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攻
- 作品数:67 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市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 关于“和谐”的论述被引量:3
- 2004年
- “和谐”是表达某种“关系”的概念,并在理论适用上包罗万象。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和谐”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涵和外延与整个人类社会及生态系统的发展与演进相联系。“和谐”是人们对各种关系的一种认知、判断和评价,因而它是动态的、发展的和变化的。实现和谐是一个过程,如从不和谐到和谐,从原有的和谐上升到新的和谐;同时,认知与判断是否和谐,还受到人们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影响与牵制,因而评价是有条件的和相对的。
- 戚攻
- 关键词:和谐相处和为贵社会存在政治实体执政党
- 统筹城乡与农民土地流转的再思考被引量:7
- 2008年
- 纵观人类历史,一个国家或地区要在工业化处于中级水平统筹城乡发展还尚无先例。虽然中国工业化和结构转型与西方工业化的结构转型具有非同源性——不同的制度资源和政治经济结构,但中国地方政府统筹城乡的"改革试验"却面临着:工业化的自然属性与国家选择、经济社会发展传统的"能动性-结构"向度与改革开放形成的"结构-能动性"向度、市场化大趋势与统筹城乡的行政化机制,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性与突出实践特色的灵活性之间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及实践关系问题。
- 戚攻
- 关键词:统筹城乡农村土地流转
- 科学发展呼唤政府加强公共安全建设
- 2009年
- 一、公共安全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规律在新中国建立初期,传统安全即国家主权、领土安全、政治军事安全是最主要的;在和平、发展、合作的新时期尤其是随着1980年代末冷战时代的终结,非传统安全日益成为各国政府关注的重点。
- 戚攻
- 关键词:政府社会可持续发展非传统安全公共安全国家主权
- 统筹城乡发展的十二个理念问题被引量:1
- 2007年
- 一、对"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种理解提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是党和国家在总结改革开放治同理政经验基础上,全面把握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探索全面、协调和科学发展新路径的重大举措。它的第一要义是"改革一试验",核心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基本任务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基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综合配套、整体推进;最终目标是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径和规律。因此,只有进一步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我们才能站在科学发展的最前沿,肩负中央赋予重庆的新使命。二、"统筹城乡"与"城乡统筹"无论是"统筹城乡"还是"城乡统筹"都已成为当今最流行的话语。然而,对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异和所涉及的基础理论问题,却鲜有人去深究。"统筹"是一个动词词组,本义指做全面的或全局性的谋划;
- 戚攻
-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土地流转试验区
- 论中国社会转型的同源性与非同源性被引量:5
- 2006年
- 中国“社会转型”因社会主义制度结构先于其工业化设置而具有不同于西方先发国家19世纪社会转型的政治、经济结构。这样的社会实存,既对我国市场化社会转型产生着强大的规制并促使其保持“社会主义”的同源性,又意味着中国社会转型与其它国家由工业化使然的社会转型具有非同源性特征。然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转型,是因国家工业化导入市场机制而发生的一种必然回应,因而它又与世界其它国家由工业化使然的社会转型具有某些同源性的特质和特征;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两种或两类同源性现象及过程,本身存在着理论谱系、逻辑传统、方法论和价值观张力等非同源性的基元;于是,规制我国社会转型的基本制度场域的既成性,并不能帮助我们完全有效地规避“工业化+市场机制→社会转型”的潜在风险;而且中国社会转型还将长期处于一种同源性与非同源性博弈的性状之中。
- 戚攻郭勤
- 关键词:社会转型同源性博弈
- 发展理论与马克思主义逻辑传统
- 2004年
- 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到19世纪西方先发国家从前现代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遭遇种种危机的情境形成,促使人类开始重视社会发展问题;并逐渐形成了基于同一生产力技术结构体系———工业社会的两种发展理路和逻辑传统,即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和以古典理论为基础的西方社会发展理论。虽然两种发展理论的逻辑传统存在历史观、价值观的重大区别,但也因共同建构于工业社会这一生产力技术结构体系而具有许多共性的东西。虽然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有选择与扬弃,但共性必须寓于个性之中。
- 戚攻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 政府改革与社会制约被引量:2
- 2004年
- 场域是各种客观位置中的一种关系网络,场域的结构限制着能动者,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而惯习是一种认知结构和精神结构;它既能由社会产生,又能产生社会。当中国社会转型新场域的建构与国家社会政策及目标的重设(惯习)时,既促使政府与市场、国家与社会两种权力边界合理化与重新制度化,又对政府改革、政府行政形成了新的社会制约。
- 戚攻
- 关键词:政府改革
- 关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社会效应
- 2001年
-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连带产生出各种社会效应。社会效应的产生具有必然性,并对战略进程起推动和支持作用;但社会效应的扩散速率、方向和度,也蕴藏着产生负面影响的危机。因此,在西部大开发中,各级政府应当关注社会效应。 1.社会力量聚合效应社会力量聚合效应产生具有必然性,正如东部沿海地区的早期开发一样。但是问题在于:国家力量并不会覆盖整个战略,也不可深达战略进程的各个层面。由于中央“十五”《建议》明确的“战略举措”,使社会力量聚合效应的产生,只能通过市场作用和功能的逐步放大来形成,或者说只能按市场规律促使民间力量、国外力量聚合。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确立新的战略思维。同时,由于“西部大开发”从一定意义上讲。
- 戚攻
-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战略各级政府战略思维社会力量
-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庆实践”的认识
- 2012年
- 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庆实践”的意义,不仅在于重庆是“中国的缩影”,在于“重庆实践”已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更重要的在于重庆按照中央要求开展的一系列“先行先试”对中国未来改革的意义,在于重庆的理论工作者看历史有多深,看未来有多远是一种责任。
- 戚攻
-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析转型期“边缘化”趋势渐成的社会机制被引量:2
- 2004年
- 现代社会是高度分化的社会,市场经济导致社会分化是应有之义。但是,转型期新的场域建构和基于市场的惯习形成,以及转型期社会机制的显功能与潜功能同时存在,使“边缘化”这一特定的社会现象、问题及趋势产生,并随着市场经济体制功能的显化和结构转型而表现出定型化的走向。
- 戚攻
- 关键词:边缘化社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