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瑞平

作品数:11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理学

主题

  • 11篇配合物
  • 8篇发光
  • 5篇稀土
  • 5篇稀土配合物
  • 4篇羧酸
  • 3篇羧酸配合物
  • 3篇
  • 3篇
  • 2篇荧光
  • 2篇甲酸
  • 2篇固相
  • 2篇固相合成
  • 2篇光致
  • 2篇光致发光
  • 2篇发光性
  • 2篇发光性能
  • 1篇低热固相合成
  • 1篇对甲基
  • 1篇形貌分析
  • 1篇性能研究

机构

  • 11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11篇张瑞平
  • 10篇李文先
  • 5篇郭磊
  • 4篇陈丽娟
  • 3篇王宏胜
  • 3篇其其格
  • 3篇石晓燕
  • 2篇夏海廷
  • 2篇夏海庭
  • 1篇耿刚强
  • 1篇孙雪莲
  • 1篇秦彩花
  • 1篇赵永亮
  • 1篇孙晓军

传媒

  • 6篇稀土
  • 2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发光学报
  • 1篇中国化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5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铽与两种不同结构羧酸配合物的低温固相合成及发光性质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以两种不同结构的羧酸苯乙酸和苯基羟基乙酸与氯化铽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两种羧酸铽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Tb(L1)3.H2O,Tb(L2)3.4H2O(L1=C6H5CH COO-,L2=C6H5CH(OH)COO-)。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1H NMR及配体的磷光光谱和铽配合物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根据磷光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值。比较两个配合物的荧光发射主峰5D4→7F5强度:苯基羟基乙酸铽为苯乙酸铽的5倍。由此可见在配体亚甲基上引入拉电子基团羟基,将会扩大共轭体系π电子的离域范围,提高能量传递效率,提高稀土离子的发光强度。
李文先张瑞平郭磊夏海庭陈丽娟
关键词:发光
苯基乙酰甲基亚砜与重稀土高氯酸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铽(Ⅲ)配合物光致发光被引量:9
2005年
合成了六种重稀土高氯酸盐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L)的配合物RE(C lO4).L5.2H2O(RE=T b,D y,E r,Tm,Y b,Y),该系列配合物可溶于水,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团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三个高氯酸根离子有两个在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另一个在外界不参与配位。测定了配体的磷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热重等表征。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测定结果表明:铽(Ⅲ)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属于M→M发光[1]。
王宏胜李文先陈丽娟其其格张瑞平
关键词:重稀土发光
低温固相反应合成苯乙酸稀土配合物及铕(Ⅲ)、铽(Ⅲ)的发光性能被引量:5
2007年
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合成了4种苯乙酸稀土配合物:RE(L)3.nH2O(n=0.5~1.5;RE=La,Nd,Eu,Tb;L=C6H5CH2COO-),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IR谱、1HNMR及配体的磷光光谱和铕、铽配合物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根据磷光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配体的三重态平均能级值。铕(Ⅲ)、铽(Ⅲ)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配体的磷光光谱表明,配体仅对铽(Ⅲ)的荧光具有一定的敏化作用。对镧配合物进行了扫描电镜形貌分析,发现苯乙酸镧为球状空穴结构,粒径在十几微米到几十微米。
李文先张瑞平郭磊夏海庭陈丽娟赵永亮
关键词:稀土配合物苯乙酸发光形貌分析
