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晓宇
- 作品数:8 被引量:6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测量正常眼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光相干断层扫描(Cirrus HD-OCT)测量正常眼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方法 54名正常者10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6名52只眼,女性28名56只眼.年龄19-75岁,平均年龄(46.2±16.5)岁.两名检查者采用Cirrus HD-OCT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程序对受检者双眼黄斑区扫描3次;再由一名检查者以黄斑容积200×200扫描程序对受检者右眼黄斑区扫描3次.测量受检眼平均、最小、颞上方、上方、鼻上方、鼻下方、下方及颞下方GCIPL厚度.计算同一检查者内和不同检查者间、同一扫描程序内与不同扫描程序间的类内相关系数(ICC)值,分析测量的一致性.随机选取10名受检者,由一名检查者采用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程序对其左眼黄斑区连续扫描10次,计算其GCIPL厚度值变异系数(CV),评估其重复性与测量精度.结果 两名检查者以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程序测得受检者双眼黄斑区GCIPL厚度的ICC值分别为0.959-0.995、0.955-0.997;两名检查者之间相应的ICC值为0.944-0.993.同一检查内及不同检查者之间,其ICC值均>0.800;ICC值最高者为平均GCIPL厚度,ICC值最低者为最小GCIPL厚度.一名检查者分别以黄斑容积512×128、200×200扫描程序测得受检者右眼黄斑区GCIPL厚度的ICC值分别为0.984-0.996、0.927-0.997;两种扫描程序之间相应的ICC值为0.966-0.994.同一扫描程序及不同扫描程序之间,其ICC值均>0.800.一名检查者以黄斑容积512×128扫描程序测得10只受试眼黄斑区GCIPL厚度值的CV为(0.70±0.31)%-(1.35±0.86)%.结论 Cirrus HD-OCT测量正常眼黄斑区GCIPL厚度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好.
- 徐晓宇肖辉米兰钟毅敏杨莎莎黄洁蕾刘杏
- 正常人视乳头中央筛板厚度的活体测量
- 2015年
- 【目的】获得正常人中央筛板厚度的活体测量结果并分析性别、眼别、年龄对其的影响。【方法】收集正常人85例85眼进行常规眼部检查及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SDOCT)检查,采用增强型深度成像(EDI)模式对视乳头中央进行水平和垂直线性扫描,选取图像清晰者保存。获取正常人中央筛板厚度(LCT)的活体数据;比较不同性别、眼别间筛板厚度的差异;比较不同年龄段筛板厚度的差异;相关分析法分析屈光度、眼压及年龄与筛板厚度的相关性。【结果】总体正常人平均年龄(50±18)岁,平均筛板厚度(232±41)μm。正常人中男性45例45眼,女性40例40眼,不同性别间筛板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71);右眼40眼,左眼45眼,不同眼别间筛板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36);按年龄将患者分为3组:20-39、40-59、60岁及以上;3组的平均筛板厚度分别为(211±24)、(220±30)、(256±46)μm,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1);年龄与筛板厚度正相关(r=0.46,P〈0.001)。眼压及屈光度对筛板厚度无显著影响(r=0.06-0.10,P=0.35-0.45)。【结论】正常人不同性别、眼别间筛板厚度没有显著差异。年龄对筛板厚度有一定影响,年龄越大筛板越厚,在疾病分析时应注意年龄对筛板的影响。
- 肖辉刘杏徐晓宇钟毅敏
- 关键词:筛板光学相干摄影术
- 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疗效分析被引量:38
- 2016年
- 目的 观察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对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1月至2015年4月确诊的晶状体悬韧带异常继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7例(40只眼),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悬韧带情况及中央前房深度(ACD),房角镜判断前房角关闭范围。根据悬韧带松弛程度及断裂范围将患者分为A组(轻度)、B组(中度)、c组(重度),分别采取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10L植入术(9只眼)、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张力环(CTR)及IOL植入术(24只眼)、显微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及IOL悬吊术(7只眼)。