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瑞红

作品数:23 被引量:64H指数:7
供职机构:敦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历史地理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文物
  • 6篇文物保护
  • 6篇颗粒物
  • 5篇遗址
  • 4篇土遗址
  • 4篇壁画
  • 4篇大气颗粒
  • 4篇大气颗粒物
  • 3篇树木根系
  • 3篇探地
  • 3篇探地雷达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群落
  • 2篇群落组成
  • 2篇考古
  • 2篇可吸入颗粒
  • 2篇可吸入颗粒物
  • 2篇克隆文库
  • 2篇古代壁画
  • 2篇PM10

机构

  • 22篇敦煌研究院
  • 7篇兰州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西...
  • 4篇中国科学院
  • 4篇敦煌研究院文...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兰州城市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23篇徐瑞红
  • 18篇武发思
  • 18篇汪万福
  • 14篇贺东鹏
  • 6篇张国彬
  • 4篇赵林毅
  • 3篇邱飞
  • 2篇詹鸿涛
  • 2篇苏伯民
  • 2篇李潮流
  • 1篇向婷
  • 1篇张化冰
  • 1篇王小伟
  • 1篇樊再轩
  • 1篇冯虎元
  • 1篇李雪
  • 1篇马燕天
  • 1篇张鸣
  • 1篇刘左军
  • 1篇张建

传媒

  • 2篇环境科学与技...
  • 2篇文物保护与考...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沙漠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敦煌研究
  • 1篇干旱区地理
  • 1篇兰州交通大学...
  • 1篇第十六次全国...
  • 1篇第十二届全国...

