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绍东

作品数:80 被引量:127H指数:6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专利
  • 1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1篇天文地球
  • 4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3篇重力波
  • 16篇重力波波包
  • 15篇雷达
  • 11篇流层
  • 9篇平流层
  • 8篇上空
  • 7篇中层大气
  • 7篇探空
  • 7篇回波
  • 7篇激光
  • 6篇数值模拟
  • 6篇探空仪
  • 6篇无线电探空
  • 6篇无线电探空仪
  • 6篇高层大气
  • 6篇值模拟
  • 5篇增温
  • 5篇中高层大气
  • 5篇雷达观测
  • 5篇SABER

机构

  • 74篇武汉大学
  • 10篇中国科学院
  • 5篇教育部
  • 3篇中国极地研究...
  • 2篇贵州师范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国防科学技术...
  • 1篇湖北经济学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华中光电技术...
  • 1篇中国电子科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气象局
  • 1篇中国科学院国...
  • 1篇中国科学院微...

作者

  • 80篇张绍东
  • 51篇易帆
  • 32篇黄春明
  • 20篇黄开明
  • 17篇龚韵
  • 9篇岳显昌
  • 8篇何裕金
  • 8篇余长明
  • 8篇张云鹏
  • 5篇熊东辉
  • 5篇王敬芳
  • 4篇周军
  • 3篇甘泉
  • 2篇李松
  • 2篇张健
  • 2篇李俊
  • 2篇马兰梦
  • 2篇操文祥
  • 2篇张叶晖
  • 2篇帅晶

