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桂芝

作品数:20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药疹
  • 4篇疗效
  • 3篇皮炎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免疫
  • 2篇药物疗法
  • 2篇软膏
  • 2篇湿疣
  • 2篇派瑞松
  • 2篇派瑞松霜
  • 2篇皮肤
  • 2篇皮质
  • 2篇皮质类固醇
  • 2篇皮质类固醇激...
  • 2篇外用
  • 2篇外用皮质类固...
  • 2篇洗剂
  • 2篇细胞
  • 2篇细胞免疫
  • 2篇细胞免疫功能

机构

  • 12篇青岛医学院
  • 8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青岛市第八人...
  • 1篇青岛市肿瘤医...

作者

  • 20篇朱桂芝
  • 10篇赵婕
  • 9篇肖春玲
  • 4篇宋文荣
  • 3篇陈官芝
  • 2篇罗兵
  • 2篇徐兵
  • 2篇李红
  • 2篇李文涛
  • 1篇王世端
  • 1篇肖春玲
  • 1篇徐兵
  • 1篇陈峰
  • 1篇李娟
  • 1篇黄卫青
  • 1篇张炜
  • 1篇房学锋
  • 1篇李红
  • 1篇王淑琳
  • 1篇张永

传媒

  • 3篇临床皮肤科杂...
  • 2篇皮肤病与性病
  • 2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青岛大学医学...
  • 1篇中原医刊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刊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青岛医药卫生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1
  • 4篇2000
  • 6篇1999
  • 1篇1998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引量:3
1999年
为了探讨尖锐湿疣(CA)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我们采用医学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42例CA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中嗜银颗粒(AgNOR)与核的面积比进行测定,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发现,CA患者的AgNOR/核面积数值与正常人相比,有显著性减低(P<001)。
赵婕李文涛朱桂芝肖春玲宋文荣
关键词:尖锐湿疣细胞免疫
EB病毒感染与药疹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探讨EB病毒(EBV)感染在药疹病因学中的作用。 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SotJthern杂交技术检测32例药疹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特异性DNA片段BamH...
朱桂芝
关键词:EB病毒感染药疹IGM抗体病因学
文献传递
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细胞免疫功能被引量:3
1999年
人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颗粒(AgNOR)的面积可表示该细胞中rDNA活性的强弱,而rDNA活性的强弱则代表了细胞免疫活性,本文对尖锐湿疣(CA)患者、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进行AgNOR医学计算机图像分析,以探讨CA患者的细胞免疫状态。...
赵婕李文涛朱桂芝肖春玲
关键词:尖锐湿疣细胞免疫功能AGNOR染色
中药离子导入为主治疗输卵管不通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应用中药离子导入和超短波治疗输卵管不通的疗效与同时口服中药或西药对疗效的影响。方法共选取186例继发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一组和实验二组,对照组即中药离子导入和超短波治疗组、实验一组即中药离子导入和超短波治疗加口服中药组、实验二组即中药离子导入和超短波治疗加口服西药组,分别给予相应治疗后对治愈率和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与实验一组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实验二组治愈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中药或西药结合单纯理疗较之单纯理疗对输卵管不通患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
房学锋朱桂芝张永
关键词:中药离子导入输卵管超短波
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观察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慢性荨麻疹(CU)的疗效。方法:选取86例CU患者分为单纯西药组(左西替利嗪)和中西联合组(金蝉止痒胶囊+左西替利嗪),每组各43例,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和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评分(DLQI),血清补体(C3、C4),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及免疫球蛋白E(IgE)及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中西联合组总有效率(95.35%)高于单纯西药组(81.40%)(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积分(风团数目、大小及持续时间和瘙痒症状)均降低(P<0.05),且中西联合组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UAS和DLQI评分均降低(P<0.05),且中西联合组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3水平均升高(P<0.05),且中西联合组高于单纯西药组(P<0.05);治疗后,两组IL-4、IgE及TNF-ɑ水平均降低(P<0.05),且中西联合组低于单纯西药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蝉止痒胶囊联合左西替利嗪治疗CU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升高血清补体,降低炎症因子水平。
许艳静杜奉荣崔雅琳朱桂芝
关键词:左西替利嗪慢性荨麻疹血清补体疗效
派瑞松霜治疗皮炎湿疹117例疗效观察
1999年
赵婕朱桂芝李红徐兵肖春玲
关键词:湿疹药物疗法派瑞松霜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的对比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笔者自2004-06~2006-12应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玫瑰糠疹,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67例患者全部来自皮肤科门诊;男79例,女88例;年龄14~50岁。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对照组8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皮损的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病例选择标准:
朱桂芝张炜
关键词:玫瑰糠疹复方甘草酸苷片
多发性硬下疳合并产硷假单胞菌感染1例被引量:6
2000年
患者女,34岁,外阴溃烂1个月伴疼痛10天。查体见双侧小阴唇及会阴正中下方3处溃疡,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溃疡面涂片查见梅毒螺旋体,细菌培养为产硷假单胞菌生长。RPR1∶8。诊断为一期梅毒多发性硬下疳合并产硷单胞菌感染。
赵婕朱桂芝肖春玲陈峰
关键词:多发性硬下疳并发症
药疹病人EB病毒和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检测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EB病毒(EBV)和人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在药疹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PCR-Southern blotting检测药疹病人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EBV DNA;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HV6 DNA,并对HHV6阳性标本进行酶切分型;采用ELISA法检测EBV VCA-IgM;采用RT-PCR-Southernblotting检测EBV即刻早期基因BZLF1 mRNA。结果药疹病人EBV DNA阳性率(77.42%,24/3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χ2=77.84,P<0.01),但HHV6阳性率(32.26%,10/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χ2=3.00,P>0.05)。10例HHV6阳性药疹病人全部为HHV6A亚型,未检测到HHV6B亚型;而正常对照组73例HHV6阳性标本中有13例为HHV6A亚型。药疹病人EBV VCA-IgM阳性率(19.34%,6/3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χ2=4.61,P<0.05)。10例HHV6阳性药疹病人中有9例检出EBV DNA,5例BZLF1 mRNA阳性病人中有4例检出HHV6 DNA,药疹病人BZLF1 mRNA检出率与HHV6有明显的相关性(r=0.45,P<0.05)。结论药疹病人存在EBV的活动性感染,且EBV和HHV6可能有相互激活作用。
杨婷婷朱桂芝陈官芝罗兵
关键词:药疹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102例
2000年
目的 :观察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手、足癣病人 188例随机分 2组 ,其中特比萘芬软膏外涂 10 2例为治疗组 (男性4 6例 ,女性 56例 ;年龄 38a±s 16a) ;咪康唑软膏外涂为对照组共 86例 (男性 34例 ,女性 52例 ;年龄4 1a± 11a)。上述药物每日早、晚各 1次涂于患处 ,疗程均 4wk。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症状改善和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特比萘芬软膏治疗手、足癣疗效佳。
徐兵徐燕李娟李红赵捷朱桂芝肖春玲张文君
关键词:特比萘芬抗真菌药脚癣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