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鹤

作品数:17 被引量:63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血压
  • 7篇高血压
  • 5篇动脉
  • 5篇多态
  • 5篇多态性
  • 4篇血管
  • 4篇基因
  • 4篇高血压患者
  • 4篇安体舒通
  • 3篇动脉弹性
  • 3篇血管紧张
  • 3篇血管紧张素
  • 3篇血压控制
  • 3篇疗效
  • 3篇紧张素
  • 3篇基因多态性
  • 3篇降压
  • 3篇降压疗效
  • 2篇心病
  • 2篇心力衰竭

机构

  • 17篇大连市中心医...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徐鹤
  • 12篇林海龙
  • 9篇邱恒霞
  • 9篇顾宇
  • 6篇惠慧
  • 6篇张静
  • 2篇陈淑敏
  • 2篇田晓红
  • 1篇卞秋武
  • 1篇颜培实
  • 1篇贺业健
  • 1篇赵香莲
  • 1篇唐学杰
  • 1篇潘晓芳
  • 1篇夏振伟
  • 1篇李永旺
  • 1篇于建

传媒

  • 2篇中国卫生产业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心血管病...
  • 1篇中华高血压杂...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华医学会心...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 1篇2013
  • 4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血压控制平稳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体舒通组。对照组继续原降压方案治疗,安体舒通组在原降压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20 mg/d治疗...
邱恒霞林海龙张静徐鹤惠慧顾宇田晓红
文献传递
左西孟旦和米力农与多巴酚丁胺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6
2019年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米力农和多巴酚丁胺三种药物治疗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7月~2017年7月间收治的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每组50 例,并分别给予左西孟旦、米力农与多巴酚丁胺治疗3d。比较治疗前后三组的疗效、心功能指标(LVIDd、LVEF、FS)、血清学指标(NT-proBNP、ET-1、NE)、血流动力学指标(PCWP、PAMP、RAP、SV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西孟旦组的有效率显著高于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P<0.05);三组的LVIDd、LVEF、FS、NT-proBNP、ET-1、NE、PCWP、PAMP、RAP、SVR水平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的LVEF、FS、NT-proBNP、ET-1、NE水平均显著低于左西孟旦组(P<0.05),PCWP、PAMP与SVR水平均显著高于左西孟旦组(P<0.05);三组间的LVIDd、R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西孟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米力农组和多巴酚丁胺组(P<0.05)。结论:左西孟旦治疗急性失代偿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徐鹤林海龙
关键词:左西孟旦米力农多巴酚丁胺
AT1 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无关
目的探讨AT1R基因A/C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55例初诊或已停药1周以上的高血压患者,每日晨服缬沙坦80mg,连续8周,每2周随访1次。观察结束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
徐鹤林海龙张静卞秋武
文献传递
ACE基因I/D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关系研究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I/D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55例高血压患者,停用降压药物一周后每日服缬沙坦80 mg,8周。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患者ACE基因的I/D多态性基因型。依多态性的不同将患者分为DD组和II+ID组。观察二组服药后2、4、6、8周的血压。结果 ID组在服药后2、4周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降压幅度均大于DD组,但4周后无统计学差异。提示ID组在治疗初期有较快的降压幅度,即降压速度大于DD组。结论 ACE基因I/D多态性不影响血缬沙坦的降压效果,但I等位基因携带者起效快于D等位基因携带者。
徐鹤林海龙邱恒霞惠慧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
硝酸甘油对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观察大动脉弹性指数C1与小动脉弹性指数C2在 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硝酸甘油对它们影响。方法 采用CVProfilerDO - 2 0 2 0动脉功能检测仪测定 4 4例 2型糖尿病患者和 5 2名健康人的C1、C2 ,并观察糖尿病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C1和C2的变化。结果 糖尿病患者的C2显著低于健康人 (3 4 8± 1 6 5vs 6 70± 2 6 5 ,P <0 0 5 ) ,C1无明显降低 (14 4± 5 2vs 15 2± 3 8,P >0 0 5 ) ;含服硝酸甘油后糖尿病患者的C2明显升高 (4 97± 2 5 8vs 3 4 8± 1 6 5 ,P <0 0 5 ) ,但C1无明显变化 (15 8± 5 5vs 14 4± 5 2 ,P >0 0 5 )。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小动脉弹性功能 (C2 )显著降低 ,硝酸甘油可有效逆转这一变化。动脉内皮功能障碍可能是
