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曾思育

作品数:113 被引量:853H指数:17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10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0篇环境科学与工...
  • 27篇建筑科学
  • 8篇水利工程
  • 6篇经济管理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生物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29篇污水
  • 20篇水处理
  • 19篇城市
  • 16篇水处理厂
  • 16篇水系统
  • 16篇污水处理
  • 15篇污染
  • 13篇水质
  • 12篇水环境
  • 12篇污水处理厂
  • 11篇排水
  • 11篇排水系统
  • 10篇水资源
  • 9篇水质模型
  • 9篇城市污水
  • 8篇水污染
  • 8篇环境影响
  • 6篇环境影响评价
  • 6篇给水
  • 5篇指标体系

机构

  • 112篇清华大学
  • 4篇中国城市规划...
  • 3篇北京城市排水...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住房和城乡建...
  • 2篇北京清华城市...
  • 1篇北京服装学院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凯里学院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天津科技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澳门大学
  • 1篇北京市城市规...
  • 1篇深圳市城市规...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北京市水利规...

作者

  • 113篇曾思育
  • 37篇陈吉宁
  • 27篇董欣
  • 19篇杜鹏飞
  • 17篇孙傅
  • 15篇何苗
  • 13篇刘毅
  • 11篇傅国伟
  • 8篇张天柱
  • 6篇佟庆远
  • 4篇施汉昌
  • 4篇徐一剑
  • 4篇冉圣宏
  • 3篇葛勇涛
  • 3篇贾海峰
  • 3篇刘翔
  • 3篇吴洪斌
  • 3篇赵冬泉
  • 2篇曾琳
  • 2篇汪诚文

传媒

  • 18篇给水排水
  • 12篇中国给水排水
  • 8篇清华大学学报...
  • 6篇环境科学
  • 6篇环境影响评价
  • 4篇水科学进展
  • 3篇系统工程理论...
  • 3篇中国环境科学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中国人口·资...
  • 2篇水污染及处理
  • 1篇环境工程
  • 1篇世界环境
  • 1篇生命科学研究
  • 1篇四川环境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环境保护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年份

