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涛
- 作品数:23 被引量:108H指数:7
-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 哥伦比亚汉语口语教学调查与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本文主要对哥伦比亚汉语口语教学及评估的观念和做法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哥伦比亚安第奥基亚地区一些大学初、中、高级班的6位汉语教师和57名学生参与了此项调查。研究工具包括问卷、后续问卷、访谈和课堂观察。本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教师的观念与课堂上的实际做法差距较大,加之哥伦比亚的汉语教学具有一些不同于国内教学的具体情况,因此有必要指导教师使汉语作为外语的教学真正具有交际性,并对教师如何评估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必要的指导和培训。
- 张晓涛
- 关键词:汉语口语教学
- 是非问与否定的相通性及其机制被引量:1
- 2012年
- 是非问表"否定用法"不单单以句子有否定的衍推义为标准,而是看说话人的"态度",如果态度是否定的,即只要是对命题的非肯定,不论它的衍推义是肯定还是否定,都视为否定用法。是非问句常常借助于一些特殊的词类或语调、语气等表示否定,人们把这些词类看成是有标记的,语调等看成是无标记的。是非疑问句与否定的相通跟是非问的"命题"关系密切,对命题的非肯定成为是非问和否定相通的机制。
- 张晓涛
- 关键词:是非问命题相通性
- 疑问到否定的嬗变过程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疑问句由表疑问到表否定并不是突变的,而是一个渐变的过程,经历了"询问—怀疑—否定"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将疑问句表否定用法的产生机制概括为两个过程:从询问到怀疑过程来看,起决定作用的是由说话人的主观表达需要而产生的信疑程度;从怀疑到否定过程来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反问句,反问句使得疑问表否定的功能得以实现,为疑问句由询问功能向否定功能迁移提供了可能。
- 张晓涛陈一
- 基于认知规律的汉字教学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彭聃龄(1997)认为“中文可能是以字的形式储存于心理词典之中的”。这一方面告诉我们,学好汉字,对全面掌握汉语至关重要。另一方面也表明汉字教学研究,既要考虑汉字本体规律、语言教学规律,同时要考虑语言学习的规律,具体地说,就是要考虑汉字的认知规律。认知心理学是随着语言学、信息科学等的发展于五六十年代从欧美一些国家发展起来的。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 张晓涛
- 关键词:教学研究汉字语言教学规律语言学习认知心理学
- 从三个女人看祥子的悲剧被引量:2
- 2005年
- 虎妞、夏太太和小福子三个女人在祥子悲剧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虎妞的结合,是对祥子身心两方面的摧残。夏太太则使祥子的生命几乎成了空壳,这是祥子灵魂自甘扭曲的阶段。祥子和小福子爱情的不幸结局成了祥子悲剧最直接的因素,对祥子悲剧的最终形成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 张晓涛
- 关键词:女人悲剧
- 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被引量:7
- 2009年
- 对对外汉语专业性质以及学科定位的认识分歧,加之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陈旧,导致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专业人员水平层次参差不齐。明确学科定位,加强师资培训,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提高专业培养规格、促进专业健康发展的关键。
- 张晓涛
-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动词重叠这种语言现象一直引起语法学界的重视。特别是近20年来,研究的方法、角度有所突破,研究的范围、视野进一步扩大,动词重叠的研究日益细致深入:从动词重叠的语法性质、动词重叠式的范围、可重叠动词的范围到语法意义的研究等。
- 张晓涛
- 关键词:动词重叠语法意义
- 论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被引量:5
- 2011年
- 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十分明显。就"哪"特指问而言,一方面,"哪里"和"哪儿"表否定时既可言他,用较强的否定语气表达不满或不屑等感情色彩,又可曰己,用较弱的否定语气表达自谦。另一方面,"哪+动"已词汇化为话语标记,成为表达否定的一种固化格式。"哪"作为疑问焦点的功能渐趋弱化,而否定的语用功能却越发凸显。这种由表疑问的功能,衰变成表否定语义的格式固化现象,源于"哪+动"否定用法的高使用频率。这不但诠释了词汇化的固化格式的形成原因,同时也体现了疑问句跟否定句在对命题真值否定功能的一致性,这一共性建立起疑问和否定的内在联系。
- 张晓涛邹学慧
- 关键词:特指问词汇化
- “谁”特指问与否定的相通性研究被引量:6
- 2011年
- 从疑问和否定两大范畴的宏观角度入手,以"谁"为疑问标记的特指问为例,在前人关于"谁"特指问表否定用法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考察"谁知……"式、"谁说……"式、"谁叫……"式和"谁+不/没"式等四种常见的表否定意义的句式,揭示了现代汉语两大句法范畴———疑问和否定的相通性。"谁"特指问同否定的相通源于"谁"的任指用法和虚指用法,用于反问句中的"谁",既可相当于任指意义下的"无人",又可表示虚指意义下的"无人",也就是说"谁"在特定的语境中指代的对象仅仅是一个空泛的概念而已,它并不像任指那样含有"人人"的意思,因此所指代对象既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
- 张晓涛邹学慧
- 关键词:特指问相通性
- 对外汉语专业课程改革刍议被引量:6
- 2009年
- 课程改革是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关键因素。目前,对外汉语专业课程设置欠合理,课程特色不够鲜明。因此应首先从学科定位入手,积极优化课程设置,同时教学内容应突出对比和比较的原则,以彰显对外汉语专业的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核心竞争力。
- 张晓涛邹学慧
- 关键词:对外汉语课程建设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