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敬芝
- 作品数:31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绵阳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 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聚苯硫醚树脂31-37%;聚四氟乙烯56-60%;相容剂3-7%;偶联剂0.3-2%;抗氧剂0.5-2%。本发明还提供了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
- 刘涛余雪江芦艾王宪忠朱敬芝
- 文献传递
- 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的颗粒级配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08年
- 本文重点介绍了复合材料尤其是碳系高分子导电复合材料中的颗粒级配技术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评述了级配方式对复合材料力学加工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同时指出多元颗粒的多级配是未来制备力学加工性能与导电性能兼优的碳系导电复合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方向。
- 刘勇邓建国唐明静朱敬芝孙素明王宪忠
- 关键词:颗粒级配导电复合材料
- 聚苯胺-Fe3O4导电杂化材料
- <正>有机导电、磁性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而在诸如电池、电显示、分子电器件、非线性光学材料、传感器、电磁屏蔽材料和微波吸收剂等众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材料科学界广泛的关注和研究。在众多的导电聚合物中,聚苯胺(PA...
- 邓建国贺江平王宪忠孙素明朱敬芝
- 文献传递
- 低电阻率聚合物PT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室温电阻率聚合物PTC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由聚乙烯、炭黑和石墨纤维组成。其中,炭黑与聚乙烯的比例为炭黑/聚乙烯二元体系逾渗转变完成时的组成比,而石墨纤维与聚乙烯的用量之比则低于石墨纤维/聚乙烯二元体...
- 贺江平陈星运王宪忠孙素明邓建国朱敬芝刘天利周保童田勇黄辉
- 文献传递
- 丙烯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聚合反应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以四氟硼酸1-丁基-3-甲基咪唑([bmim]BF4)离子液体为反应溶剂,以过氧化苯甲酰-N,N-二甲基苯胺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引发聚合了丙烯酰胺。采用粘度法测定了聚丙烯酰胺的相对粘均分子量,考察了聚合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酰胺可以在[bmim]BF4离子液体中进行氧化还原聚合,聚合物分子量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下降,聚合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得到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可高达7.32×107以上,且水溶性良好。
- 邓建国贺江平王宪忠孙素明朱敬芝纪兰香刘小波
- 关键词:离子液体氧化还原引发丙烯酰胺
- 聚苯并噁嗪基高导电复合材料的电性能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片状石墨(GP)、短切碳纤维(SCF),利用高温模压复合的方法,制得高固含量的聚苯并噁嗪/GP/CF导电复合材料(Φc>80%),通过分析导电填料GP丙酮溶剂化处理前后的红外谱图变化,以及导电填料GP和SCF的复配前后材料体积电阻率变化,研究了导电性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 刘勇邓建国朱敬芝曹琼华罗雪方纪兰香白战争
- 关键词:聚苯并噁嗪导电填料电阻率
- 一种液体硅树脂泡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体硅树脂泡沫材料,包括如下组分:(A)乙烯基M(D)Q液体硅树脂100质量份;(B)液体有机聚硅氧烷0.1~120质量份;(C)微纳米无机粒子0~60质量份;(D)交联剂1~30质量份;(E)铂催化剂1...
- 雷卫华朱敬芝余凤湄张倩刘小兵夏爽李玉全陈立新
- 文献传递
- 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复合材料,包括下列重量百分比的组分:聚苯硫醚树脂31-37%;聚四氟乙烯56-60%;相容剂3-7%;偶联剂0.3-2%;抗氧剂0.5-2%。本发明还提供了耐高温低介电常数聚苯硫醚...
- 刘涛余雪江芦艾王宪忠朱敬芝
- 低熔点合金/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0年
- 低熔点合金/聚合物复合材料是一类新型的功能复合材料。其中的低熔点合金可以在聚合物加工的温度范围内转变为液态,为在加工过程中实现填料的形态转变和导电复合材料中导电通道的设计提供了可能。概述了以低熔点合金为导电填料的导电塑料和导电胶粘剂的研究进展,其中有关低熔点合金在加工过程中的尺寸和形态变化的研究工作值得关注。此外,还概述了低熔点合金/聚合物的流变性质的研究情况。最后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待继续深入研究的方向。
- 贺江平陈星运唐明静王宪忠芦艾钟发春孙素明朱敬芝
- 关键词:低熔点合金导电性复合材料
- 危险化合物爆炸性基团分析及合成反应中安全控制
- 各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均由由内因和外因两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内因主要由危险化合物结构决定,而外因是由环境因素控制。本文试从危险化合物分子结构入手,分析和归纳危险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的爆炸性基团种类及发生危险的内因,并分析...
- 邓志华孙素明刘天利王宪忠朱敬芝
- 关键词:安全控制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