铕与三种不同结构羧酸配合物的低温固相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共轭体系大小不同、配位基团与共轭体系的距离不同的三种羧酸:1-萘甲酸、苯甲酸、苯乙酸和氯化稀土为原料,采用低温固相反应合成了三种羧酸铕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Eu(L1)3,Eu(L2)3.1.5H2O,Eu(L3)3.1.5H2O(L1=C10H7COO-,L2=C6H5COO-,L3=C6H5CH2COO-)。测定了配体及配合物的的IR谱、1HNMR谱及配体的磷光光谱和铕配合物荧光激发和发射光谱。根据磷光发射光谱数据计算了配体的三重态能级值。三个配合物的荧光发射主峰5D0→7F2强度按萘甲酸铕>苯甲酸铕>苯乙酸铕的顺序变化,由此可见配体的结构不同对铕离子的发光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李文先张瑞平郭磊石晓燕
关键词:发光
轻稀土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发光被引量:11
2006年
合成了五种轻稀土高氯酸盐与苯基乙酰甲基亚砜(L)的配合物RE(C1O4)·L5·2H2O(RE=La,PrNd,Sm,Eu),该系列配合物可溶于水,红外光谱及摩尔电导表明,配体通过亚砜基团上的氧原子与稀土离子配位,羰基氧不参与配位,3个高氯酸根离子有2个在内界与稀土离子配位,另1个在外界不参与配位测定了配体的磷光光谱,并对配合物进行了热重和核磁共振氢谱等表征。铕(Ⅲ)配合物荧光光谱表明,Eu3+处于无反演对称中心格位上,且该配合物的发光机理属于M→M型发光。
李文先王宏胜其其格张瑞平
关键词:轻稀土荧光
1-萘甲酸稀土配合物的低温固相合成与表征
2007年
利用低温固相法合成了3种1-萘甲酸稀土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RE(L)3.nH2O[n=0~1;RE=La,Nd,Eu;L=C10H7COO-],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明,1-萘甲酸稀土配合物中配体通过羧基以不对称桥式双齿的方式与稀土离子(Ⅲ)配位成键。二甲亚砜溶液中测定的摩尔电导率表明,所有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铕(Ⅲ)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配体的磷光光谱表明,配体对铕(Ⅲ)的荧光具有一定的敏化作用。
李文先陈丽娟张瑞平郭磊夏海廷
关键词:稀土萘甲酸发光
低温固相反应合成苯羟乙酸稀土配合物及其性质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利用低温固相反应合成了4种苯羟乙酸稀土配合物:RE(L)3.4H2O[RE=La,Nd,Eu,Tb;L=C6H5CH(OH)COO-],并通过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摩尔电导及热重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表明,苯羟乙酸稀土配合物中配体通过羧基以羧基氧负离子和醇羟基同时参与稀土离子(Ⅲ)配位,两分子水也参与稀土的配位。铕(Ⅲ)、铽(Ⅲ)配合物的荧光光谱和配体的磷光光谱表明,配体对铕(Ⅲ)、铽(Ⅲ)的荧光具有一定的敏化作用。
李文先石晓燕张瑞平孙晓军孙雪莲耿刚强
关键词:稀土发光
四种结构不同的芳香羧酸与稀土配合物的低热固相合成、表征与性质研究
本文采用低温固相合成法,以稀土氯化物、1—萘甲酸(HL_1)、苯甲酸(HL_2)、苯乙酸(HL_3)、苯羟乙酸(HL_4)为原料,以六次甲基四胺为质子受体,合成并表征了四个系列十六种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及...
张瑞平
关键词:芳香羧酸稀土配合物
文献传递
Tm^(3+)对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高氯酸铽配合物的荧光增强效应被引量:2
2006年
合成了六种不同掺杂比例的稀土高氯酸盐(铽掺铥)与甲基苯甲酰甲基亚砜的固态配合物,经元素分析、稀土络合滴定确定其组成为:(T bxTmy)(C lO4)3.L5.C2H5OH(x∶y=1.000∶0.000,0.999∶0.001,0.995∶0.005,0.990∶0.010,0.950∶0.050,0.900∶0.100)。荧光光谱测定结果表明,将铥掺入铽后,可大大提高配合物中铽离子的荧光发射强度,当x∶y=0.995∶0.005时敏化强度最大,可使配合物的荧光强度增加到147%。并且在本文所研究的掺杂比例范围内,配合物中Tm3+对T b3+的发光一直起敏化作用。
李文先郑玉山其其格王宏胜张瑞平秦彩花
关键词:荧光增强
铕与三种不同结构羧酸配合物的低温固相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低温固相反应与通常意义的固态反应相比,最大的特点在于反应温度为室温或近室温,因而具有便于操作和控制的优点。此外,与液相反应相比,固相反应具有高选择性、高产率,且合成时可避免溶剂及体系的酸碱度等因素对反应的影响,避免大量使...
李文先张瑞平郭磊石晓燕
关键词:铕配合物发光性能羧酸配体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