年份

  • 2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敦煌莫高窟大气颗粒物中水溶性离子变化及来源解析被引量:10
2021年
为探明莫高窟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采集了2014年4-12月第16窟及72窟外环境中大气颗粒物PM2.5和PM10~2.5样品,对比分析了样品中水溶性离子变化及影响因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解析了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1)窟区主风向为南风,起沙风频率仅为0.01%,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2)窟外PM2.5和PM10~2.5、窟内PM2.5和PM10~2.5中水溶性离子总浓度分别为6.1±4.0μg·m^(-3)、12.2±9.1μg·m^(-3)、3.7±0.8μg·m^(-3)和7.5±1.6μg·m^(-3),SO_(4)^(2-)、Ca^(2+)、NO3^(-)、Na^(+)及Cl^(-)是主要组成,SO42-、NO3-和Ca2+之和在窟外和窟内PM2.5和PM10~2.5中占总离子比例分别为79.24%,76.81%,80.61%及77.74%,二次离子主要来自固定污染源;(3)PM2.5与PM10~2.5中各离子浓度的比值在窟外、内分别为0.33~0.88、0.25~0.94,9种水溶性离子在不同粒径粒子中富集程度有所差异,3-5月的沙尘、7-9月的降雨、11月农村农作物秸秆燃烧及冬季取暖燃煤等对水溶性离子都有一定影响,窟内PM2.5中游客数量与NH4+和NO^(3-)有一定的相关性(R2=0.27、0.35)、PM10~2.5中游客数量与NH4+有一定的相关性(R2=0.31);(4)沙尘天气下窟外和窟内的PM2.5与PM10-2.5中Cl-、SO_(4)^(2-)、Na^(+)、K+和Ca^(2+)的浓度增加,窟区微环境主要受区域环境气象因素影响,建议极端沙尘天气关闭洞窟;(5)莫高窟大气环境呈碱性;(6)PM2.5和PM10~2.5主要来源于当地秸秆燃烧、二次污染源、土壤沙尘及干涸的大泉河。
杨小菊武发思徐瑞红贺东鹏张国彬康世昌李潮流汪万福
关键词:文物保护水溶性离子大气颗粒物
基于探地雷达的树木根系空间分布及对土遗址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乔灌木根系对岩土类文物古迹的影响是近年来文物保护工作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监测遗址附近植物根系的空间分布、根径等参数是土遗址风化和机械损害机理研究的任务之一。本文运用探地雷达技术研究了北庭故城遗址周边榆树根系的空间分布特征,探讨了榆树根系对城墙遗址的影响。结果表明:北庭故城4个探测点榆树根系信号所体现的根径信息与树龄吻合,探测区域树木根径范围50~400mm,多数在100~250mm。树龄是影响地下根径及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综合考虑树龄、根径比例、大根径走向、树木与遗址位置关系等因素,认为榆树根系对北庭城墙的威胁等级为Ⅲ号探测点(外城南墙中段)>Ⅳ号探测点(外城西墙北段中)>Ⅰ号探测点(外城西墙北段南)>Ⅱ号探测点(外城西北角)。探地雷达技术能够在不损害土遗址本体的前期下,实现对遗址及其周边树木根系的无损监测,在开展植物根系对文物本体安全影响的科学评估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汪万福武发思武发思徐瑞红邱飞
关键词:树木根系土遗址探地雷达文物保护
西安高陵县出土明代木质棺椁的病害微生物分析
考古发掘现场微生物病害长期以来一直是困扰考古工作者与文物保护工作者的难题,对于出土现场病害微生物的快速检测与准确分析成为出土文物防护和病害菌治理的关键.本研究结合光学显微镜检测手段和新型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西安市高陵县院张...
贺东鹏武发思苏伯民徐瑞红汪万福
关键词:木质文物微生物病害环境因子
敦煌莫高窟PM10浓度年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
2022年
为明确敦煌莫高窟窟区环境和旅游旺季应急开放洞窟内微环境可吸入颗粒物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文章采用Metone ES-642移动式粉尘颗粒物监测仪对窟区和第100窟内PM浓度进行实时监测。结果表明,窟区与第100窟内实时PM的浓度范围分别为0~994.0μg/m^(3)、0~997.6μg/m^(3),年平均值分别为24.0μg/m^(3)和24.6μg/m^(3),最高值均出现在夏季(8月)的一次沙尘暴期间,PM浓度日均值范围分别为1.64~547.19μg/m^(3)、4.49~537.86μg/m^(3);窟区和第100窟内PM浓度的年超标率分别为8.77%和9.32%,超标率较高的月份都集中在沙尘暴频发的春、夏两季;ρ/ρ值的年变化表现为监测期2016年6-10月以及次年的5月(即旅游旺季)比值大于1,游客参观活动对窟内颗粒物浓度影响较大;比较预约参观日和应急开放日PM浓度发现,游客数量的突增及扰动是导致窟区和窟内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的主要原因。
徐瑞红杨小菊武发思武发思汪万福
关键词:可吸入颗粒物影响因素文物保护
用于盛放测试抗菌性实验体的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盛放测试抗菌性实验体的装置,包括:滤膜,用于盛接菌种及抑菌剂,滤膜的边缘设有支撑部;滤膜夹,包括顶圈和与顶圈相对设置的底托,顶圈和底托被配置为共同夹紧支撑部,以固定滤膜。通过这种设置方式,在对滤膜取放时...