唐学杰林海龙陈淑敏张静顾宇徐鹤卞秋武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弹性功能硝酸甘油脉搏波形分析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G894T多态性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研究
目的动脉顺应性是指动脉容积随压力变化的比值,它主要反映动脉舒张功能的状态,其中包括大动脉顺应性(C)和小动脉顺应性(C)。目前的研究结果显示,小动脉顺应性减低是反映血管早期病变、内皮功能障碍的敏感指标之一。因此,研究引起...
惠慧林海龙张静顾宇徐鹤邱横霞
文献传递
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的影响
2014年
目的探讨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C1、C2值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3—6月大连市中心医院高血压门诊确认的血压控制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体舒通组。对照组继续原降压药物治疗,安体舒通组在原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20 mg/d,观察6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应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CVProfilor DO-2020,USA),利用无创脉搏波分析技术测定出以下数据,大小动脉弹性C1、C2值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压(MEAN)、脉压(PP)、脉率(PR)等值。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压水平未见明显改变。治疗6个月后安体舒通组C2值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C1值无明显改善。对照组在治疗前后C1、C2值无明显变化,安体舒通组在治疗6个月后较基线水平C1值有明显改善(P<0.05),C2值改善更大(P<0.01)。结论安体舒通可有效改善血压控制正常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C1、C2值,尤其是对小动脉弹性C2的改善更大,这一作用独立于血压之外。
邱恒霞林海龙徐鹤顾宇惠慧
安体舒通对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胶原代谢的影响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观察安体舒通对已控制血压的高血压患者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已控制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安体舒通组。对照组继续原降压方案治疗,安体舒通组在原降压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安体舒通20mg/d治疗,观察6月。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应用放免技术测定Ⅰ、Ⅲ型胶原血清代谢性标记Ⅰ型前胶原氨端肽(PⅠNP)、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Ⅰ型胶原C端绞链肽(ⅠCTP)。结果治疗后两组血压皆有下降趋势,但未达统计学差异,各相同观察时点两组间血压比较亦无差异。安体舒通组治疗后的LVMI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安体舒通组与对照组比较LVMI亦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安体舒通组治疗后血清的PCⅢ、PⅠNP的浓度皆明显降低(P<0.01),但ⅠCTP浓度无变化(P>0.05);治疗后安体舒通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的PCⅢ、PⅠNP的浓度皆明显降低(P<0.01),但ⅠCTP浓度无变化(P>0.05)。结论安体舒通可以抑制血压控制平稳的高血压患者的胶原合成,但可能对其胶原的降解影响不大。安体舒通的这一作用与降压无关,可能属非压力相关性获益。
邱恒霞林海龙陈淑敏张静潘晓芳顾宇徐鹤贺业健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安体舒通胶原代谢
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临床观察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68例心血管疾病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实验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评价。结果实验组患者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297、14.050、30.284, 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94%低于对照组的20.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联合阿司匹林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具有显著的应用意义。
徐鹤林海龙颜陪实王晓旭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钙序贯疗法阿司匹林心血管疾病
AT_1R基因A1166C多态性与缬沙坦降压疗效无关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AT1R基因A/C多态性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缬沙坦降压疗效的关系。方法 55例高血压患者,每日晨服缬沙坦80mg,连续8周,每2周随访一次。观察结束后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测定所有患者AT1R基因的A/C多态性基因型。将高血压患者分为AC+CC组和AA组。观察二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的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前AC+CC组和AA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无差别。治疗后二组的血压逐步下降,在2、4、6、8周时收缩压及舒张压水平无差别。结论 AT1R基因A/C多态性与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无关。
徐鹤林海龙张静
关键词:高血压血管紧张素II受体基因多态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