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毅

作品数:43 被引量:170H指数:7
供职机构:苏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2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5篇细胞
  • 13篇白细胞
  • 13篇白血
  • 13篇白血病
  • 11篇造血
  • 10篇白细胞介素
  • 8篇造血干
  • 8篇造血干细胞
  • 8篇干细胞
  • 7篇急性
  • 6篇受体
  • 6篇外周
  • 6篇外周血
  • 6篇小鼠
  • 6篇粒细胞
  • 6篇骨髓
  • 6篇白细胞介素8
  • 6篇IL-8
  • 5篇体外
  • 5篇肿瘤

机构

  • 41篇苏州医学院
  • 9篇苏州医学院附...
  • 4篇苏州市第二人...
  • 2篇金泽大学
  • 2篇苏州医学院附...
  • 1篇东京大学
  • 1篇暨南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卫生学校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苏州市第一人...
  • 1篇上海市胸科医...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作者

  • 43篇张毅
  • 38篇张学光
  • 12篇王江方
  • 12篇刘继明
  • 9篇朱学东
  • 7篇张雁云
  • 7篇郑列琳
  • 6篇刘蓓岭
  • 6篇谢炜
  • 6篇李新燕
  • 5篇朱华亭
  • 5篇王爱青
  • 5篇曾慧兰
  • 5篇茅子均
  • 5篇邱玉华
  • 4篇邵景章
  • 4篇唐晓文
  • 3篇李明
  • 3篇朱剑昆
  • 3篇李建勇

