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成越洋

作品数:17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广电总局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新闻
  • 3篇主持人
  • 3篇媒体
  • 3篇节目
  • 3篇非言语传播
  • 3篇播音
  • 3篇播音主持
  • 3篇播音主持专业
  • 2篇电视
  • 2篇电视台
  • 2篇新闻节目
  • 2篇全媒体
  • 2篇全媒体语境
  • 2篇媒介
  • 2篇媒体语境
  • 2篇就业
  • 2篇就业现状
  • 2篇非言语
  • 1篇担当
  • 1篇电视传播

机构

  • 16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广播学院
  • 1篇西安文理学院

作者

  • 17篇成越洋
  • 1篇赵喜桃
  • 1篇郭裕瑞
  • 1篇刘丹

传媒

  • 4篇中国广播电视...
  • 2篇新闻知识
  • 1篇传媒
  • 1篇甘肃教育
  • 1篇编辑之友
  • 1篇新闻与写作
  • 1篇唐都学刊
  • 1篇青年记者
  • 1篇电视研究
  • 1篇现代传播(中...
  • 1篇东南传播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就业现状谈教学模式的改革被引量:1
2011年
1963年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率先开设了播音主持专业,这里成为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人才的主要培养基地。随着广播频率、电视频道的不断增多,社会对播音主持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大,于是播音主持专业也兴起了招生热。但是随着受众媒介素养的提高,加之播音、主持岗位有限,播音主持专业的毕业生再也不像前几年那样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
成越洋
关键词:播音主持专业就业现状
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符号传播的优势——以“公祭轩辕黄帝大典”和“上巳节成人礼”为例被引量:1
2015年
近年来,社会各界逐渐注重对民俗文化活动的关注和传播,民俗文化活动中包含大量利用不同种类的非语言符号进行的非言语传播,表达了一个民族特有的情感、信仰及道德观和价值观。本文以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和上巳节成人礼大典为例,通过对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和媒介适应性进行对比,分析民俗活动中非语言符号的特征及非言语传播的重要性。加强对民俗文化活动中非言语传播信息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和继承传统文化。
成越洋班佼佼
关键词:非语言符号非言语传播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传播课程体系构建初探被引量:3
2019年
新媒体环境下主持传播实践面临着媒介融合、传播手段融合、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融合、传播主体多元的传播环境变化。为应对传播环境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笔者认为高校相关专业对主持传播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以有效传播为核心的具备言语和非言语沟通力及艺术表现力的传播人才。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新媒体时代主持传播课程体系的初步设想:在学理层面,建立以传播学为主,语言学与艺术学为辅的“一主两辅”课程理论构架;根据理论构架搭建相应课程模块,包括基础主持传播能力课程模块和媒介素养拓展力课程模块。
成越洋
互联网语境下独立表意性副言语现象研究
2022年
媒介技术创建了影响使用者的环境,这体现为对人的感官比率和感知模式的改变。本文从媒介技术论视角分析媒介环境的听觉转向导致口语文化的回归和副言语表意作用的凸显;阐述互联网语境下独立表意性副言语的几种呈现状态,分析了独立表意性副言语在互联网信息传播语境中的主要作用:突出人际化传播的真实性与情感性;锚定场景、留驻网民注意力;以娱乐解压对抗信息过载;指出在互联网的人际互动中,以副言语为外壳的口语文化营造出了一种“再部落”化的弥散的情感互动氛围。
成越洋付伟巍
关键词:互联网
折射情感的三棱镜:对电视传播中副语言功能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09年
在5·12汶川地震期间,央视新闻播音员赵普在新闻播报中.由于难抑内心的激动之情.在播音过程中一度哽咽.一时间成了红遍网络的新闻人物。赵普的哽咽是典型的副语言.它如此引人注目,使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电视传播中副语言的传播功能和传播效果。
成越洋
关键词:电视传播语言功能三棱镜新闻播音员再认情感
媒介技术大变革下的担当、创新与传承——第六届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会议综述被引量:1
2023年
2022年11月2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人民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播音与主持艺术系共同承办的第六届(2022)中国主持传播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在“移动化、社交化、智能化”成为媒体发展趋势的背景下,虚拟偶像、数字人及AI主播等新技术逐渐渗透到传播领域多个方面。
成越洋刘汶萱
关键词:媒介技术移动化视听传播
视觉文化视域下网络语言的视像化研究被引量:8
2022年
当代文化不但体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征,而且是一种普遍视觉化,这就意味着视觉化对非视觉化领域广泛而深层的殖民。语言的视像化即这种殖民的体现。在网络传播环境中,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语言的语义、表达、外形的运用呈现出鲜明的视像化特征,表现为语辞运用偏重形象描述、副言语营造声音场景、文字的图像化呈现等一系列表征。文章分析视觉文化视域下的影像充斥、场景沉浸、视觉接受习惯对语言视像化的必然影响,进一步反思了语言视像化带来的通俗感性、易于激发情感的优势以及意蕴缺失、理性不足的危机。
成越洋
关键词:视觉文化网络语言
全媒体语境下加强主持人非言语传播研究的必要性被引量:1
2013年
随着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的全媒体时代到来。本文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在全媒体语境下,随着传播载体、传播内容和传播渠道的深刻变化,主持人非言语传播信息表现形式更丰富、传播速度更快、更容易引起受众关注,传播效果也更显著。结合目前国内对主持人非言语传播的认知现状,指出全媒体语境下加强主持人非言语传播研究的必要性,并提出相关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期为加强相关的理论研究和提升主持人非言语传播能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成越洋
关键词:全媒体语境主持人非言语传播
“超级老师”多重形象解析
2016年
2014年末,陕西广播电视台联合上海广播电视台重拳打造了全国首档大型教育类真人秀节目《超级老师》,该节目通过老师现场授课、与嘉宾和观众的互动,展现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价值观、思维方式,展现了充满个性的超级老师风采。节目中"超级老师"形象,实际上是建立在大众文化语境下和节目游戏规则下的真实与虚幻交织的多重形象,本文通过对"超级老师"的多重形象特质的阐述,解析"超级老师"多重形象的意义。
成越洋潘聪峰
空间关系学视角下的网络主播体验行为探究
2022年
本文以爱德华·霍尔的空间关系学为理论基点,提出网络主播信息传播的“拟个人距离”与“拟社交距离”,并从交际中的空间距离与人体知觉的关系出发,分析了网络主播在信息传播中加强视觉与听觉感知,弥补嗅觉、触觉与运动知觉的身体体验行为,以及网络主播体验行为应当避免的三个误区。
成越洋刘丹
关键词:感官体验信息传播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