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晓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157H指数:8
供职机构: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卒中
  • 11篇脑卒中
  • 9篇偏瘫
  • 8篇偏瘫患者
  • 7篇康复
  • 5篇脑卒中偏瘫
  • 4篇动功
  • 4篇日常生活活动
  • 4篇卒中后
  • 4篇脑卒中偏瘫患...
  • 3篇信度
  • 3篇血管
  • 3篇抑郁
  • 3篇运动功能恢复
  • 3篇肉毒
  • 3篇肉毒毒素
  • 3篇卒中患者
  • 3篇跖屈
  • 3篇脑瘫
  • 3篇脑瘫儿

机构

  • 24篇江苏省人民医...
  • 15篇江苏省省级机...
  • 4篇江苏省老年医...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 2篇昆山市周市人...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通大学

作者

  • 26篇朱晓军
  • 21篇王彤
  • 8篇王盛
  • 7篇朱奕
  • 6篇陈旗
  • 5篇张丽霞
  • 5篇孟殿怀
  • 5篇王翔
  • 4篇王红星
  • 3篇励建安
  • 3篇许光旭
  • 3篇张一清
  • 3篇侯红
  • 2篇欧阳钢
  • 2篇王尊
  • 2篇范宏娟
  • 2篇顾一煌
  • 2篇陆晓
  • 2篇丁晓晶
  • 2篇曹铁留

