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房一明

作品数:81 被引量:209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香料饮料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28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2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25篇胡椒
  • 15篇风味
  • 11篇发酵
  • 9篇鲜果
  • 9篇可可豆
  • 8篇胡椒碱
  • 8篇菠萝
  • 8篇菠萝蜜
  • 7篇多酚
  • 7篇香草
  • 7篇香气
  • 6篇调味
  • 6篇活性
  • 6篇黑胡椒
  • 6篇风味物质
  • 6篇感官
  • 5篇电子鼻
  • 5篇电子舌
  • 5篇挥发性
  • 5篇果酒

机构

  • 80篇中国热带农业...
  • 19篇中华人民共和...
  • 10篇华中农业大学
  • 7篇黑龙江东方学...
  • 5篇黑龙江八一农...
  • 2篇海南兴科热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海南大学
  • 1篇云南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保山全心农业...

作者

  • 80篇房一明
  • 71篇谷风林
  • 43篇谭乐和
  • 38篇吴桂苹
  • 34篇初众
  • 20篇朱红英
  • 19篇卢少芳
  • 17篇徐飞
  • 15篇邬华松
  • 14篇宗迎
  • 11篇胡荣锁
  • 10篇贺书珍
  • 8篇魏来
  • 8篇赖剑雄
  • 8篇杨继敏
  • 8篇周雪敏
  • 7篇朱科学
  • 6篇张彦军
  • 5篇李恒
  • 4篇王庆煌

