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丹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温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5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4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原核表达
  • 3篇绦虫
  • 3篇细粒棘球绦虫
  • 3篇棘球绦虫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鉴定
  • 2篇用药
  • 2篇视功能
  • 2篇双眼
  • 2篇双眼视
  • 2篇外斜
  • 2篇外斜视
  • 2篇斜视
  • 2篇结核
  • 2篇结核分枝杆菌
  • 2篇基因
  • 2篇间歇性外斜
  • 2篇间歇性外斜视
  • 2篇弓形虫
  • 2篇合理用药

机构

  • 9篇温州医科大学
  • 8篇吉林农业大学
  • 3篇军事医学科学...
  • 3篇吉林省畜牧兽...
  • 1篇襄阳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康和医药...

作者

  • 15篇徐丹
  • 3篇张莹光
  • 3篇魏峰
  • 3篇曹利利
  • 3篇刘全
  • 2篇姜潮
  • 2篇王巍
  • 2篇李校堃
  • 2篇许越
  • 1篇刘敏
  • 1篇姜俭
  • 1篇杨美英
  • 1篇商立民
  • 1篇宋鑫帅
  • 1篇杨桂连
  • 1篇徐菁菁
  • 1篇王晓艳
  • 1篇张杨
  • 1篇艾君
  • 1篇陈昱