徐瑞红武发思朱非清贺东鹏杨小菊陈章
敦煌莫高窟大气颗粒物浓度及有机碳特征被引量:4
2020年
为了解沙尘天气及游客扰动对莫高窟洞窟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中有机碳(OC)的影响,使用热光碳分析仪测定了敦煌莫高窟第16窟内及窟外PM2.5、PM10-2.5中OC浓度,分析了不同天气和游客数量对PM2.5、PM10-2.5中OC的影响.结果表明:天气晴好时,莫高窟环境中OC的来源较为复杂,游客参观活动会导致窟内PM10-2.5及OC质量浓度增大.当风沙袭来时,沙尘中的含碳有机物成为OC的主要来源,窟内和窟外环境中OC的质量浓度与晴好天气相比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莫高窟碳质气溶胶主要组分为OC4和OC3,OC4主要富集在沙尘等粗颗粒物中,OC3在各粒径颗粒物中分布较为平均.汽车尾气和道路扬尘是莫高窟大气颗粒物中碳质气溶胶的主要来源.
贺东鹏贺东鹏武发思徐瑞红张国彬汪万福汪万福
关键词:PM2.5有机碳沙尘天气
长沙铜官窑谭家坡遗迹馆内优势病害真菌的分子鉴定被引量:6
2014年
针对长沙铜官窑谭家坡遗迹馆内大肆爆发的微生物病害,为确定造成考古遗迹污染的优势真菌类型,项目组开展了病害真菌的现状调查和快速检测鉴定工作。利用无菌手术刀收集考古遗迹表面典型病害微生物的菌体样品,通过提取样品基因组总DNA、真菌ITS区PCR扩增、构建克隆文库、序列测定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等技术完成了病害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和类群组成特点分析。结果表明,遗迹馆内考古遗迹表面爆发的主要病害菌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白腐菌(Phlebia brevispora)、荷叶离褶伞(Lyophyllum decastes),它们分别隶属于丛赤壳科(Nectriaceae)、伏革菌科(Corticiaceae)、离褶伞科(Lyophyllaceae),均为营腐生真菌,与土壤中木质材料的降解密切相关。考古现场大量的根系残留为病害菌的大肆繁殖提供了重要的营养源,而高的温度和相对湿度是促进病害菌快速生长扩散的主要环境因素。建议人工清除病害菌和根系残留,并对遗迹馆进行适当的环境控制。
武发思苏伯民贺东鹏顾海滨徐瑞红汪万福
关键词:大遗址考古遗迹真菌病害分子技术
不可移动文物摄影用的万向伸缩杆夹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可移动文物摄影用的万向伸缩杆夹,其特征是:色阶卡固定夹持板呈“之”字型,是由一块完整的长方形可塑板材压折成三个平面,两平面平行,与两平面中的一平面垂直;固定夹持板与宽口夹相连接,宽口夹与旋转支架相螺接...
贺东鹏武发思汪万福赵林毅徐瑞红
文献传递
沙尘暴期间莫高窟大气颗粒物变化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
2021年
为有效预防突发沙尘暴天气下大气颗粒物对世界文化遗产地敦煌莫高窟壁画及彩塑的污染,文章选取了第138窟内、72窟前及九层楼顶3处监测点,探讨了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72窟前平均风速为1.57 m/s,小于起沙风速,九层楼顶平均风速为10.66 m/s,大于起沙风速,占比为98.50%,主风向为东北偏东,占比为39.85%。九层楼顶颗粒物质量浓度比其他监测点更快达到最大值。第138窟内、72窟前PM_(2.5)日均质量浓度为(43.82±15.51)、(59.85±29.78)μg/m^(3),超标倍数为0.25、0.71,九层楼顶PM_(2.5)超出仪器上限。第138窟内、72窟前、九层楼顶PM10日均质量浓度为(58.60±21.36)、(74.43±36.52)、(3 725.41±203.41)μg/m^(3),超标倍数为0.17、0.49、73.51;TSP日均质量浓度为(80.15±29.02)、(102.33±48.22)、(5 593.68±707.98)μg/m^(3),超标倍数为0、0、45.61。各监测点输送颗粒物的主要风向为ENE、NE、E和N、NNE。颗粒物质量浓度与气温、气压呈负相关,与风速呈正相关,除72窟前PM_(2.5)外,其他颗粒物质量浓度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
杨小菊徐瑞红武发思王小伟詹鸿涛王彦峰汪万福张国彬
关键词:大气颗粒物风沙危害影响因素
侧柏叶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的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的侧柏叶乙醇提取物对羟基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其还原能力。结果表明:随着侧柏叶乙醇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加,还原能力、清除羟基自由基和超氧自由基能力都随着增强,所有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活性均高于超氧自由基。此外在高实验质量浓度下,50%乙醇提取物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最强,还原能力和清除超氧自由基的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50%乙醇提取物、95%乙醇提取物、70%乙醇提取物。
李雪张建徐瑞红张鸣高天鹏
关键词:侧柏叶乙醇提取物抗氧化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