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战果
- 作品数:20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 一二之辩与方以智三教合一思想被引量:3
- 2009年
- 晚明三教合一达到顶峰,方以智亦预其流。他利用一和二的辩证关系表达了一个圆融的体系,三教皆含摄于其下。方以智认为,"二非定二,二本是一;一不住一,一即是二",一二之间圆融无碍。儒家的"一以贯之",佛家的"三谛",道家的"无知知"及"无为而无不为",都是这个体系的具体表现,从这个意义上三家是相通的。
- 唐艳秋彭战果
- 关键词:方以智三教合一圆融思维
- 《易余》与方以智的易学观被引量:2
- 2011年
- 《易余》是方以智的易学代表作之一,著于方氏中年"流遁百越"的患难之际。此书包含两大主旨:第一,以"余"概念为中心继承、发展了方氏家传易学的思想精髓,特别是解决了其中有无、虚实之间贯通何以可能的问题;第二,以"三冒五衍尽三教百家",提出了以易学作为方法,会通儒、释、道三家的主张。这部著作在方氏易学史以及方以智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
- 彭战果
- 由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系看马一浮的儒学修养体系被引量:1
- 2006年
- 宋明儒者自张载后,一直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讨论。马一浮先生作为20世纪著名的儒学大师,自不能绕过这个问题。他自觉到了闻见与德性因地上的分别,并通过见性尽性,达到了果地上的融通。在见性与尽性上,针对两种人分别了两种方法,于两种方法中又分析了见性与尽性的关系:全证中的统一与分证中的统一。于儒家心性学的现代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 彭战果
- 关键词:德性之知见性尽性
- 从《易传》“神”对“阴阳”的超越看其德性领域开启的必然性被引量:3
- 2008年
- 本文从《周易》的占筮功能出发,认为阴阳观念表达了一个限定性含义,从而使阴阳所范围的一切对象具有了非自在的性质,而这之中的例外就是"神"。"神"在《易传》中既是一个客观的自在之物,同时又具有主体意义。从作为客观的自在之物的"神"转化为主体意义下的"神",必须通过道德践履;而道德践履所以可能,正在于"神"的保障。这样一个双向过程正是《易传》本体论和工夫论合一的德性领域的开启过程。
- 彭战果
- 关键词:易传阴阳自在
- 方以智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 <正>"三教"指儒、释、道三家,"三教会通"是指对三家某种一致性的认同。它可以指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亦可指一种会通三家的思想主张。明末中国哲学各种学派发展已臻成熟,儒释道三家思想内在体系趋于定型,内在自身的发展被外在关系的...
- 彭战果
- 文献传递
- 方以智本体论思想研究
- 2010年
- 方以智是明末清初一个极具特色的哲学家。他试图对万物进行一个根源性的说明,从而建立一套本体论体系。他的出发点是"万物皆在",即"有";回到"有"的根源,则为"无"。本体之"无"和现象之"有"虽历历分别,但又相即相融。对于这种关系,方以智利用一二(多)之辩来进行说明,确立了"一即二"、"二即一"的一二贯通为一的逻辑体系。一和二的这种贯通在方以智看来是不同于一、二本身的,他提出了"三"这个概念对此进行自觉的表达。同时,方以智认为,本体的本质规定和主体思维的展开又是一致的,即达到了认知和本体的统一。
- 彭战果
- 邵雍“观物”说的“因物转心”论
- 2024年
- 邵雍的“观物”说有如实认识事物的一面,又有心性修养的一面。如实认识事物体现为以“能观之心”观“所观之物”,从而获得“物中之理”。这一过程既包含对“能观之心”静定能力进行训练的环节,又包含在此基础上依靠具体的观物之法“窥开物理”的环节。“观物”的心性修养功夫体现为以“所观之理”返照“能观之心”,因物理而转人心。这一过程既有因“观物”之乐而解“情累”之缠的一面,又有依物理“照破人情”的一面。“观物”说不遵从“以事训物”的传统,不将“物”视为与心相关的“事”,赋予“物”独立的意义;而是从“物”出发,以之为心性修养的根据,展现出“因物转心”白的特征。这一理路上承《周易》“观象”说,又与“格物”说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 彭战果李昕桐
- 关键词:以物观物
- 就《左传》看春秋时期礼的解体与转型被引量:5
- 2009年
- 《左传》作为我国春秋时期一部历史性著作,在一定程度上保存了我国古代丰富的礼文化资料,显示出当时礼文化所达到的卓越水平。随着春秋时期宗法关系的变化、政治秩序的衰朽,中国社会逐步步入"礼崩乐坏"的时代。文章以《左传》提供的材料为依据,分析了春秋时人们强调礼仪之分的背景,它是宗法社会深层次矛盾的必然结果,是周礼背后"亲亲"、"尊尊"精神消除后而丧失其政治功能的反映。礼仪之分所反映出的另一个问题是人们对礼的生存合理性的反思:政治生活中的秩序规定以某种本有的秩序为本,将自然的存在赋予价值根源的意义,天人关系式的思维模式被采用。
- 彭战果
- 关键词:亲亲
- 从性与天道的张力看先秦儒家的有限性思想
- 2015年
- 所谓有限性,主要指人对自身界限的一种自觉。西周"天命靡常"的观念,已经包含了有限性的思想;孔子继承了西周天命观的内涵,揭示了人的生存有限性,并指出了人自身塑造自身的庄严意义;思孟学派对心性与天道的关系进行了重点探讨,阐发了二者之间所蕴含的张力,充分彰显了先秦儒家的有限性之维。
- 彭战果
- 关键词:有限性天道
- 方以智儒、佛、道三教会通思想研究
-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方以智三教会通思想,我们将其类型界定为“三教为一”。所谓“三教为一”,指不预设三教思想本质上有别,三者在根源处一致。对于“三教为一”这一命题,我们主要讨论两个问题:一、三教共同的根源是什么?二、三教何以能...
- 彭战果
- 关键词:本体论方以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