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闽峰 作品数:123 被引量:342 H指数:10 供职机构: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南京军区医药卫生科研基金 南京军区卫生专业人才培养“122工程” 福建省漳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更多>>
妊娠期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1例 2014年 乳腺原发性鳞状细胞癌是乳腺癌中一种少见的类型,发生于妊娠期者更为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患者,女,31岁,因发现左侧乳腺肿块2个月于2013-10-10入院.肿块约“鹌鹑蛋”大小,无疼痛,表面皮肤无红肿、破溃、流脓,无乳头溢液及乳房外伤史.末次月经2013-06-13.查体:左侧乳腺上象限触及一肿块,大小2 cm ×1.5 cm ×1.5 cm,质中偏硬,界限尚清楚,活动度尚可,轻压痛;下腹部生理性膨隆;B超:宫内早孕.入院后于局麻下行左乳腺肿块切除术,肿块送病理检查.标本大体所见:灰黄、灰白色组织一块,大小3.5 cm×2.5 cm×2 cm,切面可见一结节,大小2.5 cm ×1.5 cm×1.5 cm,边界尚清,未见明显包膜,切面灰白色,实性,质中. 杨立民 魁国菊 孟加榕 张闽峰关键词:妊娠期 乳腺癌 鳞状细胞癌 一种快速提取恶性胸水中肿瘤细胞DNA的方法 被引量:4 2013年 病理标本石蜡和新鲜组织肿瘤细胞的DNA提取方法有好多种。胸水离心肿瘤细胞提取DNA方法报道比较少见,笔者用一种快速提取胸水肿瘤细胞的DNA方法,进行基因测序和EGFR基因突变检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郭以河 孟加榕 张闽峰 徐乐 林明珠关键词:恶性胸水 DNA测序 靶向治疗 Barrett食管及其腺癌 被引量:1 1995年 报道12例Barrett食管及其腺癌,其中8例癌完全位于食管内,4例大部位于食管,部分累及胃贲门。7例癌周食管粘膜见有良性柱状上皮(BE),其中作了大量取材的5例有特殊型、交界型和胃底型上皮各75.9%、21.8%和2.3%。3种类型上皮未显带状分布,而是在交界型上皮的基础上发生斑片状肠化,分别有5例和3例见有残余的鳞状上皮岛和食管腺。4例癌旁BE区见6处不典型增生,其中4处发生在特殊型上皮中。2例见到不典型增生向主癌的过渡性改变。并对Barrett食管及其腺癌的病理特点和诊断问题作了探讨。 刘会发 何家坤 况春景 张闽峰 林福地 陈开宏关键词:BARRETT食管 病理学 癌发生 食管肿瘤 腺癌 666例肝穿活体组织检查病理分析 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分析肝穿活检肝组织病理及临床检查结果 ,了解其中各种肝病的构成比 ,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减少漏诊及误诊。方法 采用 1秒钟快速肝穿刺活检术 ,肝组织行HE、Masson染色 ;对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的符合率进行比较。结果 经病理证实ASC及病毒性肝炎占 96.5 %,脂肪肝占 1.9%,其它肝病占 1.9%。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 71.9%。病毒性肝炎合并脂肪肝共 48例 ,病理检查前经B超证实仅有 7例。结论 ASC及病毒性肝炎仍居住院患者之首 ;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毒者 ,病毒性肝炎轻中重度、重型肝炎、肝硬化之间临床与病理学检查诊断一致性还存在差异。病毒性肝炎是否合并脂肪肝须行肝组织病理才能明确。非病毒性肝炎及其它肝病行病理学检查有助于减少误诊。提示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相结合 。 饶日春 郑瑞丹 张闽峰 黄俊达 杨铮 赵海东 徐成润关键词:肝组织 活体组织检查 病理 肝炎 针吸细胞块免疫细胞化学和荧光原位杂交对转移性肺癌诊断意义 被引量:2 2010年 张闽峰 郭以河 孟加榕 禹乐用Syn标记肝星状细胞观察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组织160例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肝星状细胞(HSC)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肝穿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1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10例正常肝组织标本进行突触素(Syn)标记,观察肝星状细胞表达情况。结果正常人肝组织中无HSC表达;160例CHB中,轻度(G1-2,S1-2)104例,HSC表达占20.1%(21/104);中~重度(G3-4,S3-4)56例,HSC表达占67.8%(38/56);中、重度HSC表达较轻度显著增强(P〈0.01)。结论CHB肝组织中HSC过度表达可以反映肝组织损伤程度,这与肝脏炎症活动及纤维化有关。 张闽峰 郭以河 孟加榕 林明珠 戴太监 王汉生关键词:乙型肝炎 肝星状细胞 组织学 免疫组化 快速石蜡切片在免疫组化染色中的应用 2008年 林明珠 张闽峰 郭以河 戴太监关键词:快速石蜡 免疫组化 染色 快速祛除组织中黑色素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6 2011年 一些黑色素细胞增生性病变与恶性黑色素瘤的鉴别极为困难,有的到目前还没有定论[1]。黑色素瘤的细胞形态组织结构极其多样,在一些标本中黑色素沉积过多,掩盖了细胞的形态和组织学结构,而且给免疫组织化学的标记造成影响,给疾病的诊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 郭以河 张闽峰 孟家榕 禹乐 戴太监关键词:黑色素 染色 肿瘤坏死因子-α与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6 2000年 慢性乙型肝炎病理机制十分复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其发病中的作用愈来愈受到重视。我们对3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进行了检测,并同步观察了肝组织炎症活动指数,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饶日春 郑瑞丹 张闽峰 林福地 徐忠玉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肝组织 病理类型 慢性重型 肝炎患者 炎症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变化 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观察干扰素 - α1b(IFN- 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前后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s ICAM- 1)水平变化。方法 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行肝穿活检术 ,治疗前和治疗 6个月后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 ,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 1的水平 ,观察干扰素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干扰素疗效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度的关系。结果 IFN-α1b治疗后呈完全应答者4 5 .6 %、部分应答者 2 6 .1%、无应答者 2 8.3% ;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为 G3者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为 72 .2 %、G4者为75 .0 % ;完全应答者与部分应答者 ,治疗前后血清 s ICAM- 1水平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结论 IFN- α1b可调控肝细胞表达 ICAM- 1,动态监测血清中 s ICAM- 1水平的变化 ,对评判干扰素抗乙肝病毒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郑瑞丹 张闽峰 饶日春 杨铮 黄俊达 徐成润关键词:血清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干扰素治疗 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治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