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曙光

作品数:115 被引量:581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北京市社科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2篇哲学宗教
  • 17篇文化科学
  • 10篇政治法律
  • 8篇经济管理
  • 5篇社会学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学
  • 1篇生物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39篇哲学
  • 16篇文化
  • 13篇社会
  • 12篇主义
  • 9篇自我
  • 6篇秩序
  • 6篇存在论
  • 5篇社会主义
  • 5篇唯物
  • 5篇马克思主义
  • 5篇马克思主义哲...
  • 4篇哲学研究
  • 4篇社会转型
  • 4篇唯物史观
  • 4篇现代哲学
  • 4篇境遇
  • 4篇本体论
  • 3篇信仰
  • 3篇学术
  • 3篇中国社会

机构

  • 89篇北京师范大学
  • 2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安徽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深圳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黑龙江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中国政法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作者

  • 114篇张曙光
  • 3篇蒋炎坤
  • 1篇何蔚荣
  • 1篇陈占友
  • 1篇郭贵春
  • 1篇王虎学
  • 1篇宋友文
  • 1篇董立河
  • 1篇鞠实儿
  • 1篇谢地坤
  • 1篇俞吾金
  • 1篇梅景辉
  • 1篇赵剑英
  • 1篇张能为
  • 1篇刁翠萍
  • 1篇朱平
  • 1篇毛剑平
  • 1篇孙周兴
  • 1篇景海峰
  • 1篇尚杰

传媒

  • 9篇哲学动态
  • 8篇学术研究
  • 7篇哲学研究
  • 6篇社会科学战线
  • 6篇天津社会科学
  • 6篇理论视野
  • 5篇河北学刊
  • 5篇学术月刊
  • 4篇江海学刊
  • 3篇学习与探索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新华文摘
  • 2篇中国社会科学
  • 2篇学术界
  • 2篇探索与争鸣
  • 2篇当代中国价值...
  • 2篇哲学分析
  • 2篇学术前沿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年份

  • 3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8篇2013
  • 10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5篇2009
  • 10篇2008
  • 4篇2007
  • 7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5篇2002
1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践哲学视阈中的规则与秩序被引量:3
2016年
进入现代社会,规则与秩序得到几乎各门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视和研究,有共识也有分歧。文章通过对实践观点的历史梳理和分析,认为依据实践哲学,才能充分认识和理解作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方式以及在人类生存的各种张力中生成并作为这种张力之体现的规则与秩序,因为实践哲学所研究并给出的,恰恰是关于人类规则与秩序的本体论根据与方法论原则。文章从实践哲学的"自为性""生活性""社会性""历史性"和"世界性"这五大维度,较为全面地解析了人类生活实践与规则和秩序的关系,并研究了价值对规则与秩序的引导作用及其限度,以及中国当代价值观与社会转型和秩序重建的关系问题。
张曙光
关键词:秩序
走向“公共性”的文化价值秩序被引量:8
2007年
文化相对主义作为一种文化理解、文化态度和文化主张,越来越受到学界和社会的关注。围绕文化与相对主义的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事关我们国家、民族、社会的现实发展和未来走向,是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回避的。今年九月底,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办的"2007文化哲学论坛"上,与会学者就"文化与相对主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来自国内一些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和学术报刊的学者们各抒己见,见仁见智。在不同观点的撞击和交流中,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展现了对文化相对主义及相关问题多方面的理解思路和进一步研究的广阔空间。本刊特约参加这次讨论会的部分学者,以笔谈的形式概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相信这些各具独到之处的见解会给读者以有益的启迪,推动对文化相对主义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深入展开。中国文化的发展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而这种文化自觉应当从对文化本身的理解开始并以此为前提。
张曙光
关键词:文化价值公共性文化相对主义学术主张文化现象绝对主义
中国:问题、经验与理论
<正>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提的较多的是"中国问题",近些年来中外人士越来越多地谈论起"中国经验"与"中国理论"。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在思想理论上对世界发挥积极影响;我们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应当走向世界。但是,要恰如...
张曙光
文献传递
在思想跋涉的途中——张曙光教授访谈
2009年
张曙光罗松涛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与天下意识
2014年
中国文化起源比西方早 中国的文化起源比西方要早。中国文化的意识,可以追溯到《易经》。《易经》里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人文和文化的最早的来源,从中国的文字学来说来自于《易经》。那么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刚柔交错天文也,它是相对于人文来讲的,相对人文来讲的天文,我的理解不仅包括天而且包括地,它指的是整个大自然。
张曙光
关键词:中国人家国情怀文化起源《易经》人文天文
中国:问题、经验与理论
在20世纪90年代,我们提的较多的是"中国问题",近些年来中外人士越来越多地谈论起"中国经验"与"中国理论"。这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在思想理论上对世界发挥积极影响;我们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应当走向世界。但是,要恰如其分地...
张曙光
论秩序与社会历史秩序——关于国家转型和文明重建的思考被引量:4
2015年
自然有其秩序,社会也有其秩序,社会秩序与自然秩序的重大区别,在于社会秩序作为人们生活活动的秩序,不能不体现人们自己的生存能力、需要、愿望、理性以及相互关系并随着这些方面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呈现出明显的价值属性和历史性。在社会发生结构和制度变革时期,人类秩序的历史性鲜明地表现为旧秩序的瓦解和新秩序的形成。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各种内外部矛盾被激发并频繁发生,使社会长期处于某种无序和过渡性状态,人们的心灵也变得极其不安和浮躁,甚至失去生活的意义感。秩序既是人们正常生活的条件与表征,也是人生意义的重要来源。经过超过一个半世纪的伴随着血与火的巨大历史变迁,特别是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正在步入具有自身文化特点的现代文明秩序的大门。从哲学的根本性与普遍性理解秩序和社会历史秩序,我们才能自觉地范导自己的行为并推动全社会建立良好的秩序。
张曙光
关键词:秩序文明社会转型
中国:问题、经验与理论被引量:5
2009年
从学界过去突出"中国问题",到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多地谈到"中国经验"与"中国理论",表明中国不仅为自己开辟出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也开始在思想理论上向世界发挥积极的影响。而弄清"中国经验"、"中国理论"与西方的"经验"、"理论"的关系,与中国传统的"学问"、"学术"的关系,以及与我们处身其中的现实世界的关系,是我们恰如其分地评估并自觉地开展经验创造和理论建构的前提。本文认为,如果我们过去主要是从"中西古今"的框架看待这些问题的话,那么,现在则应当转向"全球化与地方性"关系的框架。中国的经验与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世界,我们在世界上能够获得多大的话语权,取决于我们"地方性"的经验、知识与理论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成为"全球性"的经验、知识与理论。
张曙光
仁学:时代意义与理论转换——一个基于历史和逻辑的分析论述被引量:3
2013年
儒家仁学是基于血亲共同体和人的反省而产生的一种具有哲学意义和浓厚伦理色彩的价值学说,旨在开显人的爱心、伦理责任并建立文明秩序。传统仁学的等差之爱是第一位的,平等次之,而自由主要是道德的自主和自律。今天,我们要继承并创新仁学,关键在于彰显孔子以"仁"启示人、提升人的思想旨趣,修正并拓展传统仁学的致思理路,对爱与平等给予同样重视,尊重并吸取西方自由学说的合理性。如此,仁学方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合理分化及民众的平等要求,并为促进人类之爱和全球正义作出贡献。
张曙光
关键词:孝悌家国分化
生存哲学在当代中国之缘起被引量:4
2001年
张曙光
关键词:生存哲学生存主义存在主义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