平均随访时间(11.2±7.1)(8~41)个月。比较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10P)、中央前房深度(ACD)、用药种类及房角关闭范围的差异。结果A、B、c组术前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10gMAR)分别为1.36±0.74、1.08±0.62和0.86±0.44,术后提高至0.31±0.29、0.26±0.31和0.36±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平均眼压分别为(42.9±14.4)、(40.7±11.7)和(40.7±13.7)mmHg,术后降低至(12.1±1.6)、(14.6±5.1)和(14.8±3.0)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术前为3.0(1,4)、2.5(1,4)和2.0(1,4)种,术后除1眼用药眼压不能控制外,余均未使用降眼压药物:术前平均ACD分别为(1.34±0.28)、(1.42±0.42)和(1.14±0.80)mm.术后加深至(4.14±0.45)、(3.71±0.42)和(3.32±0.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房角关闭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术前分别为6(0,12)、12(0,12)和8(6,12)个钟点,术后减少至0(0,9.5)、5(0,12�
- 成磊刘杏钟毅敏徐晓宇任丽蓉王忠浩郝琳琳
- 关键词:悬韧带晶状体不全脱位超声乳化
- 老年性黄斑变性双眼病变类型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分析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双侧眼底病变类型的构成及有关影响因素。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回顾性分析2012-2014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141例AMD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病人分为3组:双眼玻璃膜疣组(A组)、1只眼玻璃膜疣另1眼渗出型AMD组(B组)及双眼渗出型AMD组(C组);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高血压病史以及超重患者的构成比情况。结果141例AMD患者中双眼患病者124例占87.9%,单眼患者17例占12.1%。双眼病变类型一致者72例占51.1%,其中双眼玻璃膜疣、渗出型AMD和地图状萎缩分别为42例(29.8%)、22例(15.6%)和8例(5.7%);双眼病变类型不一致者52例占36.8%,其中1只眼玻璃膜疣,另1只眼渗出型AMD者46例(32.6%),地图状萎缩者3例(2.1%);1只眼地图状萎缩,另1只眼渗出型AMD者3例(2.1%)。A、B、C三组的年龄和吸烟患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B组与C组的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和0.044)。A组与C组吸烟患者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结论AMD双眼病变一致者约占50%,最常见的眼底病变类型是1眼玻璃膜疣,另1眼渗出型AMD。年龄大,有吸烟史的单眼渗出型AMD患者,更需密切随访对侧眼。
- 杨莎莎肖辉米兰徐晓宇刘杏
-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表型对称性
- 高度近视患者GRM6基因变异分析
- 研究背景:
高度近视(High Myopia,HM)是指屈光度等于或高于-6.0D的屈光不正,一般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起病,进展迅速,并发症多,是常见的难治性致盲性眼病之一。高度近视包括两类,即综合征性与非综合征性高...
- 徐晓宇
- 关键词:高度近视基因变异屈光度聚合酶链反应
- 文献传递
- 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玻璃膜疣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特征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 观察萎缩型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玻璃膜疣患者的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图像特征.方法 临床确诊为黄斑区玻璃膜疣的萎缩型AMD患者54例84只眼及老年性白内障患者56例56只眼(对照组)纳入研究.84只萎缩型AMD患眼中,玻璃膜疣累及黄斑中心小凹500 μm内42只眼(D1组),玻璃膜疣距离黄斑中心小凹500~3000 μm 42只眼(D2组).