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怡杰

作品数:108 被引量:570H指数:14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2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3篇胰腺
  • 55篇肿瘤
  • 44篇胰腺肿瘤
  • 44篇腺肿瘤
  • 35篇切除
  • 27篇手术
  • 27篇切除术
  • 26篇十二指肠
  • 25篇十二指肠切除
  • 24篇十二指肠切除...
  • 22篇胰十二指肠
  • 22篇外科
  • 21篇胰十二指肠切...
  • 20篇胰十二指肠切...
  • 20篇腺癌
  • 17篇胰头
  • 16篇胰腺癌
  • 12篇外科手术
  • 11篇胰头癌
  • 8篇预后

机构

  • 107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启东市人民医...
  • 1篇湘潭市第一人...
  • 1篇邳州市人民医...

作者

  • 107篇张怡杰
  • 85篇胡先贵
  • 71篇刘瑞
  • 61篇唐岩
  • 60篇金钢
  • 60篇邵成浩
  • 26篇何天霖
  • 23篇周颖奇
  • 20篇胡志浩
  • 16篇李刚
  • 14篇王本茂
  • 10篇周旭宇
  • 10篇宋彬
  • 7篇曹贵松
  • 7篇郑楷炼
  • 6篇胡志浩
  • 5篇吕纯业
  • 5篇经纬
  • 4篇邵卓
  • 4篇金刚

