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欣炜

作品数:12 被引量:144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建筑科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经济管理
  • 4篇社会学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篇第六次人口普...
  • 2篇都市
  • 2篇都市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国技术市场
  • 2篇人口普查
  • 1篇都市区化
  • 1篇宜居
  • 1篇灾后
  • 1篇人口
  • 1篇上海市人口
  • 1篇首位度
  • 1篇统筹
  • 1篇统筹城乡
  • 1篇统筹城乡发展
  • 1篇区位
  • 1篇区位选择
  • 1篇中心地
  • 1篇五普
  • 1篇物联网

机构

  • 10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12篇张欣炜
  • 3篇林娟
  • 2篇宁越敏
  • 2篇杜凤姣
  • 1篇张果
  • 1篇汪明峰
  • 1篇李陈

传媒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人文地理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地理科学
  • 1篇世界地理研究
  • 1篇上海城市规划
  • 1篇上海市经济管...
  • 1篇唐山学院学报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0
  • 1篇2009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2
2015年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而技术市场成交额则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的重要指标。19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市场发展迅速,但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有一进步扩大的趋势。从区域层面上,沿海以及沿长江地区的省市技术场发育较为完善,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城市群的技术市场成交额占区域比重较大;而从城市层面上,我国的技术交易活动以及技术转移机构主要聚集在北京、上海、西安等国家和区域的中心城市,成交额的首位度较高。回归模型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地区人力资源水平、政府的政策是影响技术市场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经济发达地区较好的生活条件和较大的市场规模,也推动了地区技术市场的发展。
张欣炜林娟
关键词:影响因素
德国城镇空间分布结构特征及对我国的启示被引量:5
2013年
由于自然、历史等因素,德国形成了较独特的城镇空间结构。从德国城市与区域面临的问题和发展目标入手,重点从国家、都市聚集区、市州3个层面对德国城镇空间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意义作用进行了阐述,最后提出对我国城市区域发展的几点有益启示。
张欣炜
关键词:城镇空间结构中心地
2000-2010年上海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分析被引量:5
2013年
以上海18个区县为研究对象,以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为数据来源,运用人口结构指数、洛伦兹曲线、外来人口集聚度指标等方法,并结合GIS手段,分析上海人口的空间分布变动情况,可得如下结果:(1)从2000—2010年上海市总人口增加较快,其中外来人口是主要动力;(2)中心城区人口增长缓慢,其户籍人口出现了负增长,而近郊区成为人口增长最快、总量最大的区域;(3)上海市的常住人口在全域的分布更加均衡;(4)上海市外来人口的高聚集区已由中心城区的边缘区转向了近郊区。
张欣炜杜凤姣
关键词:人口
上海大都市区物联网产业集聚与空间演化被引量:30
2017年
新兴技术产业的空间集聚与扩散对大都市区的空间结构有直接的影响,厘清新兴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和区位选择规律对新兴产业集群培育和大都市区空间结构调整都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分析了上海市物联网企业的空间分布和集聚特征,结果发现初创期物联网企业在郊区集聚,随后向郊区其他区域扩散,并呈现出从单极向多极集聚转变的空间演化进程。通过构建负二项回归探究上海物联网企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结果表明制度因素和企业集聚效应对企业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在产业发展初创期,企业区位选择受政府管制和市场机制双重影响,其中制度因素发挥了关键作用;而在随后的兴起期,产业集聚效应对新企业的入驻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林娟张欣炜汪明峰
关键词:物联网区位选择
长三角中心城市宜居度分级及空间差异被引量:4
2013年
以长三角25座中心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熵值法从生活便宜度、环境优美度、社会发展度、经济富裕度四个层面构建综合指标体系作出评价,得出:第一,长三角25座城市宜居度可划分为I~Ⅳ级;第二,宜居度排名具有等级性、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性以及城市品牌及知名度重合性等特征。在宜居度分级的基础上,利用地理加权回归对宜居度进行空间差异解释和分析,结果显示:(1)GDP参数贡献呈现“南高北低”的格局;(2)房地产投资(REI)和市容环境卫生维护支出(EOES)的参数贡献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3)城区面积(UA)的参数贡献呈“东高西低”的格局。
李陈张欣炜杜凤姣
关键词:长三角
中国技术市场发展的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
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的背景下,技术创新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而技术市场成交额则是反映一个地区科技创新与转化能力的重要指标.1990年代以来,我国技术市场发展迅速,但在空间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且有一进步扩大的趋势.
张欣炜林娟
关键词:影响因素
中国大都市区的界定和发展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被引量:35
2015年
借鉴都市区概念,采用"六普"城乡统计口径,以区、县为基本单元,利用人口密度、城镇化率等指标界定了128个大都市区。其次,对2000~2010年中国大都市区人口规模结构和空间分布的特征及变动进行了研究。从规模结构上看,以大都市区人口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且属于较为分散的类型,但斜率q从2000年的0.787提高到2010年的0.891,显示都市区的规模分布趋向集聚,且高等级都市区仍有一定发展空间。从空间分布上看,东部是中国大都市区的主要分布地带,且人口有进一步向该地区集聚的趋势,并形成了三大都市区连绵地区;中部地区都市区数量增加较多,但人口比重有所下降;西部地区大都市区发展最为滞后,都市区极化现象十分突出。最后就中国大都市区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张欣炜宁越敏
发达国家都市区研究的实践与中国的借鉴被引量:1
2017年
都市区的概念自1910年由美国提出后,西方各国纷纷学习借鉴,建立了各自的都市区统计体系。其作为经济和社会分析、管理的空间单元,不仅在政府层面展开讨论,而且在学术层面的研究也逐渐繁盛起来。伴随着郊区的出现、填充、蔓延以及计量革命、全球化信息化时代的到来,都市区研究的重点与形式在不断发生变化。相较之下,我国学者对于都市区的概念、界定以及机制进行了一定的探讨,然而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官方都还未对全国范围的大都市区进行具体界定。本文主要对西方发达国家都市区概念的起源与实践应用进行梳理与比较,并以时间维度对西方学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我国目前的研究现状开展评述与总结,以期为中国都市区化的研究实践提供借鉴。
张欣炜康江江
关键词:都市区
中国大都市区界定和发展变动特征研究--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分县数据
在我国,如何衡量城市规模一直是一个重要课题,而国外多采用都市区作为城市统计单元和评价城市规模的依据。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都市区逐渐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新的空间形态,但我国至今没有官方层面对都市区的界定。本文利用...
张欣炜宁越敏
中国的大都市区化进程—格局与机制研究
世界已进入真正的'城市时代'。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相差较大,但大城市的发展尤为引人关注。据根据联合国经社会《世界城市化展望2014》统计,目前已有超过半数的城市人口居住在人口规模多于50万的大城市,表明大...
张欣炜
关键词:都市区化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