传媒

  • 22篇空间科学学报
  • 13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科学通报
  • 2篇中国科学:地...
  • 1篇科技导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球与行星物...
  • 1篇第九届全国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3
  • 8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 5篇2003
  • 2篇2002
8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京上空电离层8小时潮汐波对2018年SSW的响应研究被引量:2
2022年
本文利用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站和北京怀柔站的电离层TEC数据以及由全球导航卫星服务系统(IGS)提供的全球电离层地图(GIM)数据,研究了2018年2月极区平流层爆发性增温(SSW)期间北京上空电离层8小时潮汐波的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SSW发生后电离层8小时潮汐波振幅有较长时间的明显增强,且增强分量主要为8小时迁移潮汐波.同时,SSW发生后北京站上空电离层增强的8小时潮汐波也呈现出周期约为6.5天的振荡.通过分析同一时期北京站流星雷达观测到的风场数据,我们发现SSW爆发后低层大气中也存在着异常增强的6.5天波.这表明电离层中调制8小时潮汐波的6.5天振荡很可能与SSW期间低层大气所激发的6.5天波有关.
张雯敏马铮龚韵张绍东张绍东
关键词:电离层TEC平流层爆发性增温
重力波包在中层大气温度波导中传播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2007年
给出了重力波在中层大气温度波导中的反对称形式导制传播的线性理论模型,并采用二维非线性的数值模型对重力波波包在中层大气温度波导中的传播和演变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模拟的结果表明,下层大气激发的重力波能量进入波导区域后被俘获形成导制传播.重力波在波导内不停地来回反射,垂直方向的自由传播受到限制,能量在波导内沿着水平方向传输,模拟得到的波参数与理论值相近.重力波包在温度波导中传播时伴随着能量泄漏,且能量泄漏的速率随时间变缓,最终总有部分能量被限制在波导区域.重力波在水平方向上传播几百公里后,依然维持着良好的波结构,同时数值模拟也给出了重力波在波导区域内能量密度的时空分布.
李俊张绍东易帆
关键词:重力波中层大气数值模拟
中层大气中重力波饱和机制的数值分析被引量:6
2001年
通过对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在中层大气中的非线性传播过程进行数值模拟 ,讨论中层大气中重力波的饱和机制 .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的扰动振幅在接近波包的本征水平相速度之前随高度单调增长 ,而当波振幅接近本征水平相速度时 ,在对流不稳定区域出现等位温面的翻转 ,同时波振幅的增长达到饱和 (波振幅随高度不发生变化 ) .小尺度对流在等位温面的翻转和波饱和发生后产生 ,随后波包开始破碎 ,这些非线性过程的最终结果产生湍流 .表明导致重力波饱和的关键因素是等位温面的翻转而不是诸如波破碎、湍流、波
张绍东易帆王敬芳熊东辉
关键词:重力波数值模拟中层大气
中国中部低层大气行星波无线电探空仪的观测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分析武汉、宜昌和恩施气象局无线电探空仪2001—2003年的观测数据,研究了中国中部地区对流层和低平流层中行星波的特性。通过Lomb-Scargle(L-S)的周期图方法发现了周期为准16天和周期为准10天的谱分量占据着主导地位。观察发现,较大振幅的行星波振荡主要集中在5—15km之间。准16天行星波沿纬圈向西传播,对应的纬圈波数大约为2,水平波长约为17324.8km,传播相速度约为-12.5m·s^(-1)(东向为正),通过计算准16天行星波在10 km以下相位随高度的改变可以得到其垂直波长大约为25—30 km,而在对波层顶附近其相位几乎没有发生改变,呈现出静态波特性。准10天行星波沿纬圈向东传播,对应的纬圈波数大约为4,水平波长约为8627.3 km,传播相速度约为10.0 m·s^(-1),垂直波长约为22—40 km。
鲁娴张绍东
关键词:无线电探空仪
空间物理学最新进展与展望被引量:4
2021年
空间物理学是人类进入空间时代后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国内外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本文简要介绍空间物理领域近年来取得的重要进展、重要成果、国内外发展趋势,以及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
王赤窦贤康龚建村傅绥燕张绍东张晓敏曹晋滨杨惠根吴健王劲松夏利东邓晓华肖伏良方涵先
关键词:空间物理
一种测风雷达探测中流星回波信号的反演方法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测风雷达探测中流星回波信号的反演方法。本发明根据输入的初始半径和双极性扩散系数得到流星余迹中随时间和半径变化的电子密度函数;根据电子密度函数,计算以流星飞行轴线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内所有电子微团的电子密度;...
张绍东关宇廷龚韵马铮黄春明黄开明樊燚李潜
文献传递
重力波非共振激发的数值研究
2007年
应用二阶算子分裂格式,采用全非线性模式,对可压大气中重力波波包非共振激发进行数值模拟和分析.研究表明:两个向上传播的重力波波包,通过非共振相互作用,也能激发出一个向下传播的重力波波包.生成波的能量几乎正比于主波的能量,也随次波的能量增大而增大.能量传递方向主要表现为从高频的主波向次波和生成波转移,这与共振相互作用不完全相同.非共振作用的特征时间由主次波的初始位置和波长频率决定,与主次波的初始振幅无关.生成波的波矢量并不严格满足弱非线性相互作用理论预言的波矢量匹配条件,而且生成波的波长和频率在传播的过程中会随时间发生变化,这表明了弱非线性相互作用理论的局限性.
黄开明张绍东易帆
关键词:重力波波包非共振相互作用
重力波在中层大气温度波导中的传播模式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本文给出了重力波在中层大气温度波导中的导制传播模型,并在此模型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重力波部分导制传播下的对称模式与非对称模式,导出了不同模式下相应的特征函数和色散方程,进一步用离散的方法对两类色散方程进行了求解;同时还利用二维全隐欧拉格式(FICE)对重力波在温度波导中的传播进行了模拟,模拟的结果也成功地展现了对称与非对称两种传播模式.研究表明,下边界的扰动能量在向上传播进入波导区域后被俘获,形成导制传播.不同周期的初始扰动,在波导内均会形成对称与非对称形式两种模式的导制传播,由于两者的行进速度不一致,最终会引起两种不同模式的分离.数值模拟中重力波的水平行进速度与线性模型预测值非常接近.波导中不同模式下重力波的水平波长与初始扰动的水平波长非常一致,然而波导区域内重力波的频率与初始扰动的频率无关,频率不同的初始扰动会激发出相同频率的重力波对称与非对称导制传播模式.这表明在确定的温度波导中,水平波数才是决定重力波传播特性的决定因素.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初始扰动的水平波数-频率分布越接近完全导制传播的色散关系时,温度波导中更易于生成以该种模式部分导制传播的重力波.
李俊张绍东
关键词:重力波中层大气数值模拟
2003—2011年平流层顶抬升事件的SABER/TIMED观测被引量:2
2014年
利用2003-2011年的SABER/TIME)温度数据观测发现,在2006年、2009年和2010年北半球高纬(70°N)的冬季(1-3月)发生了"平流层顶抬升".在这3次事件中,1月末-2月初的-50 km和-80 km高度处分别出现了温度的极大值-260 K和-230 K,即平流层顶的高度突然由原来的50 km左右上升至80 km左右,这就是平流层顶抬升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抬升的平流层顶的高度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到原有位置,与此同时其温度由-230 K上升至-260 K.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在极区的每年冬天都发生平流层突然增温事件,但是只在伴随着极涡分裂的平流层突然增温事件后出现平流层顶抬升.此外,在发生平流层顶抬升事件的冬季里,高纬的重力波活动在1月末-2月初的-80 km高度处突然增强,对应着平流层顶的抬升时间和高度;在2月份之后,重力波活动在75 km以下逐渐增强、在75 km以上逐渐减弱,同时抬升的平流层顶也不断下降.通过重力波活动与平流层顶抬升事件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重力波活动可能对平流层顶的抬升有重要影响.
帅晶黄春明张绍东易帆黄开明甘泉龚韵
关键词:重力波SABER
确定大气中间顶层和低热层区域重力波曳力的方法及装置
本公开提供一种确定大气中间顶层和低热层区域重力波曳力的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与大气目标区域关联的计算参数;其中,计算参数包括大气目标区域中预设高度区间的大气平均密度、高度矩阵、与高度矩阵对应的大气密度矩阵、重力...
张绍东关宇廷龚韵马铮黄春明黄开明罗嘉辉李青苒陈崚楠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