传媒

  • 19篇第二军医大学...
  • 1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0篇中华肝胆外科...
  • 8篇中华胰腺病杂...
  • 7篇外科理论与实...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5篇中华实验外科...
  • 5篇中国实用外科...
  • 3篇胰腺病学
  • 2篇肝胆胰外科杂...
  • 2篇解放军医院管...
  • 2篇罕少疾病杂志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航海医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普外临床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5篇2015
  • 5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17篇2005
  • 6篇2004
  • 5篇2003
  • 8篇2002
  • 4篇2001
  • 2篇2000
  • 4篇1999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动态观察40例胰腺癌患者围手术期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RBC-C3bR和RBC-ICR、以及体液免疫指标IgG,IgA和IgM。结果:胰腺癌患者术前CD3,CD4,CD4/CD8比值及RBC-C3bR均明显降低,CD8 和RBC-ICR明显增高,血清免疫球蛋白IgG水平也呈升高趋势。其中T淋巴细胞亚群与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与胰腺癌未切除组相比,胰腺癌切除组手术后2 周T淋巴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逐渐趋于恢复,术后30 d 基本恢复正常。结论:胰腺癌患者的免疫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手术治疗有助于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此外,对肿瘤患者免疫状态的观察不仅包括白细胞免疫系统,还应注重对红细胞免疫的监测。
刘瑞胡志浩张怡杰唐岩郭峰
关键词:胰腺肿瘤T细胞亚群红细胞免疫免疫球蛋白
区域淋巴结廓清在胰头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7
1999年
目的:探讨胰头癌根治术加区域淋巴结廓清对提高手术根治效果和生存率的作用。方法:对21例胰头癌患者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Whipple)基础上,扩大手术切除的范围,有针对性地进行区域淋巴结廓清。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有11例(52% )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其中,淋巴结癌转移率以肠系膜根部(14组)和胰头后(13组)最高,其次为胰头前(17 组)、肝动脉旁(8 组)和肝十二指肠韧带(12 组)。术后3 例发生轻中度腹泻。随访病例中有1 例在术后3 个月因严重腹泻治疗不当死亡,1例术后5 个月发生肝转移,其余病例均存活。结论:附加区域淋巴结廓清的胰头癌根治术风险并无明显增加,但根治效果良好,存活时间延长,虽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和延长随访时间,但其前景令人鼓舞。
张怡杰胡志浩刘瑞唐岩
关键词:淋巴结廓清术胰十二指肠切除胰头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252例回顾被引量:5
1999年
胡志浩胡先贵唐岩张怡杰刘瑞王本茂
关键词:胰头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式
胰腺癌患者术后血栓预防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探讨胰腺癌患者术后进行血栓预防的必要性及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的有效性。方法:26 例胰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 例、试验组16 例,试验组术后第1天开始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5 000 U/d×7 d,两组于术前3 d、术后2 周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及凝血指标。结果:26例胰腺癌患者术前全血还原粘度低切(17.06±7.34) m Pa·s,高切(5.73±3.55) m Pa·s均为正常值上限;其中有3例低切> 22.53 m Pa·s,高切> 8.36 m Pa·s,占11.5% 。术后对照组低切(21.82±6.17) m Pa·s,高切(8.62±3.48) m Pa·s,1例出现静脉血栓,占3.8% ;术后试验组低切(13.11±5.17) m Pa·s,高切(4.96±3.61) m Pa·s,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 0.05),试验组无1例发生出血等副作用。结论:胰腺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液粘滞度普遍升高,术后较术前更明显。预防性应用低分子肝素能有效降低血液粘滞度、预防静脉血栓的发生。
何天霖曹贵松景在平周颖奇徐斌刘瑞张怡杰胡志浩
关键词:胰腺肿瘤低分子肝素血栓血液流变学
胰腺类癌一例被引量:3
2003年
何天霖周颖奇胡先贵张怡杰刘瑞曹贵松
关键词:胰腺类癌B超检查CT
Menin因子的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肿瘤抑制因子menin在诊断和治疗胰腺癌中的应用,对menin因子过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生长的机理进行了阐述,menin因子一方面通过上调基因p18、p27、HOXA9、HDAC5以及CBX4的表达以及抑制下调...
程鹏金钢张怡杰李刚王云峰陈颖郝骏刘彻李森
文献传递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的诊断与治疗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提高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Ts)的认识,以改善其诊治水平。方法对1993年5月至2003年12月收治的15例IPMTs病人的临床、影像学表现及病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男性12例,女性3例。年龄33~76岁,平均58岁。上腹痛为最常见症状。B超和CT检查,均提示有不同程度的胰管扩张和囊实性占位。11例行ERCP检查,发现十二指肠乳头肿大和黏液溢出者7例。14例行手术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胰体尾切除1例,全胰切除1例)。术后病理诊断胰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癌3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伴局部癌变6例、胰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伴不典型增生3例、胰头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腺瘤2例,术后除1例因肝广泛转移而死亡外,其余病人均健在,存活期最长1例已13年。结论胰腺有囊实性占位伴胰管全程扩张的病人应考虑IPMTs,ERCP发现十二指肠乳头增大有黏液溢出者可确诊该疾病。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术后预后良好。
胡先贵陈智勇张怡杰刘瑞唐岩
关键词: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胰腺
一种Whipple手术用鼻饲胃肠减压管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是一种Whipple手术用鼻饲胃肠减压管,包括胃减压管(1)、鼻饲管(2)和可沿胃减压管一侧的空肠减压管移行通道(3)上下滑动的空肠减压管(4);胃减压管下端设有胃减压管侧孔(1.2);鼻...
经纬胡先贵金钢邵成浩张怡杰肖亮陈樱王晓艳郭世伟徐立
文献传递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5
2014年
快速康复外科(fast-track surgery,FTS)主要是指围手术期综合性应用已证实有效的各种措施以减少手术应激反应,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促进患者加快康复[1].这一理念在问世后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逐渐应用于心胸外科、骨科、妇科及泌尿外科等领域,但由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操作复杂性与较高的技术难度,FTS理念在该手术上的应用报道较少.我们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科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5例患者,对其病史资料及预后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分析对比,报道如下.
邵卓金钢胡先贵邵成浩张怡杰周颖奇周旭宇刘瑞马洪运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快速康复外科手术应激反应并发症发生率心胸外科
个体化快速康复措施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5
2015年
目的 研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处理流程和改进措施.方法 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间在上海长海医院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635例患者病史资料及随访数据,对围手术期内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系统性回顾和分析,比较不同处理措施对其恢复效果的影响,分析并总结患者术后再入院的主要风险因素和规避策略.结果 相对于术后肠外营养或口服进食的患者,早期应用肠内营养、下床活动以及更改腹腔引流管等个体化快速康复措施的患者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更早[(2.9±1.6)比(3.6±2.1)d],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显著降低[(13.9±7.5)比(17.6±7.7)d、(58 505±34 045)比(68 663±26 640)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5或<0.01);上消化道排空障碍、腹腔内感染、胰瘘、胆瘘、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下降,其中上消化道排空障碍及腹腔感染发生率的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8.9%比16.8%、14.2% 比22.3%,P值均<0.05).接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术后再入院率显著高于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者(20.0%比11.9%,P=0.015).结论 对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来说,个体化快速康复治疗是减轻手术应激,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同时不增加患者术后再入院率的安全有效的处理策略。
邵卓杨件新金钢于恩达胡先贵邵成浩张怡杰周颖奇周旭宇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快速康复外科肠道营养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