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秋

作品数:317 被引量:2,006H指数:18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90篇期刊文章
  • 12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92篇医药卫生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73篇色谱
  • 69篇高效液相
  • 68篇相色谱
  • 64篇液相色谱
  • 63篇高效液相色谱
  • 51篇色谱法
  • 47篇液相色谱法
  • 46篇高效液相色谱...
  • 30篇液相
  • 30篇HPLC
  • 29篇药材
  • 29篇HPLC法
  • 27篇中药
  • 25篇黄连
  • 24篇正交
  • 21篇指纹
  • 21篇指纹图
  • 21篇指纹图谱
  • 19篇甘草
  • 18篇提取物

机构

  • 312篇辽宁中医药大...
  • 10篇辽宁科技学院
  • 8篇江苏康缘药业...
  • 6篇沈阳药科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6篇辽宁省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辽宁中医药大...
  • 3篇大连大学附属...
  • 3篇大连市第三人...
  • 3篇辽宁省政府采...
  • 3篇沈阳市第二中...
  • 2篇沈阳军区总医...
  • 2篇辽宁公安司法...
  • 2篇沈阳东宇药业...
  • 2篇台州市中心医...
  • 2篇学研究院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鞍山师范学院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315篇张振秋
  • 47篇李峰
  • 35篇刘威
  • 30篇杨燕云
  • 19篇米宝丽
  • 19篇李可强
  • 15篇许亮
  • 13篇孙艳涛
  • 11篇侯学智
  • 11篇刘玉强
  • 11篇董晓茜
  • 11篇王海波
  • 11篇訾慧
  • 10篇杨超
  • 10篇王静
  • 9篇楚冬海
  • 9篇梁朔
  • 9篇暴凤伟
  • 9篇尤春雪
  • 8篇李想

传媒

  • 50篇辽宁中医杂志
  • 35篇辽宁中医药大...
  • 34篇中华中医药学...
  • 28篇中成药
  • 25篇中国实验方剂...
  • 19篇药物分析杂志
  • 15篇中药材
  • 8篇中国医院药学...
  • 6篇中国现代应用...
  • 5篇中国药房
  • 4篇中草药
  • 4篇中医药学刊
  • 4篇中国中医药现...
  • 3篇实用药物与临...
  • 3篇亚太传统医药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黑龙江医药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华西药学杂志
  • 2篇中国新药杂志

