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练平

作品数:17 被引量:68H指数:3
供职机构: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回国留学人员科研经费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下颌
  • 3篇腮腺
  • 3篇神经损伤
  • 3篇肿瘤
  • 3篇颌骨
  • 3篇下颌骨
  • 3篇疗效
  • 3篇面神经
  • 3篇面神经损伤
  • 2篇单侧
  • 2篇单侧唇裂
  • 2篇动脉
  • 2篇动脉体瘤
  • 2篇腮腺切除
  • 2篇腮腺切除术
  • 2篇术后
  • 2篇术式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缺损

机构

  • 14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上海市第一人...
  • 2篇上海市松江区...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7篇张练平
  • 5篇孙峥
  • 2篇韩剑星
  • 2篇李慧兰
  • 2篇贾国栋
  • 2篇李旗
  • 2篇左莉
  • 2篇钱磊
  • 1篇任吉芳
  • 1篇郝平
  • 1篇杨久承
  • 1篇刘瑛年
  • 1篇马宇锋
  • 1篇朱争鸣
  • 1篇刘贵锁
  • 1篇李彦生
  • 1篇孙坚
  • 1篇张栓香
  • 1篇杜芙芸
  • 1篇赵静

传媒

  • 6篇临床医药实践
  • 3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中国地方病学...
  • 1篇实用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医学美容...
  • 1篇中国口腔颌面...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1篇2004
  • 3篇2001
  • 1篇1998
  • 1篇1996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断被引量:2
2007年
目的:进一步认识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提高其早期确诊率。方法:对1998年8月-2006年2月收住的9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影像资料、诊断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有肿块型、炎症型、坏死型等类型,除口腔颌面部病损外,还可累及肝、脾、腹膜后及全身的淋巴结,CT检查缺乏特征性变化。全部病例最终均需经病检确诊,腹部B超及胸部正位片对临床分期有重要意义。结论: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且不典型,极易被误诊,对可疑病例应尽早行病检确诊。
张练平李慧兰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口腔颌面部
腮腺肿瘤术后面神经功能损伤的电生理研究
2014年
目的比较腮腺肿瘤术后不同年龄组、不同神经分支面神经功能变化的差异。方法选择术前无面瘫、术中瘤体与面神经无粘连、且无误伤面神经的腮腺肿瘤患者纳入研究组,按年龄<50岁、50岁-<60岁、≥60岁分为三组,每组7例。全部病例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术后2周行健、患侧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0G)检测,计算患侧波幅损失百分比、潜伏时延长百分比,对不同年龄组、不同神经分支的波幅损失百分比、潜伏时延长百分比进行分析比较,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行多重比较。结果不同年龄组之间波幅损失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50岁年龄组波幅损失百分比明显低于其他两组;不同神经分支之间波幅损失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之间、不同神经分支之间潜伏时延长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腮腺手术中,年龄是影响面神经功能的因素之一,青壮年患者神经功能损失程度低于老年患者;不同神经分支功能损失程度尚无差别。
钱磊张练平贾国栋左莉李旗
关键词:腮腺切除术面神经损伤肌电描记术面神经分支
延伸旋转推进法修复单侧唇裂的应用与改进
1996年
鉴于Ⅱ°及Ⅲ°唇裂应用常规术式效果不够满意。本文介绍了延伸旋转推进改良法在修复先天性单侧唇裂,尤其是Ⅱ°及Ⅲ°唇裂中的应用及改进,并进行了讨论。临床实践证明,作者改进的方法增加了两个三角瓣,并采用大尖端的“B”瓣和不反转的“C”瓣,治疗效果较好。
刘瑛年张练平郝平
关键词:单侧唇裂术式
鳃裂癌误诊为颈部淋巴结核3例分析
2001年
张练平
关键词:鳃裂癌误诊颈部淋巴结核
山西省高氟区6~18岁人群着色型氟斑牙分布特点调查被引量:5
1998年
对山西省忻州地区水氟为3.2~3.5mg/L的高氟区,常住人口中6~18岁在校学生进行氟斑牙调查。结果显示:(1)6~18岁人群着色氟斑牙数及患病率随着年龄和恒牙萌出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轻、中、重三度着色中,重度着色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2)各色氟斑牙中,淡黄色(1号)着色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减,深黄色、棕色、褐色着色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此外着色氟斑牙受累牙位也有一定规律,表现为上前牙>下前牙。