  • 7篇2023
  • 3篇2022
  • 5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7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7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1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云贵地区水环境现状特点及未来难点解析被引量:2
2015年
云贵地区的水环境保护具有全局性战略地位。但近年来,云贵地区水环境问题总体突出,水污染物结构性排放特征明显,湖库富营养化问题尚未缓解,主要城市和工矿河段水质污染严重。随着云贵地区开发规模进一步加大,测算结果表明,2020年两省重点产业污染物排放比重仍较高,水污染物排放空间分布特征与2010年相比变化不大,部分地区存在超载风险。为缓解区域水资源压力,建议合理确定区域减排分配方案,严格重点产业准入标准和落后产能淘汰标准,加强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构建生态补偿机制。
李天威任景明曾思育刘小丽
关键词:水环境
一种城市污水系统厂网协同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城市污水系统厂网协同优化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该方法包括:S110,构建有向无权图G;S120,根据有向无权图G,得到约束子图S;S130,根据有向无权图G构建信息素数组,并初始化所述信息素数组;S140...
董欣张大臻曾思育
城市污水处理全流程节能降耗途径与技术集成被引量:7
2009年
1 技术开发背景 污水处理厂自动控制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可以大大降低污水处理厂的能耗、物耗水平,稳定处理过程的控制参数,提高出水水质。
赵冬泉佟庆远王浩昌何苗曾思育
关键词:城市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厂节能
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的发展与实践被引量:17
2015年
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随着工业点源和生活污水得到全面管控,人们发现城市中的一场降雨竟然也能给受纳水体带来难以承受的冲击负荷:原本环境功能正常的河流很快变得水质超标,湖泊中的氮磷水平发生波动且透明度骤降,下游城市的饮用水源地则遭遇了病原微生物浓度上升问题。而以污水管网和处理厂为核心设施建立起来的传统城市水环境治理体系明显对此力不从心,大家深刻地认识到必须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手段对城市降雨径流污染加以控制,相应的技术发展由此起步。
曾思育董欣
关键词:城市降雨径流污染控制技术降雨径流污染微生物浓度城市水环境水质超标
基于多水源多用户分析的城市污水回用模型被引量:2
2007年
为城市污水回用规划方案设计,提出一种进行多水源与多用户之间配水方案优化的方法。通过识别影响污水回用的城市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构建了全面反映污水回用资源和环境效益的非线性优化模型。城市水资源缺口、对地下水开采的替代量、污染物的削减量和排放下游的生态用水量是影响污水回用的关键因素。该模型能够通过设定不同的决策目标来设计不同的回用情景。对邯郸市的计算实例进行了模型应用。应用结果体现了污水回用对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撑作用。
杜鹏飞孙昊曾思育张天柱郭勇
关键词:污水回用规划
健康水循环框架下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及应用被引量:2
2008年
提出了在健康水循环思路指导下的以供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为基础的,综合考虑水资源配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根据水量需求单纯扩大供水规模的以需定供规划方式。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从依靠技术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用水定额、兼顾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等方面对需水加以控制管理;从一次性水源向再生性水源转变,挖掘供水潜力;对饮用水水源地和一般水体涵养保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回用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地表水、地下水统一保护。最后,以北京市新城顺义区为对象进行了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魏炜苏保林贾海峰曾思育
关键词:再生水水资源保护节制用水
混合博弈在水污染系统控制中的应用被引量:15
2001年
以水污染控制中的达标排放检查问题为出发点 ,首先从信息经济学角度 ,用博弈论分析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达标排放检查中的行为特点及其关系 ,讨论现有的控制方法 ,并在此基础上以信息为控制焦点 。
曾思育傅国伟
关键词:系统控制混合博弈环境管理
基于PySWMM的排水系统多来源入流入渗和出渗量动态估算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ySWMM的排水系统多来源入流入渗和出渗量动态估算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构建区域地下水-河水-排水系统关键节点水量、液位监测体系;识别区域排水系统存在的入渗出渗主要过程,构建主要过程的控制方程;构...
曾思育杨萌祺鄂倩倩董欣徐智伟
文献传递
一种兼顾目标总量和容量总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确定方法被引量:15
2014年
针对中国水污染物总量管理面临由目标总量管理向容量总量管理的转变趋势,提出了一种兼顾两种管理模式的水污染物排放限值计算方法.该方法建立在水体分类计算、汇水区与行政区相关联、自下而上、不同保护要求的水体予以差别化对待、污染物控制类型扩展的原则上,将水体按环境容量利用方式的不同划分为保护性利用、恢复性利用、控制性利用、开发性利用和限制性利用5种类型,分别采用目标总量、混合管理、容量总量、容量总量和混合管理等不同模式,并给出了分别按汇水区和行政区计算污染物排放限值的一般过程.将上述方法应用于西南区域发展战略环评案例,结果表明云南省31.25%地市需调减COD总量,43.75%地市需调减氨氮总量,而贵州省55.56%地市可适当调增COD总量,44.44%地市可适当调增氨氮排放总量.该方法可将总量限值的确定与当地水环境质量改善紧密结合,强化水环境对现状质量不达标地区未来发展的约束,同时适当减弱水环境条件对达标地区的约束以换取其发展空间.以计算出的排放限值为依据对当前的减排目标进行调整可为云贵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经案例验证,本文所建立的方法为中国水环境管理从目标总量模式向容量总量模式发展提供了技术手段.
魏文龙曾思育杜鹏飞陈吉宁刘毅
关键词:目标总量控制容量总量控制水环境环境管理战略环境影响评价
超滤工艺水质模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5年
超滤在水处理行业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超滤工艺水质模型的研究对于理解过程机理和优化工艺运行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超滤对溶质截留模型的研究进展,介绍了主要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的建模理论和方法、关键方程、主要参数等,并侧重从水处理行业适用性的角度评价了现有超滤工艺水质模型研究的不足,包括:以模拟单一溶质体系的模型为主、基于生产规模实际系统的模型极少、针对水处理行业的模型较少等。为了适应水处理行业中超滤工艺发展的需求,今后应加强超滤工艺过程机理的基础研究,探索将机理模型和经验模型相结合,开发更为有效实用的超滤工艺水质模型。
黄韵清孙傅曾思育董欣
关键词:超滤水质截留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