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佳宝

作品数:10 被引量:93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体育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文化科学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4篇社会
  • 4篇体育
  • 3篇冬奥会
  • 3篇奥运
  • 2篇中国体育
  • 2篇社会学
  • 2篇公众
  • 2篇公众参与
  • 2篇共享
  • 2篇国体
  • 2篇奥运会
  • 2篇奥运遗产
  • 2篇本土
  • 2篇本土化
  • 2篇本土化发展
  • 1篇代言
  • 1篇叙事
  • 1篇学术立场
  • 1篇业余
  • 1篇业余体校

机构

  • 10篇北京体育大学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河南科技学院

作者

  • 10篇李佳宝
  • 3篇孙葆丽
  • 1篇高泳
  • 1篇罗乐
  • 1篇康晓磊

传媒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南京体育学院...
  • 1篇体育科学研究
  • 1篇冰雪运动
  • 1篇武汉体育学院...
  • 1篇体育成人教育...
  • 1篇河北体育学院...
  • 1篇2016年全...
  • 1篇第六届中国体...

年份

  • 4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竞技体育与民族国家的共建:“女排精神”产生和传播的历史被引量:6
2018年
运用跨学科视角详细分析了"女排精神"产生和传播的历史。在改革开放之初的特殊历史时期,"女排精神"的产生和传播是竞技体育精神和民族国家形象的共建,不仅民族和国家在"女排精神"的传播中内获凝聚力、外展新形象;竞技体育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大众关注、发展动力和社会资源。
李佳宝
关键词:竞技体育民族主义爱国主义
青奥会与奥运会遗产之比较被引量:8
2017年
青奥会和奥运会的东道城市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奥运赛事的承办为其创造"遗产"。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的研究,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专家访谈,阐释"奥运遗产"概念的内涵,并从体育参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青奥会和奥运会遗产的异同并讨论其原因。虽然青奥会与奥运会同属奥林匹克运动体系并一脉相承致使二者在奥运遗产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办赛理念和影响范围的迥异仍然可以体现在奥运遗产中。2007年后,青奥会和奥运会能够实现并存的原因在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重心。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的考验是青奥会和奥运会的共同议题,如果奥运会要以世界性大型赛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来度量"奥运遗产",青奥会就有必要从全球青少年通过体育所搭建的平台实现沟通与理解的角度来框架"奥运遗产"的范畴。区分与辨别所促进对于"奥运遗产"的理解并不是主要目的,面对2022年冬奥会的挑战,通过前期计划和组织影响"奥运遗产"的产生和作用才是当务之急。
李佳宝孙葆丽
关键词:奥运会奥运遗产体育参与环境保护城市建设
青奥会和奥运会与政治互动关系之比较被引量:5
2013年
奥林匹克运动与政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奥林匹克运动核心活动内容的奥运会和青奥会,同样受到了政治的深刻影响,又对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反作用力。由于奥运会和青奥会的不同特质,二者与政治的互动关系也呈现出了差异。研究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更全面地认识奥运会和青奥会的不同历史使命。
孙葆丽罗乐高泳康晓磊李佳宝
关键词:奥运会政治互动关系
论质性研究与中国体育社会学本土化发展
<正>研究目的:体育社会学是将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体育这一社会文化现象以推动体育与社会合理发展的学科。体育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演进与其母学科社会学紧密联系。发展至今,体育社会学的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
李佳宝
文献传递
北京冬奥会公众参与前瞻被引量:5
2018年
利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北京冬奥会的公众参与问题进行分析和前瞻。认为公众参与不仅是对"共享办奥运"理念的贯彻,也是《申办报告》的庄严承诺和奥林匹克运动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公众参与有利于奥运会成功举办,有利于东道城市和国家持久利益最大化。北京冬奥会组委会是公众参与计划的组织核心,其公众参与计划应以北京和张家口为中心,辐射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列活动。一般包括奥林匹克文化与教育、大众冰雪运动参与计划、可持续性与奥运遗产规划、北京冬奥会赛事品牌推广、志愿者与志愿服务、冬奥会火炬传递、票务与冬奥会观众等。北京和张家口将通过冬奥赛事创造为公众所共享的价值和遗产。
李佳宝
关键词:公众参与共享可持续发展奥运遗产
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理想、现实与实现被引量:53
2016年
"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我国体育事业发展中新的既定目标。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和专家访谈,认为"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本质是以冬奥会为契机促进大众冰雪运动参与,但是此目标在经济基础、政策基础和文化基础等方面存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为了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应当重新理解和规划冰雪运动,政策保障大众冰雪运动参与,合理推进冰雪产业发展,加快推广冰雪运动步伐,从而在北京冬奥会时真正实现"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李佳宝
关键词:冰雪运动冬奥会理想化现实性
东北A市业余体校叙事(1956-2017)
本研究定位于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路径,是对一个基层业余体校及其教练员群体变迁史的综合性叙事研究,叙事资料在本研究中以历史文献和保有资料、对话访谈和口述历史及公开非参与式观察的形式获得.  业余体校曾经的荣耀和当下的困窘反映...
李佳宝
关键词:业余体校教练员社会资本社会互动
论冬奥背景下体育志愿服务与青少年社会参与被引量:13
2018年
青少年的社会参与与志愿服务的发展紧密相连,"共享办奥运"背景下的"3亿人上冰雪"和公众参与计划让体育志愿服务迎来发展新动力。青少年在体育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培育公共道德、养成公民价值观、实现社会参与,并回馈体育志愿服务事业。为了更好地实现体育志愿服务促进青少年社会参与的目标,在冬奥背景下全面发展冰雪运动、构建体育志愿文化、推进体育志愿服务的制度化运作、完善体育志愿者的组织管理和鼓励青少年的志愿服务教育常态化是应有之路径。
李佳宝孙葆丽
关键词:社会参与冬奥会公众参与
被代言的“全民”和被表述的“底层”——探寻“全民健身”中的学术立场
<正>目的:1995年,国务院颁发《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正式将'全民健身'概念引入中国体育事业的进程,继而引发了学界研究的林林总总。本文在对'全民健身'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基础上,探讨长久以来相关研究的学术立场问题。在利益交...
李佳宝
文献传递
论质性研究与中国体育社会学本土化发展被引量:4
2017年
本土化是中国社会学的时代命题,体育社会学作为社会学的分支学科、社会学领域的一门应用社会学,也有实现本土化的现实要求。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的研究,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专家访谈,认为有别于量化研究和定性研究,强调参与理解和统整归纳的质性研究有助于中国体育社会学本土化发展。中国体育社会学应以质性研究为本土化进路,把握本土现实、解决中国问题、构建本土理论,回归社会学的人文传统。
李佳宝
关键词:体育社会学本土化社会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