采用SD-OCT检查获取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6 mm×6 mm区域的视网膜断层图像,测量黄斑中心小凹视网膜厚度(FRT);观察患眼玻璃膜疣的大小、形状、内部反射性密度、内部反射性是否均一以及玻璃膜疣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情况.结果 D1组、D2组及对照组FRT分别为(160.90±38.47)、(194.21±26.11)、(222.42±19.29) μm,3组间FR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08,P=0.00).SD-OCT于84只眼中检出1124个玻璃膜疣,平均每只眼检出玻璃膜疣10.84个.1124个玻璃膜疣中,小玻璃膜疣34个,占3.0%;中等大小玻璃膜疣140个,占12.5%;大玻璃膜疣950个,占84.5%.形状为圆顶形635个,占56.6%;尖形160个,占14.2%;锯齿形229个,占20.4%;扁平形99个,占8.8%.内部反射性密度为弱反射性192个,占17.1%;中等反射性646个,占57.5%;强反射性286个,占25.4%.内部反射性表现为反射均质737个,占65.6%;反射非均质无核356个,占31.7%;反射非均质有核31个,占2.8%.伴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损害388个,占34.5%;不伴RPE损害736个,占65.5%.伴光感受器内外节连接(IS/OS)损害279个,占24.8%;不伴IS/OS损害845个,占75.2%.84只眼中,最常见的玻璃膜疣类型为圆顶形、内部反射性密度为中等反射、内部反射性为反射均质,不伴RPE或IS/OS损害的玻璃膜疣,共68只眼,占81.0%.结论 萎缩型AMD玻璃膜疣患者的FRT变薄,玻璃膜疣类型最常见的为圆顶形、内部反射性密度为中等反射、内部反射性为反射均质,不伴RPE或IS/OS损害的玻璃�
- 杨莎莎钟毅敏肖辉徐晓宇郭歆星米兰刘杏
- 关键词:黄斑变性诊断显像
- 多灶性卵黄样视网膜病变BEST1基因筛查及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 观察多灶性卵黄样视网膜病变(MVR)患者临床特征和BEST1基因筛查结果。 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5个无血缘关系家系的9例MVR患者的18只眼和10名家系中正常成员纳入研究。详细收集患者病史、家族史;患者以及家系正常成员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屈光度、裂隙灯显微镜、90 D前置镜、前房角镜、眼底彩色照相、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OCT)、眼底自身荧光(AF)、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以及眼轴长度(AL)测量。行眼电图(EOG)检查12只眼;视野检查13只眼。采集患者及其家系正常成员外周静脉血,提取全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BEST1基因外显子及其侧翼,Sanger测序检测突变。 结果 5个家系中,3例先证者具有家族史,其中1个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测序结果发现BEST1基因突变位点4个。其中,3个错义突变(c.140G>T,p.R47L;c.232A>T,p.I78F;c.698C>T,p.P233L);1个缺失突变(c.910_912del,p.D304del)。p.R47L和p.I78F为新发现突变位点。患眼BCVA手动~1.0。平均眼压(30.39±11.86)mm Hg(1 mmHg=0.133 kPa);平均屈光度(?0.33±1.68)D。闭角型青光眼(ACG)12只眼,房角关闭(AC)4只眼。EOG光峰/暗谷值<1.55。平均中央前房深度(2.17±0.29)mm。视野呈旁中心暗点至弥漫性缺损改变。平均AL(21.87±0.63) mm。眼底视网膜后极部呈多灶性卵黄样病变。伴ACG者视盘苍白,杯盘比扩大。频域OCT检查显示视网膜水肿,神经上皮层广泛浅脱离,视网膜下强反射沉积物。AF呈强荧光。黄斑区局灶性脉络膜凹陷1只眼。10名家系正常成员基因检测及临床检查均未见异常。 结论 MVR患者携带BEST1基因杂合突变;新发现突变位点p.R47L和p.I78F。眼底呈多灶性卵黄样病变;EOG异常;多数患者伴有AC和(或)ACG。
- 骆静怡肖辉徐晓宇方蕾魏伟钟毅敏刘杏
- 关键词:基因
- 频域OCT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厚度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SD-OCT测量黄斑区节细胞-内丛状层(GCIPL)厚度有可能较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黄斑区节细胞复合体(GCC)更早地发现青光眼性结构损害。GCIPL在东方人群中鼻上方最厚、下方最薄。年龄及眼轴是影响GCIPL的重要因素。目前GCIPL厚度与RNFL厚度具有相似的临床诊断效能。其与视野、RNFL厚度、视盘参数相互整合,是提高青光眼早期检出率的关键。
- 刘杏徐晓宇
- 关键词:青光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