022年日本福岛7.4级地震灾害特征被引量:1
2022年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6日22时36分,日本本州东岸近海发生7.4级地震,震源深度57 km,震中位于北纬37.65°,东经141.95°。此次地震造成3名人员死亡,245人受伤。本次地震震级高强度大,但震害较轻,具体表现为:部分房屋倾倒和受损,但发生完全倒塌和严重结构性破坏的建筑物较少,建筑内部的水管泄漏和柜体倾覆、建筑外部的装饰和玻璃等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多有发生;生命线系统破坏主要集中在东北新干线和阿武隈川沿途,其中桥梁损坏居多,且主要破坏形式为支承破坏、中层梁破坏以及桥墩开裂受损等;多地公路受损,基本破坏形式为龟裂和扭曲;铁路破坏基本是由桥梁破坏所引起;砂土液化主要在高烈度地区,其中有2处场地在此前多次地震后均发生过液化现象。震害现场资料表明,本次地震灾害分布集中在福岛县和宫城县,震害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工程场地、生命线系统3个方面,由于日本福岛地区2011年发生了“311福岛9.0级地震”、2021年“福岛7.1级地震”等多次地震,震后建筑物、结构物、桥梁、公路、铁路和工程场地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维护和加固,导致这次地震震害程度较轻,可以用“幸存者偏差”加以解释。地震中美国地质调查局给出了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液化范围等过于严重的灾害预测,不利于震害评估和灾害救援,也需要完善和发展更加合理的地震灾害预测方法。
张升李兆焱张思宇袁晓铭
关键词:震害特征震害预测
巨厚场地三种土层地震反应分析程序对比检验被引量:15
2017年
利用日本Ki K-net强震动观测台网数据库中巨厚土层的井下地震记录,对新研发基于频率一致等效线性化的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SOILQUAKE16以及当今国际上两种代表性一维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方法 SHAKE2000和DEEPSOIL5.0在巨厚场地的可靠性进行对比检验。检验工况包括了土层厚度分别是215 m和148 m两个台阵,取其中地表峰值加速度不小于0.02 g的60台次水平地震加速度记录,地表峰值加速度范围为0.024~0.425 g,加速度峰值放大系数2.76~4.01。对比检验结果表明:烈度6度和7度偏下的较弱地震动下,SOILQUAKE16、SHAKE2000和DEEPSOIL5.0四个方法结果精度相当,计算出地表PGA与加速度反应谱均与实际较为接近,此时几种方法皆可采用;烈度7度中上、8度和9度的较强地震动下,DEEPSOIL5.0和SHAKE2000计算出的地表PGA较实际记录偏小,且随地震动强度增加与实测结果差距急剧增大,甚至小于井下输入,加速度反应谱"矮粗胖"不合理现象严重,不宜采用;而SOILQUAKE16计算出的地表PGA和反应谱均与实际记录相当,克服了以上弱点,可体现出深厚土层的放大作用,建议采用。SOILQUAKE16计算程序现已通过网络平台http://www.soilquake.org.cn提供共享服务。
李兆焱袁晓铭王鸾王克
关键词:地震反应分析
国家规范中液化判别特征深度的适用性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我国抗震规范砂土液化初判条件中,若砂层上覆土层深度超过特征深度即判为不液化或不考虑液化影响,利用近期地震液化调查数据对其适用性进行了检验。采用1995年日本阪神地震和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的液化调查资料,发现我国规范液化判别特征深度取值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判,而造成偏于危险的结果;采用2011年新西兰Ms6.3级地震液化调查资料,初步估计按我国规范液化判别特征深度取值会将65%的液化场地判为非液化场地,严重偏于危险。因此我国规范液化初判条件液化特征深度取值已不适用,需要研究改进。
李兆焱汪云龙袁晓铭李雨润
关键词:砂土液化抗震规范
区域土壤地震液化预测简化方法被引量:2
2020年
利用可大范围获取的空间参数给出区域土壤液化的评估方法,可预估震前各地区土壤液化可能性,可快速评估震后震区土壤液化情况,对预防减轻地震灾害以及地震快速响应救援都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以我国1976唐山大地震液化调查资料为背景,提出了区域土壤液化预测的四参数简化评估方法,并用2011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进行了检验.选取场地平均剪切波速V s30、复合地形指数CTI、场地到河流的距离DR以及地面峰值加速度PGA,分别代表土壤密实程度、饱水状态、地质年代和遭遇的地震作用大小,并基于我国唐山地震液化区域调查资料生成的样本,运用经典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建立了区域土壤液化预测模型和评估公式,回归检验结果良好,整体回判成功率为77%,非液化和液化区域成功率分别为73%和78%.将公式应用于评估2011年新西兰基督城地震液化情况,区域液化和非液化成功率分别为82%和88%,总体成功率为84%.以上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靠,方法正确,可用于区域土壤液化震前预估以及土壤液化震后快速评估.