传媒

  • 9篇中国康复医学...
  • 4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医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伤残医学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第八次全国物...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运动训练对大鼠缺血性卒中后抑郁的发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观察卒中后抑郁(PSD)大鼠行为学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HPA)轴功能的变化及运动训练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卒中组、抑郁组、PSD组、运动组,采用线栓法制备缺血性脑卒中大鼠模型,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和孤养法制备抑郁大鼠模型,将以上方法相结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运动组制备PSD大鼠并同时进行4周跑台训练。观察各组大鼠自发性行为学改变,分别应用Western blot法和ELISA法测定大鼠HPA轴相关激素促肾上腺素释放激素(CRH)、皮质醇(Cort)的含量。结果:旷场实验(OFT)测定结果显示,抑郁组、PSD组大鼠水平评分和垂直评分减少(P<0.05或P<0.01),而且PSD组较卒中组与抑郁组减少更为显著(P<0.05或P<0.01);抑郁组、PSD组HPA轴激素CRH,Cort分泌亢进(P<0.01),且PSD组CRH、Cort含量比卒中组与抑郁组增加更明显(P<0.05或P<0.01);运动组OFT得分增加(P<0.05),CRH,Cort的过度分泌降低(P<0.05或P<0.01)。结论:脑血管损伤的病理基础和慢性应激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加重HPA轴亢进和抑郁症状,运动训练可以调节HPA轴,减少PSD的发生。
张一清朱晓军王彤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测试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身体节段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平衡功能测试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Brunel平衡等级量表、Berg平衡量表和5m起立·步行计时测验;同时采用三维运动分析系统身体节段法,分别进行坐位、立位和步行状态下的平衡功能测试。以Spearman秩相关系数对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参数及运动功能、平衡量表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坐位及立位时,身体重心在水平面的摆动参数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步行时,仅身体重心前后向的摆动参数与下肢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步行能力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垂直方向的摆动参数除在坐位时与Brunel平衡等级的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在其它体位或活动状态时与患者的运动能力和平衡能力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可以立体、动态、实时地监测人体在各种体位和功能动作时的平衡状况,对脑卒中患者的运动能力及平衡功能有一定的预示作用。
朱晓军朱奕王盛孟殿怀王彤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偏瘫
高电位治疗顽固性失眠的疗效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高电位对顽固性失眠的治疗效果。方法 65例入睡困难或/和浅睡(多梦及反复睡-醒交替)患者, 年龄24-70岁,病程3个月-50年。排除下列情况:①带有心脏起搏器或金属植入物者;②心、肺和肾功能严重衰竭者;③有出血...
朱晓军王彤陈旗
文献传递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在平衡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1年
平衡功能是人体维持正常体位及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ofdailyliving,ADL)的基本保证。控制平衡需要有完善的中枢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包括视觉调节系统、前庭系统、本体感觉系统、手和脚的精细触觉、大脑平衡反射调节功能、小脑共济协调系统、神经系统不同水平的整合作用,以及能够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肌张力、肌力、耐力和关节灵活性等,所以人体不同层面的损伤都能引起平衡功能障碍。
王盛朱晓军王彤
关键词:平衡功能障碍中枢神经系统日常生活活动
三维运动分析系统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能力的评估作用
朱晓军朱奕王盛孟殿怀王彤
上肢功能康复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活动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上肢功能康复对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和生活质量(QOL)的影响。方法:252位脑卒中偏瘫患者(1个月内),随机分为康复组(T1组,n=84)、康复+针刺组(T2组,n=83)和对照组(C组,n=85)。治疗前(V0)及治疗1个月后(V1)采用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定、综合功能评定量表及生活质量指数分别评估上肢运动能力、认知和ADL能力、QOL。结果:(1)V0期,3组的各项指标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组的各项功能指标在V1均较V0提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3)V1期,T1组及T2组除认知功能外,其它各项指标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在T1组与T2组之间这些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上肢的运动功能与患者的ADL及QOL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结论:早期规范化康复治疗可以改善脑卒中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和ADL能力,提高患者的QOL;上肢功能的恢复对改善患者的ADL能力及QOL有积极作用。
朱晓军王彤欧阳钢张丽霞沈光宇邵伟波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运动功能康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运动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大鼠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观察运动训练对缺血性卒中后抑郁(PSD)大鼠的干预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卒中组、抑郁组、PSD组和运动组。卒中组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大鼠模型,抑郁组采用孤养结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刺激制备抑郁大鼠模型,PSD组将以上方法相结合制备PSD大鼠模型,运动组制备PSD大鼠并同时进行4周跑台训练。28d后测定五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旷场实验(OFT)行为学评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五组大鼠脑内5-羟色胺(5-HT)含量。结果 28d后,PSD组和抑郁组体重、糖水消耗量、OFT评分均低于假手术组(P<0.01或P<0.05);卒中组、抑郁组和运动组大鼠体重、糖水消耗量和OFT评分均较PSD组增加(P<0.01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抑郁组、PSD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5-HT含量减少(P<0.01);卒中组、抑郁组、运动组大鼠海马和大脑皮质5-HT含量较PSD组增加(P<0.01)。结论运动训练可以改善PSD大鼠的行为,提高大鼠脑内5-HT含量。
张一清朱晓军王彤
关键词:卒中抑郁5-羟色胺
肉毒毒素A对踝跖屈痉挛型脑瘫儿童运动功能恢复的早期作用
肌痉挛是脑性瘫痪(脑瘫)儿童的常见表现,容易造成关节固定、挛缩,肢体的骨性扭转及关节不稳定,限制患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和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肉毒毒素A(botulinum toxin type A,BTX-A) 已在临床上用...
朱晓军许光旭励建安
文献传递
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正>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56例发病4 周内的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 (n=30例)和对照组(n=26例)。对照组接受一般临床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规...
朱晓军王彤陈旗王翔侯红王红星
文献传递
规范化康复训练对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转归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规范化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和脑出血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转归的影响。方法发病4周内的脑梗死(56例)和脑出血(22例)偏瘫患者共78例。按分层区组随机化方法分成脑梗死康复组(28例)、脑梗死对照组(28例)、脑出血康复组(12例)和脑出血对照组(10例)。对照组接受一般临床治疗,康复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4组患者分别在入组时、发病后第1及第3个月末以简式Fugl-Meyer评定法(Fugl-Meyer Assessment,FMA)评估肢体运动功能,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评估ADL,并进行比较。结果①脑梗死康复组及对照组在入院时下肢FMA均为0-22分,1个月末时分别为2-22分和0-22分(P=0.039);3个月末康复组的上、下肢FMA分别为2~54分和8-22分,对照组分别为3-54分和3-22分(P上肢=0.014,P下肢=0.002)。脑出血康复组的上、下肢F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脑梗死康复组1个月末的小便控制、床-椅转移及穿衣能力分别为5-10、0~15和0~10分,对照组均为0-10分(P小便控制=0.044,P转移=0.046,P穿衣=0.005);3个月末康复组小便控制、进食、用厕、床-椅转移、步行、穿衣及上下楼梯能力,分别为10-10、5-10、0~10、0-15、0~15、0~10和0-10分,对照组分别为0-10、5-10、0-10、0~15、0~15、0-10和0~10分(P小便控制=0.040,P进食=0.034,P用厕=0.001,P转移=0.000,P步行=0.000,P穿表衣0.000,P上下楼梯=0.001)。脑出血康复组和对照组3个月末的修饰能力均为0-5分,P=0.013,其他项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化康复治疗有利于改善卒中偏瘫患者的大部分运动功能及ADL,脑梗死及脑出血患者具有相似的ADL康复转归。
朱晓军王彤陈旗王翔侯红王红星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康复日常生活活动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