传媒

  • 9篇苏州医学院学...
  • 8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上海免疫学杂...
  • 3篇中华微生物学...
  • 2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国外医学(输...
  • 2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航天工业...
  • 1篇中华放射医学...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江苏医药
  • 1篇肿瘤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中国药理学报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6篇1999
  • 8篇1998
  • 7篇1997
  • 7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3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被引量:4
1997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0例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分析唐晓文邵景章张学光张毅仇红霞李建勇王爱青朱学东有证据表明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发病与免疫异常密切相关。我们用流式细胞仪对40例AA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活化标志抗原表达水平、NK细胞群进行检测,并与患...
唐晓文邵景章张学光张毅仇红霞李建勇王爱青朱学东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表型分析抗原
白细胞介素-8及其受体与白血病关系研究进展被引量:6
1997年
IL-8及IL-8R可在白血病细胞上结构性表达;其不同的表达情况反应白血病细胞的不同活化状态及白血病的不同病理过程;检测其水平可对临床疾病转归提供辅助依据;rh IL-8有可能成为新的理想的干细胞动员剂。
曾慧兰张毅
关键词:白血病白细胞介素8受体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检测被引量:13
1997年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检测唐晓文邵景章张学光张毅李建勇郑列琳谢炜王爱青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对免疫抑制治疗有效以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对造血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等临床及实验室结果均支持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在再障发病中所起的作用,然而对T细胞...
唐晓文邵景章张学光张毅李建勇郑列琳谢炜王爱青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亚群外周血
雷公藤多甙抑制小鼠骨髓造血细胞体外增殖的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本文研究了不同剂量的雷公藤多甙对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作用及其对造血干细胞抑制的可逆性,以探讨雷公藤多甙对骨髓造血功能影响的药理作用。实验表明,雷公藤多甙对骨髓造血干细胞体外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密切相关,50%的抑制率为0.5μg/ml;该药作用8h以内,其抑制作用是可逆的,超过8h则趋不可逆性。由此提示临床用药掌握适当的剂量至关重要,长期应用必须对机体造血功能进行监测。
张雁云张学光张毅刘蓓岭王江方蒋冶棠朱学东刘继明
关键词:雷公藤多甙造血干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α抑制小鼠Lin Sca 1^+c kit^+造血干细胞生长的观察
1999年
张毅朱学东刘继明松岛纲治张学光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造血干细胞
Involvement of interleukin-2 in analgesia produced by Coriolus versicolor polysaccharide peptides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2(IL2)和下丘脑内侧基底部(MBH)在云芝糖肽(PSP)引起镇痛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脑室注射或腹腔注射的方法给IL2抗血清,采用电解法损毁MBH.结果:连续6日igPSP1g·kg-1·d-1能提高大鼠的电刺激鼠尾引起的嘶叫阈.PSP引起的这种镇痛作用能被icvIL2抗血清所翻转,但ip没有作用.电解损毁MBH后,该镇痛作用消失.结论:PSP能激活IL2。
龚珊张惠琴张惠琴印其章殷伟平顾振纶印其章邓柏澧
关键词:彩绒革盖菌云芝多糖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水平的检测被引量:4
1998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临床状况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24例再障患者及20名正常人外周血上清中IL-8水平。结果:再障患者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5),且重型再障组较慢性再障组显著增高(P<0.05),合并感染的再障患者IL-8含量升高更为显著(P<0.005)。结论:作为细胞趋化因子及造血负性调控因子的IL-8,在再障的病理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并对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及感染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价值。
唐晓文张毅邵景章张学光仇红霞刘继民朱剑昆朱剑昆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
小鼠静脉内注射白细胞介素8对动员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的作用研究被引量:5
1998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白细胞介素8(rhIL8)动员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将rhIL8单独或联合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给BALB/c小鼠静脉内注射,观察BALB/c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增殖能力;并将PBMNC回输给经致死性照射(7.5Gy60Coγ射线照射)的BALB/c小鼠,观察其造血重建功能。结果:每只小鼠单独注射rhIL830μg15分钟后,外周血中混合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ix)数量达峰值[(194±61)×103/L],比对照组[(7±3)×103/L]明显升高;外周血中ckit+Sca1+细胞为(3186±517)×103/L,亦比对照组[(644±341)×103/L]明显升高;联合注射rhGCSF则可使外周血CFUMix和ckit+Sca1+细胞分别增高至(790±48)×103/L和(10729±2339)×103/L。单独注射rhIL8后动员的PBMNC回输给致死性照射的BALB/c小鼠,其外周血中骨髓造血重建活性(MRA)细胞比对照组明显升高,联合rhGCSF组外周血中MRA细胞数可达(356.3±87.7)×1?
张毅朱剑昆张雁云刘继明刘继明李新燕邱玉华谢炜李新燕冯丽瑾刘蓓岭朱学东谢炜张学光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8G-CSF造血干细胞
八种粘附分子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异常表达的研究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分析了38名正常人和25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细胞表面CD11a、CD11b、CD54、CD44等的表达。与正常人相比,肿瘤细胞上表达的CD11b、CD18和CD54降低,CD44升高;CD11a在B-ALL和混合型ALL表达减弱,在T-ALL增强。3例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骨髓基质细胞表面CD54、CDw49b表达亦降低。认为粘附分子可能参与了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发病机制。
王江方张学光张毅郑列琳茅子均
关键词:白血病淋巴细胞性急性粘附分子
小鼠c-kit~+Sca-1~+和c-kit~+Sca-1~-细胞代表不同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祖细胞被引量:1
1996年
为深入研究造血干细胞(HSC)的生物学功能,根据表面标志,采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和富集了小鼠骨髓中两类不同特征的HSC亚群c-kit+Sca-1+和c-kit+Sca-1-细胞。体外集落培养表明c-kit+Sca-1+细胞对IL-3或GM-CSF单独刺激无反应,而c-kit+Sca-1-细胞则可形成大小不等的细胞集落。多种造血生长因子[IL-3+IL-6+GM-CSF+G-CSF+Epo+干细胞生长因子(SCF)]联合可诱导c-kit+Sca-1+细胞形成大的细胞集落,但在培养12天时尚无BFU-E和粒、单核、红和巨核系细胞集落(CFU-GEMM)形成;而同样条件下,c-kit+Sca-1-细胞可形成BFU-E和CFU-GEMM以及其它各类集落。体内实验表明c-kit+Sca-1+细胞在培养8天时无脾集落(CFU-S)形成,与c-kit+Sca-1-细胞显著不同(P<0.01)。相反,c-kit+Sca-1+细胞包含了骨髓造血重建活性细胞,而c-kit+Sca-1-细胞则缺乏。结果提示c-kit+Sca-1+细胞为早期的具重建长期造血功能的干细胞,而c-kit+Sca-1-细胞则为相对分化后期的造血祖细胞。
张毅张学光王江方朱学东朱学东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C-KITSCA-1细胞分化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