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世晗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网络
  • 5篇无线传感
  • 5篇无线传感器
  • 5篇无线传感器网
  • 5篇无线传感器网...
  • 5篇感器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5篇传感器网
  • 5篇传感器网络
  • 2篇分簇
  • 1篇调度
  • 1篇多径
  • 1篇多径传输
  • 1篇多路
  • 1篇多路径
  • 1篇多信道
  • 1篇多信道MAC...
  • 1篇信道
  • 1篇载波

机构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5篇钱德沛
  • 5篇李世晗
  • 4篇刘轶
  • 2篇杜治高
  • 2篇白跃彬
  • 1篇仝杰

传媒

  • 2篇高技术通讯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计算机应用研...
  • 1篇CWSN’2...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双时槽混合MAC协议
2009年
基于事件驱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提出了一个基于分簇优化的低时延混合MAC协议——CHMAC。 CHMAC采用双时槽传输调度和载波检测多路接入/时分多址接入(CSMA/TDMA)混合模式,采用适合分簇网络的时槽分配,优先保证紧急事件的最小延迟发送,并充分利用分簇网络的数据流特点,精细控制节点的侦听、睡眠以及传输功率,以提高能量有效性和网络吞吐量。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表明,该协议能够以良好的适应性和健壮性在各种流量条件下均表现良好的性能。
钱德沛李世晗刘轶杜治高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软件技术研究被引量:7
2007年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大量资源有限的计算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构成的自组织网络,具有与环境紧密交互的能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信息科学领域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分析了传感器网络的特点,总结了当前传感器网络软件技术发展现状,并分析了软件设计及应用开发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最后对基于中间件的传感器网络软件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
李世晗白跃彬钱德沛
关键词:传感器网络软件体系结构中间件
针对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的多路径编码路由协议
2010年
针对事件驱动型传感器网络Burst-Bulk的流量特性,提出了一个基于网络编码和机会转发的多路径单播路由协议——CodePaths.定义了一个考虑时延和拥塞的路由度量,以该度量为基础建立了所有节点到Sink的梯度场.当网络中有事件发生时,节点对数据包进行Intra-flow随机线性编码和再编码,并依据路由梯度和链路质量为多个下游节点分配"转发机会",从而形成从源节点到Sink的无状态交叉多径Mesh,编码包最终汇聚于Sink,并解码得到原始数据.实验结果表明,CodePaths能够适应事件的时空随机性,具有较高的吞吐率和良好的实时性,包传输成功率在95%以上,并在保证可靠性条件下最小化数据传输量,提高能量效率.
仝杰钱德沛刘轶李世晗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网络编码
一种按需多径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簇头路由协议
2011年
针对分簇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簇头之间通信联通难以保证,由簇头构成的多跳网络拓扑频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按需多径的簇头路由(OMCHR)协议。对比现有按需路由协议,其创新之处在于:(1)利用层ID限制路由控制消息的广播转发,并控制传输路径的跳数;(2)在路由发现过程中根据需要任命部分成员节点充当路由节点,保证簇头间的通信联通;(3)根据路径的剩余能量、跳数、传输可靠性等因素,采取多径传输方式进行负载均衡。实验表明,采用OMCHR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可靠性至少比现有协议提高30%,网络数据收集的效率至少比现有协议提高3倍左右。
杜治高钱德沛刘轶李世晗
关键词:分簇
基于备节点和位图调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MAC协议
本文对基于备节点和位图调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信道MAC协议进行了探讨。面向利用单收发器节点分簇组网事件驱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出了一个利用备用节点和位图辅助调度的灵活的多信道MAC协议——SBMA。SBMA在BMA协议的...
李世晗钱德沛白跃彬刘轶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协议数据传输能力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