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顺镇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厦门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转移瘤
  • 2篇脑转移
  • 2篇脑转移瘤
  • 2篇MRI
  • 2篇成像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囊性
  • 1篇植入
  • 1篇上腹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增强
  • 1篇中上腹
  • 1篇肿瘤
  • 1篇疗法
  • 1篇淋巴
  • 1篇淋巴管
  • 1篇淋巴管瘤
  • 1篇敏感性
  • 1篇囊性
  • 1篇囊性淋巴管瘤

机构

  • 4篇厦门市第二医...

作者

  • 4篇张顺镇
  • 3篇郭岗
  • 2篇郑晔
  • 2篇胡宁
  • 1篇戴暄咭
  • 1篇柯明耀
  • 1篇朱柳红
  • 1篇杨永贵
  • 1篇成启华
  • 1篇许晓金
  • 1篇陈建生
  • 1篇戴暄佶
  • 1篇李萍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信息(医...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1篇2007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MRI常规增强与延迟增强诊断脑转移瘤敏感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对比常规增强扫描和延迟增强扫描在诊断脑转移瘤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对45例拟诊为脑转移瘤的患者行MR常规扫描后采用横断位T1WI常规及延迟增强扫描,分别统计两组扫描各自显示的病灶位置和个数、微小转移灶个数及两组扫描转移瘤的病灶与正常组织信号强度比。结果 45例患者中35例发现脑转移瘤,共计119个病灶,常规增强扫描显示微小病灶50个,延迟增强扫描显示微小病灶66个,常规增强扫描组病灶信号强度比为0.4289±0.2567,延迟增强扫描组病灶信号强度比为0.5749±0.3301,两组扫描转移瘤的信号强度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增强扫描较常规增强扫描对发现脑转移瘤更敏感,更能提高微小转移瘤的检出率。
张顺镇许晓金杨永贵朱柳红郭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图像增强
MRI在脑转移瘤诊断的临床应用现状被引量:1
2010年
MRI是颅脑转移瘤最佳的检查手段,增强扫描能发现更多转移灶,T1WI常规增强,磁化传递对比(MTC)增强及液体反转恢复(FLAIR)增强等不同的扫描系列具有各自的优势,联合应用不同增强扫描系列可提高脑转移瘤的检出率;扩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波普(MRS)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等MR功能成像技术对鉴别颅内单发转移瘤有明显优势,联合应用多种MR功能成像技术可提高脑转移瘤诊断准确率。笔者就目前MRI在脑转移瘤的应用现状简要介绍。
张顺镇郭岗
关键词:脑转移瘤MRI功能成像
胰腺囊性淋巴管瘤一例被引量:3
2007年
患者 男,20岁。6d前出现恶心、腹泻、腹涨、腹痛,坐姿加重,平卧可缓解。体检:左中上腹可触及一约10cm×10cm×12cm肿块。
胡宁李萍张顺镇郑晔戴暄佶陈建生
关键词:囊性淋巴管瘤胰腺中上腹
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评价CT导引下植入125I粒子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的短期疗效。材料和方法:54例肺部恶性肿瘤,男38例,女16例。年龄33~80岁,中位年龄62.3岁。中心型肺癌17例(17个病灶)、周围型肺癌23例(23个病灶)和肺转移瘤14例(24个病灶)。64个病灶均采用放射性粒子治疗计划系统(TPS)根据肿瘤的大小计算粒子布源,行CT导引下经皮植入125I粒子。术后1~12个月行CT复查。根据国际标准判定疗效。结果:植入125I术后1~2个月全部54例64个病灶中,有效率90.6%。6个月49例58个病灶中,有效率91.4%。12个月15例21个病灶中,有效率85.7%。术中及术后出现气胸9例,经保守观察或常规治疗痊愈;术后复查发现粒子移位3例,无不良反应。结论:CT导引下125I粒子植入近距离放射治疗肺部恶性肿瘤疗效较好。
胡宁柯明耀郭岗张顺镇成启华郑晔戴暄咭
关键词:肺肿瘤近距离放射疗法CT导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