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灵志

作品数:169 被引量:186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71篇专利
  • 2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8篇电气工程
  • 33篇理学
  • 19篇动力工程及工...
  • 18篇化学工程
  • 15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电子电信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机械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2篇电池
  • 67篇离子
  • 54篇离子电池
  • 52篇锂离子
  • 51篇锂离子电池
  • 30篇电解液
  • 29篇有机硅
  • 28篇电解质
  • 28篇负极
  • 18篇电解质材料
  • 18篇功能化
  • 17篇电化学
  • 17篇负极材料
  • 16篇正极
  • 16篇储能
  • 15篇锂电池
  • 14篇偶氮
  • 14篇偶氮苯
  • 13篇电极
  • 13篇光致

机构

  • 127篇中国科学院
  • 29篇中山大学
  • 24篇桂林理工大学
  • 19篇中国科学院大...
  • 9篇中国科学技术...
  • 3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湖南工程学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嘉应学院
  • 1篇湘潭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澳大利亚新南...
  • 1篇广东省生产力...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 1篇广州力柏能源...

作者

  • 169篇张灵志
  • 33篇汪靖伦
  • 25篇赵欣悦
  • 24篇梁兆熙
  • 18篇蔡志岗
  • 18篇仲皓想
  • 13篇闫晓丹
  • 13篇李延伟
  • 13篇骆浩
  • 12篇唐道平
  • 12篇何嘉荣
  • 12篇姚金环
  • 11篇麦永津
  • 11篇邵丹
  • 11篇苏静
  • 10篇雍天乔
  • 7篇杨建文
  • 6篇王素清
  • 6篇李世玉
  • 5篇牛永平

传媒

  • 17篇新能源进展
  • 5篇功能高分子学...
  • 5篇中山大学学报...
  • 4篇中国化学会第...
  • 3篇电镀与精饰
  • 3篇化工学报
  • 3篇高分子学报
  • 3篇中国激光
  • 3篇光子学报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腐蚀与防护
  • 2篇感光科学与光...
  • 2篇无机化学学报
  • 2篇光学学报
  • 2篇无机盐工业
  • 2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河北师范大学...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15篇2019
  • 9篇2018
  • 7篇2017
  • 19篇2016
  • 26篇2015
  • 12篇2014
  • 11篇2013
  • 10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羧甲基壳聚糖水性粘结剂改性及其在磷酸铁锂正极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羧甲基壳聚糖(C-CTS)作为磷酸铁锂(Li Fe PO4,LFP)正极水系粘结剂的两种改性方式分别是:(1)与聚环氧乙烷(PEG)共混制备C-CTS/PEG复合粘结剂;(2)在C-CTS/PEG混合体系中,以三羟甲基丙烷-三[3-(2-甲基吖丙啶基)丙酸酯](XR-104)作为交联剂制备可交联的C-CTS/PEG/XR-104水系粘结剂。本文考察了不同C-CTS/PEG质量比复合粘结剂对LFP正极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C-CTS/PEG的优化重量比为3∶1,此时LFP正极表现出最佳的循环稳定性。电池在0.5 C下充放电测试,14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9%。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和溶解实验等研究C-CTS/PEG与XR-104的交联反应,当交联剂XR-104的重量为C-CTS的1%时,LFP正极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性能。
李勇仲皓想仲皓想赵欣悦邵丹
关键词:羧甲基壳聚糖锂离子电池磷酸铁锂改性
LiFePO_4正极水性粘结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磷酸铁锂(Li Fe PO4)具有安全性好、价格低廉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是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的主流正极材料。粘结剂是锂离子电池电极的重要非活性成分,其性能直接影响电池的电化学性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水性粘结剂在Li Fe PO4正极材料中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对水性粘结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何嘉荣仲皓想邵丹李勇张灵志
关键词:LIFEPO4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
均相沉淀法制备Zn Fe2 O4负极材料及其储锂性能
2014年
采用均相沉淀法制备了Zn Fe2O4前驱体,探索了烧结温度对Zn Fe2O4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表征了材料的微观结构和形貌;采用循环伏安(CV)、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充放电测试了Zn Fe2O4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锂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样品粒径增大;当烧结温度达到900℃时可以得到纯相尖晶石型Zn Fe2O4,其中在900℃下烧结的Zn Fe2O4样品具有最高的嵌锂活性、最好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最低的电化学反应阻抗和优良的倍率性能。
李延伟宋晓波姚金环肖剑荣刘长久张灵志
关键词:负极材料均相沉淀电化学性能
电化学沉积制备V2O5薄膜电极的表面结构及储钠性能被引量:3
2016年
以含有CTAB的V_2O_5溶胶为电解液,采用电沉积法在不锈钢基体上沉积V_2O_5薄膜前体,经300℃烧结处理后制备了无黏结剂和导电剂的V_2O_5纳米薄膜电极。XRD测试表明该方法制备的V_2O_5薄膜是含水相的V_2O_5·n H2O,与未添加CTAB制备的薄膜相比,其层间距明显变大。FESEM和AFM测试发现CTAB辅助电沉积制备的V_2O_5薄膜具有粗糙多孔的表面形貌;XPS测试表明CTAB辅助电沉积制备的V_2O_5薄膜中含有更多的低价钒离子(V4+)。电化学测试发现该方法制备的V_2O_5薄膜具有优异的嵌/脱Na+循环稳定性;与未添加CTAB制备的薄膜相比,CTAB辅助电沉积制备的V_2O_5薄膜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反应可逆性、更强Na+扩散性能和更高的储钠比容量,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李延伟李世玉谢志平姚金环姜吉琼张灵志
关键词: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电化学
纳米复合碳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复合碳球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包括醛胺缩合、高温煅烧以及刻蚀后处理步骤,制备工艺简单,得到的纳米复合碳球的元素组成、比表面积、孔径结构、孔径分布具有可调控性,可以通过改变原料比例、添加非氨基有机硅氧烷和\...
张灵志路继群陈清清
导电聚合物PEDOT有机分散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导电聚合物PEDOT有机分散体系,包括强极性和高介电常数的有机溶剂和PEDOT,通过选择合适的有机溶剂体系、表面活性剂,得到的分散体系的具有良好的成膜性和化学稳定性,能长时间以胶体形式分散在有机体系中,不发生...
张灵志何嘉荣汪靖伦苏静
文献传递
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钠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电解液制备:以V<Sub>2</Sub>O<Sub>5</Sub>粉体、蒸馏水和H<Sub>2</Sub>O<Sub>2</Sub>为原料,在超声作用下反应制取V...
李延伟姚金环李世玉姜吉琼杨建文张灵志
文献传递
有机硅离子塑晶混合常温固态电解质
赵欣悦骆浩汪靖伦张灵志
功能化氯化胆碱离子液体、其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式I所示的功能化氯化胆碱离子液体制备方法及其在电化学储能器件中的应用,作为电解质材料或添加剂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所述离子液体电解质材料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阻燃性,具有高的离子电导率、低粘度和宽电化学...
张灵志雍天乔
文献传递
卤硅烷功能化碳酸酯电解质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一类卤硅烷功能化碳酸酯电解质材料,其制备方法及在锂电池中的应用。其化学结构如式1所示,式1化合物含卤硅烷基团和有机碳酸酯基团,分子结构中含有机碳酸酯部分有助于锂离子的离解和传导,有机硅功能团能改进电极的表面性...
张灵志汪靖伦骆浩
文献传递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