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仲平

作品数:28 被引量:88H指数:6
供职机构:广东金融学院法律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政治法律
  • 1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20篇反补贴
  • 7篇法律
  • 7篇补贴
  • 4篇基础设施
  • 3篇肉鸡
  • 3篇反补贴法
  • 2篇对华反补贴
  • 2篇规制
  • 2篇法理
  • 2篇法律依据
  • 2篇反补贴措施
  • 2篇非市场经济
  • 2篇白羽
  • 2篇白羽肉鸡
  • 2篇WTO
  • 2篇FA
  • 2篇补贴措施
  • 2篇补贴与反补贴
  • 2篇补贴与反补贴...
  • 2篇惩罚

机构

  • 27篇广东金融学院
  • 5篇上海财经大学

作者

  • 28篇李仲平
  • 5篇李炼
  • 1篇李喜梅

传媒

  • 3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太原城市职业...
  • 2篇国际经济法学...
  • 1篇商业时代
  • 1篇江淮论坛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农业经济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法学家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广西经济管理...
  • 1篇国际商务(对...
  • 1篇国际商务研究
  • 1篇山西高等学校...
  • 1篇世界贸易组织...
  • 1篇湖南商学院学...
  • 1篇法商研究
  • 1篇WTO经济导...
  • 1篇经济与社会发...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年份

  • 4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浅析农村金融体系功能的特性被引量:4
2007年
了解农村金融体系的特征,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农村金融体系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本文借鉴系统论的一些思想,探讨了农村金融体系功能几个质的方面的规定性和基本性质。
李喜梅李仲平李细枚
关键词:农村金融
合作抑或惩罚:WTO可得事实规则的本原追问——基于反补贴调查的视角
2015年
WTO可得事实规则是以民事诉讼缺席审判制度为法理构建的一项中性调查工具,其本身蕴含的促进合作的价值取向,不仅强调应以自然正义的法律理念和《反倾销协议》附件2作为制约反补贴调查机关自由裁量权的正当性基础和具体依据,还暗示了被调查方在反补贴调查中遵循善意原则所应承担的责任,并以此力图实现反补贴调查机关和被调查方之间权利与义务关系的平衡。
李仲平
关键词:反补贴善意原则
模糊与澄清:上游补贴利益传递分析的法律依据探析——以GATT/WTO裁决为样本被引量:7
2015年
利益接受者概念的提出及与补贴获得者的分裂,为逆向回溯上游补贴利益传递分析的法律依据提供了基点和场域。由于在SCM协定第五部分(反补贴措施)中不可或缺的利益传递分析,在SCM协定第三部分(可诉性补贴)中仅是判断严重侵害因果关联的考虑要素之一,并在SCM协定第二部分(禁止性补贴)中几无必要,WTO框架下实施利益传递分析的法律依据,是与SCM协定第五部分紧密相关的GATT1994第6条第3款及其派生条款。
李仲平
关键词:法律依据WTOGATT
反补贴中“一般基础设施”的法律判断标准探析——基于公共物品理论的视角被引量:4
2015年
对《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第1.1条(a)(1)(iii)中"一般基础设施"的判断,可借助公共物品理论对基础设施进行类型化识別。具体而言,纯公共基础设施自动构成"一般基础设施",除非政府行为限制此类基础设施的使用;私人基础设施自动丧失"一般基础设施"的资格;准公共基础设施应首先被假定构成"一般基础设施",除非证据表明存在准入限制。准公共基础设施应进一步区别"俱乐部基础设施"和"公共池塘基础设施",并在符合比例性原则和普遍使用标准时构成"一般基础设施"。中国应对美国相关反补贴调查的基本思路,应是主张土地使用权和电力均构成"公共池塘基础设施",并分别根据普遍使用标准和比例性原则予以抗辩。
李仲平
关键词:公共物品理论
试论国外对华适用反补贴的理论依据和应对之策被引量:9
2006年
2004年加拿大率先突破“反补贴不适用于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论断,首次对我出口商品征收反补贴税。文章从有关国际法和国内法规范入手,探讨了国外对华适用反补贴的理论依据,分析了其可能对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提出我国的应对之策,以期对我国防范和应对国外反补贴调查有所启示。
李仲平
关键词:反补贴非市场经济国家消极影响
反补贴法律制度中的“FA”规则研究
2007年
不管国人如何抗辩、抵制,国外对华适用反补贴法的大门已经彻底打开。作为反补贴法律制度中的一项证据规则,FA(facts available)规则的任意适用可能对我国企业和政府招致极为不利的后果。因此,本文以加拿大对华碳钢和不锈钢紧固件反补贴案为例,对FA规则在该案适用中存在的不足及FA规则自身的漏洞等进行了阐述,以期对我国反补贴对策的研究有所启示。
李仲平
关键词:反补贴
补贴追溯时效的争议与确定——以美国对华反补贴为素材
2012年
美国在对华反补贴实践中特别为中国创设的补贴追溯时效规则,既是对国际反补贴规则的最新发展,也是对中国产品具有普遍意义的法律问题。中美各方关于应否设置抵消中国补贴的追溯时效及选择何时作为抵消中国补贴追溯时效的争议,忽略了《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c)款的规定。在美国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法的情形下,中国应赞成设置抵消补贴的追溯时效;在美国适用外部基准方法识别中国补贴时,抵消中国补贴追溯时效的划定应以美国向WTO补贴和反补贴措施委员会通报其使用该方法之日为准。
李仲平
关键词:补贴中国入世议定书
我国对美国白羽肉鸡产品反补贴案上游补贴规则的运用与述评被引量:4
2011年
通过对美国肉鸡产品反补贴案法律规则适用情况的分析,发现这是我国商务部借鉴美国上游补贴规则的理论和实践,首次运用上游补贴规则进行补贴利益传递分析并做出肯定性裁决的案件。尽管在我国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上游补贴规则的情况下,我国商务部的这种做法可能存在重大的法律瑕疵,但也表明了我国亟需制定上游补贴规则的紧迫现实。为此,现阶段我国的上游补贴立法和实践应注意投入产品所接受补贴的性质、上游补贴的保护对象、上游补贴的地域性限制及审慎适用等问题。
李仲平
上游补贴规则:国际反补贴法的重大发展——基于美国商务部实践的考察被引量:3
2011年
上游补贴概念的提出,赋予了补贴更加宽泛的定义和判断标准,将反补贴的价值理念拓展至产品的生产要素领域,从而扩大了反补贴调查的适用范围。而美国商务部在实践中所演绎出的一整套补贴利益传递分析方法,则为抵消上游补贴对自由竞争造成的损害确立了可供操作的、相对严格的规则框架,是对国际反补贴法的重大发展。我国亟需深入研究和借鉴美国上游补贴的立法和实践。
李仲平
关键词: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WTO框架下《SCM协议》中的补贴制度解析被引量:1
2005年
我国作为一个经济快速转轨时期的贸易大国,如何充分发挥补贴对国内产业的扶持作用并尽可能避免成为别国反补贴指控的对象,就成为当前摆在我国政府面前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
李仲平
关键词:WTO补贴反补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