李程程李兆焱袁晓铭
关键词:区划
2016年台湾高雄地震场地效应及砂土液化破坏概述被引量:21
2016年
2016年2月6日高雄发生了里氏6.7级地震,造成了基础设施和房屋建筑重大损失,本文对现有成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虽然地震发生在高雄市,但台南地区震害严重,其主要原因是场地效应和砂土液化的影响;台南地区所处的嘉南平原土层偏软、偏厚,地震后场址放大效应影响显著,增加了震度等级;嘉南平原是台湾最大的冲积平原,此次地震液化区域就集中在这一地区;液化不仅会造成显著震陷引起房屋破坏,而且可能引起长周期地震波放大效应加重结构振动破坏;此次地震震出了全台湾土壤液化危机,台湾地区不得不紧急出台液化潜势区划图,这对我国大陆地区液化区划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很好的警示。台南地区晃动时间由高雄震中1.74 s显著变长到8.16 s,专家分析认为是由于软土场地和土壤液化共同作用导致的,其具体现象和机理值得深入研究。
李兆焱袁晓铭
关键词:砂土液化
基于KiK-net记录的PGA与Sa场地影响因子分布研究
2023年
场地条件对地震动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一般通过地表峰值加速度PGA或者谱加速度Sa在不同场地条件下的放大系数表示。以往的相关研究中缺少大量的实测地震动数据分析;没有明确给出PGA和Sa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较少赋予其放大系数分布概率含义。选取KiK-net台网1997—2019年记录的210多万条地震动信息,通过PGA与Sa放大系数的分布分析了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然后基于控制变量法和回归方法对每个台站的PGA放大系数进行拟合分析,最后对不同场地类别的PGA放大系数进行了概率分布函数拟合。研究结果表明:场地条件不变情况下,地震动放大系数的分布有很好的规律性;Sa较PGA放大系数分布离散程度更小,且随着Sa周期增加,其离散程度呈现逐渐减小趋势,在建筑物周期确定的情况下,Sa具有更高的适用性;Ⅰ、Ⅱ类场地且周期大于1.0 s的Sa放大系数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相同场地条件下,PGA放大系数呈非线性分布,随着基岩PGA(PGA R)的增加逐渐减少;PGA放大系数趋于指数正态分布。研究结果可用于未来更加准确地估计损失与描述场地条件对地震动的影响。
王祥祺王自法赵登科李兆焱
关键词:地震动概率分布
基于静力触探试验的液化判别新方法被引量:4
2022年
近来地震液化灾害频发,再次成为研究重点,发展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基于静力触探试验(CPT)的液化判别方法对预防液化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以Boulanger数据库171组数据为回归样本,分析既有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CPT液化判别的双曲线模型和计算公式,并通过提取2011年新西兰地震147组液化新数据,对该方法进行对比检验。研究表明,我国岩土工程勘察规范的CPT液化判别方法对浅埋砂层偏于保守,对深层土又明显偏于危险,而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Robertson方法,其液化临界线存在低烈度区不合理回弯、高烈度区又偏于保守的问题。提出的新公式在不同地震动强度和砂层埋深下均可给出合理判别结果,克服了国内外既有方法的缺点,并纳入到具有样板规范性质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修订稿中,可为我国相关规范修订和工程应用提供支持。
张思宇李兆焱袁晓铭
关键词:液化判别静力触探试验双曲线模型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