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永进

作品数:39 被引量:323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天文地球
  • 1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2篇储层
  • 8篇盐岩
  • 8篇碳酸
  • 8篇碳酸盐
  • 8篇碳酸盐岩
  • 8篇勘探
  • 7篇油气
  • 7篇三角洲
  • 7篇盆地
  • 7篇浅水
  • 6篇碳酸盐岩储层
  • 6篇浅水三角洲
  • 5篇地层
  • 5篇地质
  • 5篇塔里木盆地
  • 5篇孔隙
  • 4篇岩石
  • 4篇油气勘探
  • 4篇砂体
  • 4篇微相

机构

  • 26篇中国石油天然...
  • 18篇长江大学
  • 9篇中国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陕西延长石油...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39篇朱永进
  • 14篇尹太举
  • 12篇郑剑锋
  • 10篇沈安江
  • 8篇张昌民
  • 8篇倪新锋
  • 7篇熊冉
  • 7篇乔占峰
  • 6篇张天付
  • 6篇胡安平
  • 6篇黄理力
  • 5篇张建勇
  • 5篇曹鹏
  • 5篇李文正
  • 4篇佘敏
  • 4篇陈永权
  • 4篇刘玲利
  • 3篇陈戈
  • 3篇周进高
  • 3篇黄冲

