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敏
- 作品数:5 被引量:78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部位的研究被引量:20
- 2011年
- 目的探讨三联抗凝治疗患者低分子肝素脐周注射的最佳部位,降低皮下出血发生率。方法将389例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法,分别于脐至外侧缘连线,将左侧连线分为3等份,选择外1/3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将右侧连线分为2等份,选择1/2处上下5cm范围进行注射。两处各注射2 080例次,观察皮下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1/3处皮下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1/2处(P<0.01)。结论三联抗凝治疗患者行低分子肝素脐周皮下注射时选择在腹部外侧部位进针,可减少皮下出血。
- 朱敏史作霞张文彦李馨王莹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注射部位脐周皮下出血
- 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疾病不确定感被引量:38
- 2011年
- 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对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疾病不确定感的效果。方法选取ACS伴较高疾病不确定感(疾病不确定感评分≥62.5分)的患者100例,采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表完成院内及院外健康教育。于入院24h、出院时及出院6个月完成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结果患者出院时及院外6个月时,疾病不确定感评分较入院24h内明显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路径,可显著降低ACS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
- 宋静刘则杨史作霞陈惠许京娟马婷李馨张文彦朱敏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健康教育疾病不确定感
-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导致延迟性小动脉出血1例护理
- 2013年
- 低分子肝素钠是一种有效抑制血栓形成的抗凝药物,具有抗凝血酶Ⅲ依赖性抗Xa因子活性,但与血浆蛋白及血小板的结合率低,延长活性部分凝血时间的作用很弱,药物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对血小板影响不大,出血的风险较小,无需实验室监测。目前在临床上广泛用于防治血栓形成、稀释血液、防治动脉硬化、控制血脂。但其仍不可避免的存在注射部位出血、血肿及硬结等并发症。
- 朱敏史作霞张文彦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动脉出血皮下注射延迟性护理血栓形成
- 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流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20
- 2012年
- [目的]优化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流程,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保障病人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方法]选取住院接受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同时口服拜阿司匹林、波立维治疗的病人420例,按病人住院顺序进行分组,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观察组成立流程管理小组,查找文献,确定皮下注射最优流程,按照已确定的流程进行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并按注射部位又分成1/2处和1/3处注射组,然后对每一组病人注射后按压与否再进行分组。对照组按常规方法注射。观察两组出血发生率及出血程度。[结果]两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2处和1/3处注射组皮下出血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后按压组与不按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低分子肝素注射流程的再造,规范了护士的操作,减少了皮下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
- 史作霞李馨张文彦朱敏王莹
-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出血
- 心血管病房住院患者治疗性沟通状况的质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护士进行治疗性沟通的现况并探讨患者对沟通需求,帮助护理管理者制定规范化和标准化的沟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的方法,以半结构的访谈问卷对16名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深入访谈,使用内容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住院患者对治疗性沟通的情况归纳为4个主题:目前患者感觉护士治疗性沟通缺乏主动性;沟通内容感觉简单,缺乏针对性;在采血、输液、发药时及化验结果汇报和药物的作用、注意事项等方面沟通内容的需求较强烈;对沟通形式存在多样化的需求。结论心血管病房住院患者需要有治疗性沟通,护士应主动进行沟通。沟通的内容应进一步的细化,构建规范化及标准化的治疗性沟通程序可以满足患者住院期间对治疗性沟通的需求。
- 史作霞张文彦李馨朱敏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住院患者治疗性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