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涛

作品数:85 被引量:432H指数:10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5篇期刊文章
  • 18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8篇手术
  • 16篇脊髓
  • 15篇肿瘤
  • 15篇创伤
  • 14篇外科
  • 13篇细胞
  • 12篇脑创伤
  • 11篇疗效
  • 10篇椎管
  • 10篇颅内
  • 10篇胶质
  • 9篇神经导航
  • 9篇儿童
  • 8篇胶质瘤
  • 7篇腰椎
  • 7篇手术治疗
  • 6篇动静脉
  • 6篇腰椎管
  • 6篇腰椎管狭窄
  • 6篇腰椎管狭窄症

机构

  • 81篇天津医科大学...
  • 11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临沂市人民医...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天津市环湖医...
  • 1篇遵义市第一人...

作者

  • 85篇朱涛
  • 25篇杨树源
  • 24篇张建宁
  • 14篇刘通
  • 13篇岳树源
  • 9篇魏伟
  • 9篇余云湖
  • 9篇姚智
  • 7篇刘辉
  • 6篇戎宏涛
  • 6篇杨学军
  • 6篇杨新宇
  • 6篇张川
  • 5篇朱士广
  • 5篇王东
  • 5篇张大建
  • 4篇刘辉
  • 4篇李复华
  • 4篇丁玉辉
  • 3篇柴宏伟

传媒

  • 20篇中华神经外科...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5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山东医药
  • 3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现代神经疾病...
  • 2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城乡企业...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0
  • 12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9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期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早期诊断和显微外科治疗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儿童期脑动静脉畸形(AVM)破裂出血急性期的确诊方式、显微外科治疗时机与急性期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2013年收治的72例儿童(≤16岁)AVM出血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T确诊率为48.6%(35/72),MRI确诊率78.3%(47/60)。对条件允许的56例患者行早期全脑脑血管造影(DSA)检查,确诊率为98.2%(55/56)。72例患者均在出血急性期行显微镜下血肿清除及针对性病灶切除术,70例患者术后围术期复查 DSA/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病灶切除率为91.4%,部分切除率为8.6%。围术期死亡2例,70例存活患者中60例(85.7%)患者获得随访6个月至6年,按照 GOS评定:5分55例,4分2例,3 分2例,2分1例。结论 DSA是儿童 AVM出血早期诊断主要的检查手段;急性期显微手术可降低出血病死率和改善预后。
文远超余云湖冉启山朱涛张川杨开华王飞
关键词:出血显微外科儿童期
儿童颅眶区原发神经母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患儿,女性,4岁。因左眼突出伴视力下降1个月余入院。约1个月前,患儿被无意中发现左眼睑肿胀,症状呈进行性加重,左眼球外突明显,同时伴有左眼视力下降。于2009年9月26日到外院就诊,CT检查提示左眶内占位性病变,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提示左眼眶外上壁区肿块影,
朱涛刘通杨卫东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颅内眼眶儿童显微手术
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的诊治进展被引量:1
2017年
神经鞘瘤是椎管内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为单发,多发性者较少见。多发性神经鞘瘤因其累及的神经和脊髓节段范围较广,常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早期诊断、尽量全切除、最大限度地保护神经功能是提高疗效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椎管内多发性神经鞘瘤的病因学、临床特征、影像学特征、治疗方法以及预后做一综述。
丁玉辉朱涛
关键词:多发性神经鞘瘤椎管内诊治影像学特征良性肿瘤脊髓节段
弧形切口、半椎板入路切除胸椎哑铃型肿瘤
朱涛
微创神经根减压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朱涛
脑胶质瘤神经导航手术的初步体会
脑胶质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多呈浸润性生长,常规手术很难做到全部切除.近年来神经导航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确、方便、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2000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引进德国BrainLAB公司最新一...
朱涛申长虹李复华杨树源
关键词:神经导航手术颅内肿瘤神经外科导航系统脑胶质瘤
文献传递
CT引导下立体定向显微外科手术清除浅表脑实质内血肿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介绍采用立体定向技术与显微外科技术相结合以清除浅表脑实质内血肿的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对36例高血压性浅表脑实质内出血患者,头部安装Leksell立体定向框架,行头颅cT扫描定位,设计手术通路。采用局部麻醉下皮肤直切口,开颅骨小骨窗,在手术显微镜下切开脑皮层,逐步清除血肿,深部残余血肿者术后注入尿激酶溶解引流。结果术后复查CT,36例患者脑实质内血肿均得到有效清除。随访12、36个月。除2例失访外,其余患者按ADL分级评价:Ⅰ级(痊愈)9例占26.5%,Ⅱ级(轻残)16例占47.1%,Ⅲ级(中残)7例占20.6%,Ⅳ级(重残)2例占5.9%。结论应用CT引导下立体定向显微外科手术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血肿.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王增光王东杨卫东张建宁岳树源杨学军朱涛江荣才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大鼠脑创伤后白细胞介素-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mRNA在脑组织中的表达
1998年
目的:研究大鼠实验性脑创伤后脑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由液压型创伤装置致大鼠一侧脑挫伤,利用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原位杂交技术观测IL1β和TNFα的基因表达。结果:鼠脑创伤后上述两种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水平迅速增高,在伤后1小时即可达到最高水平,并持续至伤后6小时,伤后24小时后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两种细胞因子在脑组织中的表达区域很类似,主要出现于创伤侧及对侧脑皮质、海马、胼胝体、脉络丛等部位。结论:脑创伤后炎性细胞因子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内部产生。
朱涛姚智杨树源王明璐
关键词:脑创伤原位杂交IL-1Β
脊髓损伤大鼠内皮祖细胞与脊髓血管新生被引量:2
2012年
背景:诸多脑损伤实验表明,改善损伤组织缺血缺氧有助于促进损伤组织的修复,并有保护神经功能的目的。目的:探讨挫伤型脊髓损伤后大鼠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的变化及其与创伤灶周围早期血管新生情况的关系。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Allen’s原理制作脊髓损伤模型,对照组只行椎板切除暴露脊髓,不予打击致伤。分别于术前及术后3,6,24,48,72,168h取大鼠外周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数量。并于术前及术后1,4,7,14d处死大鼠取脊髓,采用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创伤区血管的新生情况。结果与结论:两组大鼠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水平于伤后3h均有所下降,6h开始上升,24h达高峰,随后逐渐达稳定水平。实验组高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微血管数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说明大鼠脊髓损伤后,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内皮祖细胞参与血管新生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最终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魏正军朱涛江荣才刘丽刘通孙石平余云湖
关键词:脊髓损伤血管新生内皮祖细胞外周血
增生性中枢神经细胞瘤(附三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正>中枢神经细胞瘤(Central neurocytoma,CNC)少见,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0.1%。CNC 归于 WHOⅡ级,通常被认为是预后良好的良性肿瘤,但其中一些亚型的 MIB-1 LI(MIB-1 ...
朱锡德季祥举费昶朱涛张建宁
关键词:神经细胞瘤肿瘤治疗放射疗法
文献传递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