传媒

  • 13篇热带作物学报
  • 8篇热带农业科学
  • 6篇食品工业科技
  • 4篇中国调味品
  • 3篇中国食品学报
  • 2篇食品科学
  • 2篇农产品加工(...
  • 2篇农学学报
  • 1篇食品科技
  • 1篇食品工业
  • 1篇营养学报
  • 1篇海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干燥技术与设...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12篇2017
  • 11篇2016
  • 9篇2015
  • 8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可湿豆的发酵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可湿豆的发酵方法。本发明所述发酵方法是将可可湿豆加水用果胶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将可可湿豆灭菌并用葡萄酒/果酒专用型酵母恒温发酵;发酵后,将可可湿豆过滤、清洗、灭菌、干燥,获得可可豆...
房一明谭乐和谷风林初众李恒赖剑雄吴桂苹
文献传递
肉桂中主要风味组分油树脂的提取工艺优化
2019年
以肉桂为原料,采用有机溶剂提取法制备肉桂油树脂,从提取工艺、油树脂提取得率等方面进行比较。探讨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4个因素对油树脂提取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到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乙醇浓度79.5%、提取温度70.61℃、提取时间3.59 h、料液比1∶14.2,此时肉桂油树脂理论提取得率为20.62%。
房一明谭园园秦晓威秦晓威徐飞初众
关键词:肉桂油树脂提取得率
巧克力香气成分的GC/MS与电子感官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通过GC/MS并结合电子鼻、电子舌检测咖啡巧克力、椰子巧克力、香草兰黑巧克力的香气成分与感官品质,并与欧美洲巧克力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巧克力间的主要风味基本相同,但特征性香气成分具有差异,电子感官分析产品风味差异明显,可以进行区分,将GC/MS、电子鼻、电子舌三者结合分析能够有效进行巧克力品质分析,并可作为巧克力加工工艺上的改进依据。
房一明谭乐和初众卢少芳谷风林
关键词:巧克力电子鼻电子舌香气成分
一种菠萝蜜果酱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菠萝蜜果酱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制备菠萝蜜种子泥;b.制备菠萝蜜果肉泥;c.溶糖;d.熬糖:将白糖煮沸溶化后配成75%的浓糖液,过滤去杂,冷却后加入步骤a和b中制备的菠萝蜜种子泥及果肉泥,其中,白...
谭乐和房一明谷风林初众卢少芳
一种可可果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可可果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将可可湿豆加水混匀后用果胶酶进行酶解,酶解后加糖调整糖度为22°,灭菌后加入葡萄酒/果酒高活性型酵母或葡萄酒/果酒专用型酵母在20℃下进行恒温...
房一明谭乐和谷风林初众吴桂苹李恒赖剑雄胡荣锁
文献传递
发酵和焙烤对可可豆多酚、黄酮和风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色差仪、电子鼻分别检测未发酵、发酵和焙烤海南可可豆的总酚含量、总黄酮含量、色度和可可豆风味差异。结果表明:未经焙烤的未发酵豆总酚(464.03 mg/10 g)和总黄酮(126.86 mg/10 g)含量明显高于发酵豆总酚(211.86 mg/10 g)和总黄酮(61.98 mg/10 g)含量。105~145℃焙烤30 min,未发酵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19.5~129.8 mg/10 g和77.8~16.8 mg/10 g;发酵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82.53~86.25 mg/10 g和34.7~7.0 mg/10 g。其中,125℃焙烤20~40 min,未发酵豆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353.74~289.45 mg/10 g和42.86~32.20 mg/10 g;发酵豆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为152.08~123.55 mg/10 g和25.12~21.14 mg/10 g。在105~145℃的温度焙烤下没食子酸含量变化显著。可可豆色度值的范围:L*值集中在40.0~47.0之间,a*值集中在5.0~6.8之间,b*值集中在4.0~8.5之间。未发酵和发酵可可豆之间,以及不同温度焙烤可可豆之间的电子感官风味分析结果差异较大。
易桥宾谷风林那治国房一明徐飞
关键词:焙烤多酚黄酮风味
一种可可果酱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可果酱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出成熟新鲜可可豆;b.制备可可鲜果泥;c.溶糖;d.熬糖:将白糖煮沸溶化后配成75%的浓糖液,过滤去杂,冷却后加入步骤b中制备的可可鲜果泥,其中,白砂糖与加入可可鲜果...
谷风林谭乐和房一明卢少芳初众邬华松吴桂苹
一种糯米香茶风味巧克力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糯米香茶风味巧克力及其制作方法。天然糯米香茶经过严格控制的清洗、摊晾、杀青、冷却、揉捻、干燥等工序制成糯米香茶。将香气较佳的糯米香茶干燥粉碎和研磨,燕麦、花生和苦荞经过烘烤、粉碎和研磨,将其与粉碎的砂糖和糯...
谷风林谭乐和宗迎季万兰卢少芳房一明初众邬华松张翠玲
文献传递
一种可可果酱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可果酱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取出成熟新鲜可可豆;b.制备可可鲜果泥;c.溶糖;d.熬糖:将白糖煮沸溶化后配成75%的浓糖液,过滤去杂,冷却后加入步骤b中制备的可可鲜果泥,其中,白砂糖与加入可可鲜果...
谷风林谭乐和房一明卢少芳初众邬华松吴桂苹
文献传递
香草兰豆荚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香草兰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累积过程,采用了混合溶剂(乙醚/正戊烷=1∶1,v/v)提取结合GC-MS的方法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以DB-5及DB-Wax两种毛细管柱为分离柱分别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以DB-5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时,检测出45种挥发性物质,鲜豆荚、杀青豆荚、发汗豆荚、干燥豆荚及陈化豆荚分别检测出19、17、25、33、37种挥发性成分;以DB-Wax毛细管柱为分离柱时,检测出53种物质,五种豆荚中分别检测出20、21、27、38、46种挥发性成分。两种方法共分离检测出69种物质。挥发性成分主要在干燥及陈化阶段产生并累积,其中含量逐渐增加且在陈化豆荚中含量较高的有乙酸、愈创木酚、香兰醇、十六酸等物质,反式-2-癸烯醛、硬脂酸甲酯、山嵛醇等物质仅出现在发酵前期,己二酸二(2-乙基己)酯、2-乙基己基乙酸酯的含量在发酵过程中逐渐降低。成熟豆荚的香气是由多种前体物的代谢产物混合而形成。
洪英华谷风林蔡莹莹徐飞徐飞
关键词:香草兰发酵挥发性成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