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冬艳

作品数:24 被引量:147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6篇康复
  • 9篇卒中
  • 8篇脑卒中
  • 8篇康复治疗
  • 5篇卒中患者
  • 5篇脑卒中患者
  • 5篇关节
  • 4篇动功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日常生活活动...
  • 3篇上肢
  • 3篇上肢运动
  • 3篇生活活动能力
  • 3篇帕金森
  • 3篇帕金森病
  • 3篇膝关节
  • 3篇教育
  • 3篇康复训练
  • 3篇病患
  • 3篇常规康复治疗

机构

  • 24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上海体育学院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作者

  • 24篇徐冬艳
  • 14篇吴毅
  • 12篇朱玉连
  • 4篇刘罡
  • 4篇贾杰
  • 3篇郭丽萍
  • 3篇蒋雨平
  • 3篇胡永善
  • 3篇沈周
  • 3篇刘珏
  • 2篇沈莉
  • 2篇田闪
  • 2篇吴军发
  • 1篇李明芬
  • 1篇何志杰
  • 1篇朱秉
  • 1篇解二康
  • 1篇倪夏珺
  • 1篇谢臻
  • 1篇吴志远

传媒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2篇老年医学与保...
  • 2篇家庭医药(就...
  • 2篇家庭用药
  • 2篇康复学报
  • 1篇中国体育教练...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上肢智能力反馈康复机器人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徐冬艳田茹锦刘珏刘罡朱玉连
A型肉毒毒素结合深层肌肉刺激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结合深层肌肉刺激(DMS)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30例和B组30例,A组接受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加常规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为每日1次,每次1 h,每周5次,持续训练8周。B组在A组基础上加DMS治疗,选择性刺激患侧下肢痉挛肌肉,刺激部位分别为小腿三头肌、股四头肌,刺激频率以患者耐受为准,每日1次,每次10min,每周5次,连续8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进行Barthel指数(BI),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分和Gaitwatch步态参数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A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肌群MAS,FMA-L,BI和Gaitwatch步态参数中的双支撑相、双髋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B组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患侧下肢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肌群MAS,FMA-L,BI和Gaitwatch步态参数中的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双支撑相、双髋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双髋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各参数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8周后与治疗4周比较,BI、FMA-L、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MAS、Gaitwatch步态参数中除双膝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前各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股四头肌MAS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BI,FMA-L,小腿三头肌MAS,Gaitwatch步态参数中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双支撑相和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型肉毒毒素局部注射结合深层肌肉刺�
刘加鹏王卫宁吴军发李放刘罡田闪徐冬艳吴毅朱玉连
关键词:脑卒中A型肉毒毒素
多关节联动功能性电刺激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2024年
目的探讨多关节联动功能性电刺激(FE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35例。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为16例、19例。对照组中1例因提前出院而脱落;试验组中4例因多种原因中止或脱落,最终2组均纳入1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和常规步行训练,其中常规康复治疗包括牵伸训练、肌力训练、关节活动训练、运动控制训练和体位转移训练等,4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常规步行训练包括骨盆控制训练、膝关节稳定性训练、平衡训练和上下楼梯训练等,2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试验组在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接受多关节联动FES治疗,20 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4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2周和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LE)评价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采用吉步恩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价患者步速、步幅、双支撑相(步态周期中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双膝最大屈伸角度平均值);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1)FMA-LE、MB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2、4周后FMA-LE、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2组治疗4周后FMA-LE、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试验组治疗2、4周后FMA-LE评分和治疗4周后MBI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步态参数: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2、4周后步速、步幅和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均明显升高,双支撑相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2周后比较,试验组治疗4周后步速、步幅和双膝平均屈伸角度均明显升
刘加鹏王卫宁徐冬艳王念宏吴毅
关键词:脑卒中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步行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5