传媒

  • 2篇中医药管理杂...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华眼科杂志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0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海省玉树地区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分型与Eg95基因重组蜥蜴利什曼原虫的构建
囊型包虫病(CE)是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引起的一种世界分布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传染病之一。青...
徐丹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基因分型
文献传递
细粒棘球绦虫G1型Eg95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鉴定被引量:2
2013年
根据GenBank发表的细粒棘球绦虫G1型Eg95序列合成Eg95抗原基因(HM345604.1),设计并合成一对引物,采用PCR技术扩增Eg95抗原基因,亚克隆到pET-28a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BL21(DE3)中表达重组蛋白。经IPTG诱导,SDS-PAGE分析,Eg95抗原蛋白可以在大肠埃希菌中高效表达,表达重组蛋白的分子质量约为16.5ku。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该蛋白可与阳性血清发生特异反应,具有很好的反应原性。
徐丹曹利利魏峰曹利利魏峰杨美英张莹光
关键词:细粒棘球绦虫EG95原核表达BLOT分析
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黄斑区视网膜和脉络膜形态的动态变化及其对视功能的影响研究
背景与目的: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无明确诱因的视网膜神经上皮层的全层缺失,严重影响视力。目前认为主要是玻璃体皮质收缩导致的水平切向牵拉造成。玻切联合内界膜剥离术使黄斑裂孔手术的成功率逐渐提高,但临床上发现虽然术后裂孔成功闭合,...
徐丹
关键词:特发性黄斑裂孔视网膜脉络膜视功能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MPB64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蛋白MPB64,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MPB64连接到pFastBac载体,获得pFastBac-MPB64质粒转化DH10 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片段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MPB64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f 9细胞收获P1代病毒,重复转染Sf 9细胞三次获得高滴度的P4代病毒,收集细胞上清通过Q Sepharose FF和Ni亲和层析柱两步层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MPB64。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抗体滴度,ELISA检测MPB64蛋白刺激脾脏细胞产生IFN-γ的浓度,MTT法检测目的蛋白对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MPB64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为35 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抗体,提高小鼠脾脏细胞培养基中IFN-γ的含量,目的蛋白在0.2~100μg/ml之间对脾脏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结论:成功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中表达了具有免疫原性的MPB64蛋白,为生产结核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徐丹姜潮陈昱艾君王晓艳李校堃
关键词:MPB64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结核分枝杆菌
卓越管理理念在医院合理用药管控中的应用与实践
2022年
目的:探讨卓越管理理念在医院合理用药管控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21年3月于医院泌尿外科住院的8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卓越管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次均药品费用和抗菌药物合理率、医嘱合格率、辅助用药金额情况。结果:观察组次均药品费用低于对照组,医嘱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辅助用药金额低于对照组,抗菌药物合理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卓越管理理念应用于医院合理用药管控中可促进药物合理应用,控制不合理用药的增长,推动医院药物管理向科学化方向发展。
吕瑛刘玉坤徐丹
关键词:药物管理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基于弓形虫529-bp重复序列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被引量:7
2013年
根据GenBank已发表的弓形虫529-bp重复序列(AF146527)设计巢式PCR引物,建立巢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扩增出427bp的片段,敏感性试验表明该方法可以检测出0.1pg的弓形虫基因组DNA,敏感性是常规PCR的100倍。巢式PCR方法对蜥蜴利什曼原虫、隐孢子虫、细粒棘球绦虫基因组扩增无条带,特异性强。样品检测符合率达100%。巢式PCR方法的建立为弓形虫病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持。
张莹光曹利利徐丹宋鑫帅魏峰许越王巍杨桂连刘全
关键词:巢式PCR弓形虫
CFP10-ESAT-6-MPB64在杆状病毒系统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原性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在杆状病毒昆虫细胞表达系统 ( 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中表达结核分枝杆菌蛋白 CFP10-ESAT-6-MPB64,并鉴定其免疫原性。方法:目的基因CFP10-ESAT-6-MPB64连接到pFastBac转移载体并转化DH10Bac感受态,通过Tn7转座片段将目的基因转座到Bacmid中,得到Bacmid-CFP10-ESAT-6-MPB64穿梭载体,脂质体包被后转染Spodoptera frugiperda(Sf9)细胞收获病毒,病毒转染细胞后收集上清通过Co亲和层析纯化得到目的蛋白。纯化的蛋白免疫Balb/c小鼠并检测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滴度及PPD抗体,ELISA检测CFP10-ESAT-6-MPB64蛋白刺激脾脏细胞产生IFN-γ的浓度,MTT法检测目的蛋白对免疫后小鼠脾脏细胞的增殖作用。结果:CFP10-ESAT-6-MPB64在昆虫细胞中成功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达90%以上,蛋白产量为42mg/L,纯化蛋白能有效刺激Balb/c小鼠产生抗体,提高小鼠脾脏细胞培养基中IFN-γ的含量,目的蛋白在1-50g/ml之间对脾脏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
徐丹刘敏孔菊李校堃姜潮
关键词:SF9细胞结核分枝杆菌
我院泌尿外科中成药临床应用调查与使用管理建议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调查医院泌尿外科中成药临床应用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并提出管理建议。方法:抽取2018—2020年医院泌尿外科220例使用中成药治疗的患者,统计中成药应用情况,包括中成药名称、用法用量、用药疗程、所属类型,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泌尿外科最常使用的中成药有清热解毒类、活血化瘀类、润肠通便类、疏肝理气剂等类型;医院泌尿外科最常使用的前10种中成药分别是热淋清颗粒、云南白药、苁蓉通便口服液、生血宝合剂、大黄碳酸氢钠片、肾衰宁胶囊、升血小板胶囊、连花清瘟颗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麝香保心丸;中成药不合理用药率为5.91%,其中不符合辨证施治原则最常见,发生率为3.18%;其次是联合用药不当、超适应证用药、超疗程使用,发生率分别为1.36%、0.91%、0.45%。结论:医院泌尿外科中成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加强用药管理。
吕瑛徐丹王曦
关键词:中成药泌尿外科合理用药用药管理
调节、辐辏参数在迟发性近视中的作用及与双眼视平衡关系的研究
目的;观察没屈光度组眼动参数所存在的差异,分析调节和辐辏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基础机制,初步对双眼视平衡和近阅读视疲劳、近视的关系进行临床分析并运用Sheard's法则和Percival's对双眼水平位的平衡进行评估....
徐丹
关键词:辐辏双眼视
文献传递
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在不同注视条件下双眼调节反应差异的相关研究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 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注视眼和偏斜眼的调节反应特点及其保持双眼融像时的调节反应变化.方法 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基本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24例以及健康志愿者24名,年龄10~ 27岁,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其中病例组男性11例,女性13例;对照组男性7名,女性17名.采用开放视野式自动验光仪分别测量受试者在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视近(40 cm)和远距(5 m)视标时右眼和左眼的调节反应,测量过程中患者配戴视远全矫框架眼镜.采用配对t检验或配对资料的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双眼注视和单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患者注视眼及偏斜眼的调节反应及对照组右眼和左眼的调节反应,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两样本比较的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调节反应、调节不对称性和调节负荷量变化值.结果 视近(40 cm)时,在双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注视眼的调节反应为(-1.915±0.301)D,偏斜眼调节反应为-1.649(-2.020,-0.304)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14,P<0.001);单眼注视条件下,病例组注视眼的调节反应为(-1.653±0.271)D,偏斜眼调节反应为-1.565(-2.031,-0.667)D,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71,P=0.003);双眼注视时病例组患者两眼之间调节反应不对称性值为0.389(0.102,1.458)D与对照组0.155(0.009,0.573)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5,P<0.001),而在单眼注视条件下两组患者的两眼调节反应不对称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908,P=0.056).病例组患者的注视眼的调节负荷量变化值为-0.228(-0.796,0.382)D大于对照组右眼相应的变化值-0.086(-0.606,0.62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79,P=0.023).视远(5 m)时,病例组患者在双眼注视及单眼注视条件下注视眼与偏斜眼之间的调节反应差异无统�
沈品呈张杨刘昱姜俭徐菁菁林惠玲徐丹
关键词:外斜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