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用药
  • 2篇抗菌
  • 1篇点评分析
  • 1篇药师
  • 1篇药物
  • 1篇医嘱
  • 1篇医嘱点评
  • 1篇用药错误
  • 1篇质控
  • 1篇手术
  • 1篇糖皮质
  • 1篇糖皮质激素
  • 1篇疼痛
  • 1篇疼痛诊疗
  • 1篇皮质激素
  • 1篇切除
  • 1篇切除术
  • 1篇肿瘤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机构

  • 5篇北京市门头沟...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曹颖
  • 3篇栾海波
  • 1篇林晓雯
  • 1篇杨巍
  • 1篇梁春慧
  • 1篇邵宏
  • 1篇韩伟民
  • 1篇邵克花
  • 1篇孙楠

传媒

  • 2篇首都食品与医...
  • 1篇临床荟萃
  • 1篇Journa...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我院2014~2015年度病区医嘱点评分析
2015年
目的分析我院病区医嘱点评结果,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抽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出院病历384份,每份病历均填写医嘱点评工作表,对抗菌药物使用概况、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具体分析。结果 384份中有236份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率61.5%,163份使用了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使用率42.4%,74份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不合理用药率为19.3%。结论开展医嘱点评工作,能增强医师及药师合理用药的观念,防止潜在的用药失误,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
邵克花曹颖韩伟民
关键词:医嘱点评合理用药抗菌药物
一例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用药的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通过对一例胃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用药的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如何规范围手术期药物的使用。方法:通过一例围手术期的用药分析,讨论了围手术期的肠道准备、抗菌素使用及糖皮质激素使用,三方面的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深入了解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同时展现临床药师的工作思路和方法。结果与结论:通过对围手术期用药的讨论,加深了对围手术期药物使用的理解。通过临床药师的药学监护,可提高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合理。
曹颖栾海波
关键词:围手术期肠道准备抗菌素糖皮质激素临床药师
北京市门头沟区医院癌症疼痛诊疗质控情况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调查本医疗机构癌症疼痛诊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进行"癌痛规范化诊疗"具体落实情况,分析门头沟区医院目前存在的问题,为本院癌症疼痛诊疗质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终末病历点评和运行病历现场调查的方式对门头沟区医院第三季度应用了麻醉药品的癌症患者病历进行分析,点评方式和调查方法依据《北京市癌症疼痛规范化治疗质控专家共识(2014年版)》,分析内容分为护理部分和临床部分。结果门头沟区医院护理操作部分能够按照医院要求完成,但填报数据的严谨性有待于提高;临床部分欠缺过多,起点过低,基本不能达到北京市质控标准。结论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癌痛诊疗培训,制定本院质控标准并严格执行。
曹颖栾海波梁春慧
关键词:肿瘤疼痛
某医院2014年用药错误分析及防范
2016年
目的通过对我院提高药品安全管理措施实施后用药错误(ME)报告的相关数据,探讨如何提高ME上报数量、降低ME发生比例、完善ME监测报告工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上报的药物异常事件处理报告单并进行分析,包括ME发生的环节类型、分类、引发因素和引发及发现ME的人数构成比。结果技术和类型错误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处方开具与传递、给药与监测、药品调剂与分发,分别占61.3%、30.3%、7.6%。错误内容分析前三位分别是:品种错误(占39.7%)、用量错误(占33.9%)、用法错误(占10.8%)。引发因素中药品因素所占比例最高为40.5%,其次为人员因素占35.1%,再次为环境因素占20.6%。引发人员排在前三位的是医师、护士、药师,分别占引发人员的62.7%、22.7%、1.4%。发现人员中药师比例最高占88.4%。结论用药错误应该引起医疗机构的重视;药师是防止ME发生的关键力量。
曹颖栾海波孙楠
关键词:用药错误
Impact of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 on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in primary hospital被引量:2
2009年
Evidence based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focus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tibiotics use in primary hospitals were investigated to optimize the use of antibiotics. Four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were set up in this study: 1) different levels of antibiotic management system were developed; 2) usage of antibiotics was reported in a monthly journal for the entire hospital; 3) early antibiotics warning system was started; 4) communication between pharmacists and physicians was strengthened. Use of antibiotics in 2007 (before intervention) and 2008 (after intervention) in department of respiratory medicine was analyz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1) in antibiotics use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observed. Use of antibiotics was changed from focusing on one category of drugs to a rotation of a wide range of agents. Evidence based, sound pharmaceutical interventions were effective means to ensure the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曹颖杨巍林晓雯邵宏邵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