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波

作品数:6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心脏
  • 2篇电生理
  • 2篇心房
  • 2篇心房颤动
  • 2篇心脏病
  • 2篇生理性
  • 2篇手术
  • 2篇起搏
  • 2篇房颤
  • 2篇房室
  • 1篇电极导管
  • 1篇电生理检查
  • 1篇电生理学
  • 1篇动脉
  • 1篇心包
  • 1篇心包填塞
  • 1篇心动过速
  • 1篇心内电生理
  • 1篇心内电生理检...
  • 1篇心脏畸形

机构

  • 6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沈阳军区总医...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王华
  • 6篇张新波
  • 6篇李莉
  • 5篇朱家麟
  • 4篇张宝仁
  • 3篇汪曾炜
  • 3篇郭素华
  • 3篇赵仙先
  • 2篇舒荣文
  • 2篇黄亚莉
  • 2篇郝家骅
  • 1篇张玉威
  • 1篇王华
  • 1篇全薇
  • 1篇李建红
  • 1篇徐志云
  • 1篇钱剑安
  • 1篇王华

传媒

  • 3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中国心脏起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年份

  • 1篇1998
  • 5篇199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复杂心脏畸形伴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附二例报告)被引量:1
1997年
报告2例先天性复杂心脏畸形伴房室结双径路患者在心脏直视手术前作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射频消融。例1为先心病紫绀型、法乐氏四联症伴无肺动脉瓣综合征,慢径消融靶点在希氏束上1cm。例2为先心病紫绀型、三尖瓣闭锁、单心房,慢径消融靶点在冠状窦口和希氏束电极之间中下1/3处。消融术后安全渡过了心脏手术和围术期,随访4~12个月无心动过速发作,本文探讨了消融终点判定,复杂畸形的房室结定位和心脏直视手术前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意义。
李莉张宝仁汪曾炜朱家麟赵仙先张新波黄亚莉王华
关键词:心脏畸形心动过速
心内电生理检查术中发生心包填塞二例报告
1997年
心内电生理检查术中发生心包填塞二例报告李莉赵仙先张玉威△全薇△张新波郭素华王华急性心包填塞是射频消蚀(RFCA)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0.63%~7.6%[1~4]。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对预后极有影响。我院自1986年3月~1997年7月,心内电生...
李莉赵仙先张玉威张玉威张新波全薇张新波
关键词:心内电生理检查急性心包填塞检查术电极导管治疗并发症
生理性心脏起搏的选择及初步应用被引量:1
1997年
生理性心脏起搏的选择及初步应用李莉张宝仁朱家麟张新波黄亚莉赵仙先舒荣文王华生理性心脏起搏可提供良好的血液动力学效应,其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由于心律失常的复杂性和目前生理性起搏方式本身的非生理性使生理性起搏应用受到限制。我科自1995年11月~199...
李莉张宝仁朱家麟张新波黄亚莉赵仙先舒荣文王华
风湿性心脏病手术前后房颤发生率及其预后分析被引量:25
1997年
目的:分析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手术前后房颤(Af)发生率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2~1994年561例风心病手术患者Af的发病率、死亡率及其相关因素。根据患者的病史、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心电图、手术资料和术后6~40个月的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风心病的Af发生率为65.24%,其中二尖瓣病变为75.26%,高于主动脉瓣病变的发生率(15.38%)。二尖瓣手术后Af持续的患者占93.89%,自然转为窦律者6.10%,术前窦律术后变为Af的占15.71%。二尖瓣手术后半年随访Af的发生率为80.09%。二尖瓣术后半年有28例行直流电转复,成功率为82.14%,与心胸比值、心衰持续时间、左房容积和左室容积有关。风心病中Af组的左房血栓检出率和脑栓塞发生率分别为7.65%和5.73%,显著高于窦律组。Af组的围术期和随访期死亡率分别为5.74%和3.28%,与窦律组无显著差别。结论:风心病伴慢性Af患者的术后Af自然转复律低,有80%经治疗后仍为Af持续状态。Af患者的血栓形成和栓塞发生率明显增高,心脏扩大和左心功能减退则影响Af的预后。
李莉张宝仁汪曾炜朱家麟郝家骅梁焕炜张新波王华郭素华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预后
儿童矫正性大动脉转位伴Ⅲ度房室阻滞的VDD生理性起搏(附一例报告)被引量:1
1998年
一例11岁矫正性大动脉转位(SLL)的女性患儿有晕厥史10年,超声心动图证实心内无分流,动态心电图及电生理检查均证实为Ⅲ度房室阻滞,窦房结功能正常。安置VDD生理性起搏器,感知与起搏电极间距为13cm,P波振幅2.2mV、心房感知0.75mV、心室起搏阈值0.4V。术后观察心房感知率98%。给心内无分流的心脏畸形患儿安置起搏器要充分考虑生理和生长发育的需要,如合理选择起搏器类型和电极长度,进行电生理检查测定心尖至高位右房的距离,同时熟悉复杂心脏畸形影像学的知识对保证安置术的成功十分必要。
李莉钱剑安朱家麟张新波张新波李建红舒荣文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房室阻滞VDD起搏器儿童
迷宫手术对二尖瓣病合并的慢性心房颤动电生理的影响被引量:2
1997年
对21例二尖瓣疾患伴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施行了迷宫手术和二尖辩手术的患者,采用12导联心电图、心内电生理、动态心电图、踏车运动试验方法进行检查,探讨迷宫手术对慢性房颤患者心脏围手术期和远期电生理的影响。平均随访17.9±7.9个月。结果如下:①术后3个月90%(18/20)恢复窦性心律,随访1年以上者(14例)房颤均未见复发。②术后除1例窦房结恢复时间延长外余均正常,无窦性起搏或房室给传导功能障碍。③术后都有正常的心房激动和房室同步激动顺序。④术后在各标测部位猝发刺激和程控刺激均不能诱发心房扑动和颤动,心房各部位有效不应期均显著长于高位右房有效不应期。⑤动态心电图和运动试验证明有良好的心率变时性反应和运动耐力。⑥1例术后4个半月死于急性坏死性肝炎。以上表明通过电生理检查手段证实了迷宫手术治疗房颤能达到:①消除房颤恢复窦性心律,②重建和(或)维持房室同步活动,③恢复心房传输功能。提出对二尖瓣疾患合并的慢性房颤病人在施行二尖瓣手术时应作迷宫手术。
李莉张宝仁汪曾炜朱家麟郝家骅徐志云张新波梁焕炜郭素华王华
关键词:心房颤动电生理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