传媒

  • 3篇沉积学报
  • 3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断块油气田
  • 2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沉积、资源...
  • 1篇2007年油...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6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基于露头指导钻井储层评价的方法与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露头指导钻井储层评价的方法与系统,属于石油地质领域的沉积储层研究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测量露头,对地质进行描述,然后采集岩石样品;对岩石样品进行预处理,然后进行测量,并基于测量结果进行影响因素分析;...
郑剑锋朱永进李文正吴东旭王慧张建勇胡安平沈安江周进高乔占峰
塔北地区寒武纪深层白云岩构造-岩相古地理特征及勘探方向被引量:11
2015年
由于塔北地区寒武系深层白云岩资料点少,有效恢复岩相古地理成为制约寒武系深层白云岩勘探领域优选的关键地质要素之一。利用有限的14口钻井和4个野外露头地质资料点以及地震资料,探讨了塔北地区寒武纪深层白云岩岩相古地理特征,精细刻画了台地类型及台缘特征,并尝试刻画台内沉积分异。塔北地区寒武纪总体发育轮南断控陡坡型台缘和北部沉积缓坡型台缘2种类型的台缘,台内滩、膏云坪、膏盐湖及台内洼地等沉积单元分异明显。台缘特征及台内沉积分异控制了储盖组合的配置,由此得出长期继承性隆起上的寒武系台缘礁滩、礁后滩白云岩与蒸发盐湖相膏盐岩和蒸发潮坪相膏泥质白云岩形成的优质储盖组合为有利的勘探方向。塔北地区寒武系具有2个现实的有利勘探区带:轮南陡坡型台缘带和北部缓坡型台缘带,其中,轮南台缘带后侧、泻湖靠海一侧的礁后滩储层上覆致密碳酸盐岩盖层;北部台缘带藻丘及滩体复合型白云岩储层上覆中、下寒武统泥晶白云岩、膏质白云岩及含泥白云岩等致密盖层。北部缓坡型台缘带储盖组合要优于轮南陡坡型台缘带,勘探前景更为乐观。
倪新锋陈永权朱永进杨鹏飞熊冉
关键词:台地边缘勘探方向寒武纪
确定微生物作用对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影响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确定微生物作用对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影响的方法,其包括:步骤1,获取不同岩性类别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显微光学显微镜图像;步骤2,对所述微生物碳酸盐岩的显微光学显微镜图像进行处理,以将彩色的RGB图像转换为灰度...
张天付黄理力倪新锋郑剑锋陈戈贺训云熊冉朱永进曹鹏黄冲俞广王莹
文献传递
碳酸盐岩储层成岩流体示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盐岩储层成岩流体示踪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碳酸盐岩储层的观察样品和扫描样品;对观察样品进行显微镜岩石特征分析,确定岩石学特征以及扫描映射区域;以及,根据扫描映射区域,确定扫描样品的扫...
郑剑锋罗宪婴胡安平梁峰沈安江张建勇李文正朱永进吴东旭张杰
一种跨构造期成岩作用模拟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跨构造期成岩作用模拟装置及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流体驱动系统、反应溶液供应系统和至少两组构造期反应体系,不同的反应体系分别用于模拟地质流体跨构造期途经各目的层时的温压条件。所述方法首先依据岩石学和地...
佘敏胡安平李文正乔占峰郑剑锋王永生陈薇吕玉珍李昌朱永进
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层序地层划分
在普光气田飞仙关组层序划分过程中,综合分析露头、地震、岩心、测井等资料,发现一些新的层序界面识别标志:在野外露头上观察到特征明显的岩性转化面及暴露侵蚀岩溶发育带;地震剖面上识别出具有弱振幅,中一低连续特征的退覆层序界面;...
朱永进尹太举吕栋徐中波刘玲利
关键词:层序地层层序界面飞仙关组普光气田
文献传递
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建模的地下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露头碳酸盐岩储层对应的二维露头地质模型,并对露头碳酸盐岩储层进行三维数字扫描及标注处理,得到对应的三维图像;根据三维图像以及露头碳酸盐岩储层的...
沈安江郑剑锋乔占峰倪新锋张建勇胡安平潘立银黄理力朱永进张杰
浅水三角洲沉积模式被引量:169
2010年
浅水湖盆三角洲与一般三角洲具有明显的差异,为弄清浅水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砂体分布规律,以现代沉积、地震属性反演和密井网区解剖,确定了两种特征截然不同的浅水湖盆三角洲,即枝状的分流河道型三角洲和连片的分流砂坝型三角洲(现代洞庭湖和鄱阳湖、尕斯N1—N21油田、BZ28和BZ26区块三维地震属性)。枝状三角洲骨架砂体发育的主体为天然堤,三角洲呈现出明显的树枝状,各朵体分散、朵体间不连接或通过决口水道连接。三角洲整体上不具备广阔的平原相带,呈现出窄条状的特征。分流砂坝型三角洲发育的主体是分流砂坝,砂呈现朵状、坨状,朵体发育集中,基本上呈现片状分布,在各朵体之间部位会发育分流间湾沉积,但常常因朵体增长而被填充,最终常表现为浅水沼泽。
张昌民尹太举朱永进柯兰梅
叠覆式三角洲——一种特殊的浅水三角洲被引量:36
2014年
不同于常规三角洲以分流河道体系所形成的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等微相为三角洲朵体的基本单元,叠覆式三角洲以内部结构简单的朵体为基本构成单元,朵体相互叠置,形成复合叠合体,进而构成三角洲骨架。单个朵体由河道扫描或扩展而成,复合朵体则是由单朵体侧向迁移或前(退)积而成。三角洲因大量朵体叠置而形成厚层状、内部结构复杂的复合砂体。不同朵体形成于不同时期,因而不存在统一的分流体系,单一沉积体具有层状特征,但不同期朵体受可容空间和地貌控制,呈三维叠置,而非简单的层状叠加,从而使得三角洲内部呈现出拼合式、立体式特点。单朵体是结构的基本单元,发育范围有限,与相邻朵体发育于不同时间单元,因而只能在复合体约束下小范围追踪。单一朵体接触关系及接触界面的渗流能力决定了油气富集和注水开发响应特征。朵体迁移、叠置造成大面积、巨厚的砂层可形成大型油气藏,而同时朵体间泥岩的不均匀分布也造就了砂体局部不连通或朵体间连通性变化,为岩性油气藏形成创造了条件,并且影响了注水开发中的注采对应性,进而影响水驱采油效果。
尹太举张昌民朱永进杨威叶继根蔡文代盈营
关键词:内部结构连通性
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沉积特征与沉积模拟被引量:17
2013年
在系统回顾传统三角洲成因模式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发育于低可容纳空间背景条件下,由内部结构相对简单、规模相对局限的多个朵体相互叠置而成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以现代浅湖沉积过程分析、实验模拟等为基础探讨了此类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内部结构特征与解剖思路、连片性与连通性及沉积发育条件等。结果表明,叠覆式浅水三角洲发育过程分为2个阶段:单一朵体发育与复合朵体发育。单一朵体发育又可分为舌状向前伸展式和帚状侧向加积式,复合朵体发育则表现为进积、退积、侧积等多种叠置方式,进而以不同时期分流河道为纽带叠合成大面积的沉积体;朵体发育过程中遵循"填洼"原理,即优先沉积于可容纳空间发育的低洼处,一旦有效可容纳空间被填满,朵体或复合朵体将会迁移至其他低洼处;叠覆式浅水三角洲不具有传统三角洲以分流河道为骨架的层状结构特征,而是由不同时期三角洲朵体相互叠置而成,具有典型的"同层不同期"特征;不同时期三角洲朵体受可容纳空间与动态地貌控制而呈三维叠置,而非简单的层状叠加,使得三角洲内部呈现出立体拼合的结构特征,单一朵体是地层对比的基本单元,展布范围有限,与相邻朵体发育于不同时间单元,只能在复合朵体约束下小范围追踪。不同时期朵体之间的连通性受控于分流河道下切能力、沉积物供给沙泥比、湖平面升降周期等因素;沉积物供给充足、地形坡度低、湖平面长距离迁移造成的河道稳定性弱是此类三角洲发育的重要条件。叠覆式浅水三角洲成因模式的提出为此类发育于低可容纳空间背景下大型河流-湖泊三角洲提供了一种合理的地质成因解释模型,进一步深入分析其内部结构特征将为提高此类三角洲的勘探开发效率提供有益指导。
朱永进张昌民尹太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