年份

  • 2篇2023
  • 4篇2022
  • 14篇2021
  • 5篇2020
  • 12篇2019
  • 6篇2018
  • 15篇2017
  • 20篇2016
  • 15篇2015
  • 21篇2014
  • 32篇2013
  • 17篇2012
  • 32篇2011
  • 33篇2010
  • 34篇2009
  • 20篇2008
  • 15篇2007
  • 10篇2006
  • 1篇2002
  • 3篇2001
3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效液相色谱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桑叶中多指标成分的含量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建立桑叶药材中槲皮素、山奈酚、槲皮苷、芦丁、异槲皮苷、绿原酸、东莨菪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外标法。采用色谱柱:AgilentC18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分别切换为350nm,298nm,350nm,255nm,360nm,310nm。结果:槲皮素、山奈酚、槲皮苷、芦丁、异槲皮苷、绿原酸、东莨菪内酯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958~0.6065、0.0318~0.2016、0.1157~0.7326、0.1110~0.7032、0.1883~1.1923、0.2945~1.8652、0.1892~1.197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8%、101.8%、99.5%、103.8%、99.1%、100.5%、98.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在同一色谱条件下可同时测定桑叶中槲皮素、山奈酚、槲皮苷、芦丁、异槲皮苷、绿原酸、东莨菪内酯的含量。
穆春旭孙兰凤张振秋
关键词:桑叶高效液相色谱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安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 :心安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测定。方法 :用C1 8 ODS(4.6mm× 1 50mm ;5μm)固定相 ,柱温 2 5°C ,水 正丙醇 醋酸 (75∶1 8∶3)流动相 ,流速 1mL·min- 1 ,检测波长为 330nm。结果 :牡荆素线性范围 0 .734~ 3 .67μg ,r =0 .9996 ,心安胶囊中牡荆素的含量为 9.7%。结论 :测定方法简便、准确 ,重复性好 ;对照品分离方法简便。
英锡相袁昌鲁张振秋刘红张晓丽李志强
关键词:心安胶囊高效液相色谱
聚酰胺柱层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采用柱层析-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6批桑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510nm处测定桑叶中总黄酮的吸收度。结果:线性范围为0.0090~0.0452mg/ml,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为1.3%。结论:该方法测定桑叶中总黄酮,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高。
穆春旭张建军张振秋
关键词:桑叶总黄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广金钱草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来自11个地区广金钱草药材进行指纹图谱研究,为广金钱草药材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 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甲醇-水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 in,柱温25℃,检测波长272 nm。结果:以11个共有峰为评价指标,精密度和重复性试验中各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和相对峰面积的RSD均小于3%,11批样品相似度大于0.9。结论:此方法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有助于广金钱草药材的质量控制。
陈思妮张振秋
关键词:广金钱草指纹图谱高效液相色谱法
中药凝胶电脉鉴别
李锋张振秋纪俊元
该项成果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生产实际的胶类药材鉴别,特别是在复方制剂中胶类药材的质量控制问题而且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容易的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关键词:中药
黄连、吴茱萸不同配比对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观察黄连与吴茱萸不同配伍比例(黄连-吴茱萸分别为6∶1、2∶1、1∶1、1∶6)在热环境下对大鼠肛温、生存时间和死亡率的影响,确定其对增强大鼠热耐受能力的差异。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A组)给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B组)给藿香正气水,实验组(C、D、E、F组)分别给黄连、吴茱萸药对各配伍比例提取物。6组同时放入温度为41℃,相对湿度为70%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热暴露前测各鼠肛温1次,热暴露1 h后再测1次肛温,并记录各鼠死亡时间。结果 B组和C、D、E、F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大鼠肛温、死亡率,延长存活时间,其中以D组效果最为显著。结论黄连-吴茱萸2∶1能显著增强大鼠热环境的耐受能力,抗中暑作用最为明显。
高崇佳张振秋赖静怡林丽丽李玉恒
关键词:热环境肛温热耐受
芍药甘草汤不同极性部位对痛经模型大鼠MDA、SOD、GSH-PX、ROS、NO、PGE_2、PGF_(2α)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研究芍药甘草汤不同极性部位对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氧(ROS)、一氧化氮(NO)、前列腺素E2(PGE2)、前列腺素F2α(PGF2α)的影响,确定芍药甘草汤最佳极性部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己烯雌酚与缩宫素制备原发性痛经模型,观察并记录空白组、模型组、石油醚部位组、乙酸乙酯部位组、乙醇部位组、水部位组大鼠扭体次数和子宫重量;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中MDA、SOD、GSH-PX、ROS、NO含量;剖取子宫,制备10%匀浆液,测定子宫中PGE2、PGF2α含量。结果:针对大鼠血清中MDA、SOD、GSH-PX、ROS、NO这5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除石油醚部位组,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针对大鼠子宫中PGE2、PGF2α这两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除石油醚部位组,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药甘草汤通过降低痛经模型大鼠MDA、ROS、PGE2、PGF2α含量,提高SOD、GSH-PX、NO含量,治疗大鼠痛经,确定芍药甘草汤最佳极性部位是乙醇部位。
马跃杨燕云张振秋杜晓娟臧彬如
关键词:芍药甘草汤原发性痛经
RP-HPLC法测定大鼠尿及粪中异甘草素含量
2014年
大鼠空腹12h后,灌胃给药异甘草素(剂量4.0mg·kg-1),按拟定时间间隔收集尿液和粪便,HPLC法测定尿和粪便中异甘草素的含量,研究大鼠口服异甘草素以后排泄规律。结果显示异甘草素在尿和粪便中的累积排泄率分别为2.34±0.13%和5.23±0.54%;异甘草素在尿与粪便中的回收率很低,表明异甘草素在体内极易发生代谢转化。
杨燕云许亮郝淞瑶张振秋
关键词:异甘草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中7个成分的含量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中7个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A)-0.1%磷酸水(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15 min,82%A→85%A;15~35 min,85%A→90%A;35~40 min,90%A→82%A;40~42 min,82%A→82%A,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30℃。结果: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中7个成分芦荟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进样量分别在0.02790~0.2790μg(r=0.9992),0.06176~0.6176μg(r=0.9991),0.05040~0.5040μg(r=0.9997),0.1995~1.995μg(r=0.9992),0.04128~0.4128μg(r=0.9993),0.4644~4.644μg(r=0.9994),0.6432~6.432μg(r=0.999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5)分别为98.5%、99.4%、99.2%、98.5%、99.5%、99.0%、98.4%。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大黄、厚朴药对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王婧宁王梦瑶张振秋何秀菊郝淞瑶刘畅
关键词:厚朴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和厚朴酚厚朴酚
正交试验优选小儿止咳颗粒的提取工艺研究
2006年
刘悦姜华钟金玲张振秋
关键词:小儿止咳颗粒正交试验
共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