2020年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干预,探究其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脑卒中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为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进行每天总计1h 45min的常规治疗,之外需在护工或家属陪同下完成力所能及的活动或步行2h;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外再接受2h的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训练,包括起坐训练、步行训练、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训练,两组治疗频率均为每周5天,共8周。在第0、4、8周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并比对组间组内的差异性。结果:经过8周干预,两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计时-起立行走测试得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是试验组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得分在第0周时无显著性差异,经过8周干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改良强制性运动疗法对于提升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步行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有一定促进作用。
王卫宁朱玉连梁思捷杜亮刘珏田茹锦朱秉徐冬艳刘加鹏田闪吴毅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进展
目的:针对目前膝关节损伤后存在多种不同的运动康复治疗方法,本文将回顾近十年来国内外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康复技术研究成果,从临床疗效方面进行总结和叙述,寻找各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区分相互之间的不同点,从而获得较佳的治疗方法,以提...
徐冬艳
关键词:膝关节康复
文献传递
不同频率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老年综合性卒中单元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不同频率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综合性卒中单元偏瘫老年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综合卒中单元偏瘫老年患者随机分成3组,即100 Hz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组设定为A组,50 Hz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组设定为B组,无电刺激组设定为C组.所有老年患者均接受规范化康复治疗,分别在人组时、治疗10次后,评价他们的肌力水平(徒手肌力评定即MMT)、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即MBI)和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简化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定即FMA),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治疗后的MMT、MBI、FMA值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后A、B组MMT值有高于C组的趋势.治疗后A、B、C组MBI值无明显差异.3组治疗后的FMA值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100 Hz和50 Hz的信号式功能性电刺激对卒中单元偏瘫老年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有显著疗效,不同频率电刺激组之间无明显差异,但疗效优于无电刺激组.
徐冬艳何志杰贾杰吴毅
关键词:老年卒中单元上肢运动功能
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6
2021年
目的:研究下肢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FES)控制下的踏车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30例脑卒中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FES治疗组15例和常规治疗组15例,常规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和康复训练,康复训练为每日1次,每次60min,每周5次,持续训练8周。FES治疗组接受40min常规康复治疗,增加下肢多通道FES训练,选择性刺激患侧下肢肌肉,电极片分别置于竖脊肌、臀大肌、股四头肌、腘绳肌、胫前肌、腓肠肌,刺激强度以患者耐受为限,每日1次,每次20min,共计60min,每周5次,连续治疗8周。治疗前、中、后用改良Barthel指数、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下肢部分(FMA-L)评分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对2组受试者进行测试。结果:治疗4周后,改良Barthel指数、患侧下肢FMA-L和Gaitwatch步态参数中的步态周期、步速和支撑相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变化(P<0.05)。两组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治疗4周与治疗前,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5);治疗8周与治疗4周比较,改良Barthel指数、FMA-L、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双支撑相、双髋屈曲和伸展最大角度平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组间、同时间点比较:治疗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4周,改良Barthel指数、FMA-L、双膝屈曲最大角度平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改良Barthel指数、FMA-L、步幅、步速、行走步数和双支撑相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下肢多通道功能性电刺激控制下的踏车训练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步行功能。
刘加鹏王卫宁梁思捷徐冬艳吴军发朱玉连
关键词:脑卒中
运动损伤术后康复治疗的原则与方法被引量:3
2011年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损伤越来越普遍。运动员的运动损伤通常包括肌肉等软组织的拉伤、撕裂伤,肌腱或韧带的断裂,骨折等。常见的有肩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的骨折及周围软组织的损伤。
吴毅徐冬艳
关键词:康复治疗竞技体育软组织肩关节腕关节
拿什么恢复你,我的脑功能
2014年
脑外伤是一种常见的创伤,是指头颅部,特别是脑部受到外来暴力打击所造成的脑部损伤,多发生于青壮年,其常见原因是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意外等。
徐冬艳吴毅
关键词:脑功能脑部损伤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脑外伤青壮年
疾病健康教育与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7
2009年
目的:评价疾病健康教育与功能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健康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设计比较40例原发性PD患者在健康教育与功能康复训练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分析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8周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PD患者PDQ-39等的变化。结果: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进展顺利,评价良好。8周后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明显(P<0.001),患者及家属心理状态亦明显改善。结论:疾病健康教育与功能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这种良性干预不仅是对PD患者除药物治疗以外的一项重要辅助治疗措施,也是慢性疾病管理和"长期医(护)老关怀"的一种有效模式。
郭丽萍王坚丁正同邬建军倪夏珺朱玉连吴毅徐冬艳沈周胡永善蒋雨平
关键词:帕金森病健康教育功能康复训练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