任吉芳张练平赵静
关键词:氟斑牙患病率
70例唇裂修复术体会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 :为唇裂修复术提供临床经验和教训。方法 :对 1996年 10月~ 1998年 12月间就诊我院的唇裂患者 70例 ,按不同唇裂类型采取不同术式进行修复 ,并于术后 2 a评价手术效果。结果 :70例中 ,6 7例获得满意疗效 ,3例疗效不满意。结论 :唇裂修复术应根据唇裂类型、畸型程度设计术式 。
张练平邢小玲
关键词:单侧唇裂双侧唇裂唇裂修复术术式
面中部骨折单独坚强内固定与联合颌间牵引对咬合关系重建的疗效观察
2010年
目的:探索面中部骨折咬合功能重建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2000年7月—2007年7月间收治的伴咬合关系错乱的面中部骨折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独坚强内固定组(A组)、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弹力牵引组(B组),术后1个月复查咬合关系,分别统计两组咬合关系恢复满意、不满意例数,比较两种治疗方法对面中部骨折咬合功能重建效果。结果:入组189例,失访9例,咬合关系恢复满意度A组为85.42%,B组为97.8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种治疗方法对咬合关系重建的效果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坚强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对咬合功能重建明显好于单独坚强内固定。
孙峥张练平朱争鸣
关键词:面中部骨折咬合关系坚强内固定颌间牵引
成年人下颌骨髁突骨折不同类型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
2011年
目的:对成年人下颌骨髁突骨折不同类型进行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比较。方法:对4年来髁突骨折267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全部病例治疗前均为咬合错乱,开口受限Ⅱ~Ⅲ度,且正侧位轴向髁突移位,但≤30°,或髁突向下移位,但≤5 mm。按骨折类型分3类:囊内骨折;髁颈骨折;髁颈下骨折。每类分2型:单侧骨折和双侧骨折。同类型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闭合性治疗组和开放性治疗组。结果:开放性治疗后的双侧囊内骨折、单双侧髁颈骨折、双侧髁颈下骨折咬合功能疗效评估满意度高于闭合性治疗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下颌骨髁突骨折伴有髁突移位者,开放性治疗有利于咬合功能的恢复,尤其是伴有双侧骨折者效果显著。
孙峥张练平韩剑星
关键词:髁突骨折骨折类型
应用CAD/CAM技术进行个体化下颌骨重建被引量:47
2004年
目的:探讨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技术(CAD/CAM)应用于下颌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个体化修复重建。方法:选择面部畸形明显的单侧下颌骨成釉细胞瘤4例,术前行下颌骨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成像,用CAD/CAM数控技术和镜像技术,制成与患者骨组织完全相同的个体化实体模型,根据模型预弯制重建钛板。手术切除病灶下颌骨,切取髂骨节段,植于重建板的舌侧,固定重建板于正常下颌骨端。结果:CT三维重建影像与实体模型测量数据接近;预弯制钛重建板与下颌骨匹配;手术恢复了下颌骨的连续性和功能,面部外形对称,X线片显示重建的下颌骨高度和厚度适中。结论:CAD/CAM技术为术前设计提供了个体化实体模型,提高了手术的精确性,节省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杨连平李彦生张练平马宇锋葛儒林杨久承孙坚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设计下颌骨缺损
面神经下颌缘支暴露长度与其功能损失程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暴露长度与其功能损失程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年龄30-55岁、术前无面瘫的14例腮腺肿瘤患者行保留面神经的腮腺切除术,术中测量所暴露下颌缘支的长度,术后2周对患侧和健侧下颌缘支行神经电图(electroneurography,EN0G)检测,计算患侧EN0G波幅损失百分比及潜伏时延长百分比,对下颌缘支暴露长度、EN0G波幅损失百分比、潜伏时延长百分比三个变量行正态性检验,三变量总体均服从正态分布,分别绘制下颌缘支暴露长度与EN0G波幅损失百分比、潜伏时延长百分比双变量间的散点图,并分别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下颌缘支暴露长度与EN0G波幅损失百分比之间的散点图有线性趋势(r=0.497,P=0.071)。下颌缘支暴露长度与EN0G潜伏时延长百分比之间的散点图无线性趋势(r=0.083,P=0.779)。结论腮腺切除术中,面神经的暴露长度与其功能损失程度之间尚不能认为有相关性,面神经的暴露长度可能通过其他因素影响面神经功能,不是影响面神经功能的主要因素或直接因素。
贾国栋张练平钱磊左莉李旗
关键词:面神经损伤腮腺切除术肌电描记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