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敏
-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半定量检测值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4年
- 中国是乙型肝炎的高流行地区.随着乙型肝炎疫苗的广泛应用,其流行病学特点发生了明显改变,新生儿和15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明显降低[1],但成年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未明显减少,甚至有上升的趋势.目前临床上通过流行病史、临床表现、病毒学指标等多种因素综合判断急性、慢性乙型肝炎,其中非客观性的因素占了大部分,因此在病程早期亟需要一个客观的标准进行评估.本研究采用半定量检测乙型肝炎患者的抗-HBc IgM水平,并结合临床资料,以期得到一个可以量化的客观指标来早期鉴别急性乙型肝炎与慢性乙型肝炎.
- 赵琳张思敏黄玲周海东尹东林蒋筠斐胡晓波许洁
- 关键词: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半定量检测检测值急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疫苗
- 乙肝核心抗体半定量检测值在乙型肝炎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 <正>目的本研究通过对乙型肝炎患者入院首次的乙肝核心抗体IgM(Anti-HBc IgM)的半定量检测值的回顾性研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半定量检测Anti-HBc IgM值在早期诊断急性乙型肝炎的应用。方法 1.收...
- 赵琳张思敏黄玲周海东尹东林蒋筠斐胡晓波陆志檬许洁
- 文献传递
- 成人急性乙型肝炎临床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流行病学的特征,为防治成人急性乙型肝炎提供建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109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血清HBV标志物,肝功能及临床转归。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以男性为主,男女比例为5.06∶1;发病年龄主要为20~59岁,占93.57%。全部患者中有96.34%既往未曾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既往接种史不详。性接触传播为重要途径之一,共27例,占24.77%。临床治愈率高达94.50%。全部患者入院时抗-HBc IgM为(20.38±8.41)S/CO,HBV DNA为(4.27±1.12)lg拷贝/mL,ALT水平为(1404.98±906.22)IU/L,TBil为(95.24±69.03)μmol/L;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为(22.87±10.16)d;血清HBsAg转阴时间为(13.87±10.14)d,HBV DNA转阴时间为(10.05±9.66)d。结论成年人急性乙型肝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性传播途径是目前成人急性乙型肝炎重要感染途径之一,建议成人和高危人群开展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以降低成人急性乙型肝炎的感染率和发病率。
- 袁小凌金凯尹东林赵琳张思敏周海东许洁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流行病学疫苗接种
- 急性乙型肝炎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急性乙型肝炎(乙肝)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4年4月的急性和慢性乙肝病例(115和263例),比较两组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率,再将急性乙肝分为淤胆组23例和非淤胆组92例,比较两组年龄、性别、有无长期大量饮酒、住院天数、血常规、肝功能、HBV 血清学标志物、HBV DNA等,将有差异的指标做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急性和慢性乙肝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比例分别为20.00%和1.14%(P =0.000)。急性乙肝淤胆组患者的年龄(48.87±7.63)岁、住院天数(34.6±11.3)d、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16.34(8.1~30.00)%、HBeAg 效价34.30(0.37~1442.24)S/CO、HBV DNA 定量6.46×105(1.21×102 ~ 1.25×107)拷贝/mL,AST/ALT 0.51±0.20均高于非淤胆组(P <0.05);患者年龄、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和 HBV DNA 水平是急性乙肝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危险因素(OR 值分别为 1.09、1.16、3.24,P <0.05)。结论急性乙肝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发生率较慢性乙肝高;患者年龄、外周血单核细胞比例和 HBV DNA 水平是急性乙肝合并胆汁淤积性肝病的危险因素。
- 周海东张思敏袁小凌赵琳尹东林许洁
- 关键词:急性乙型肝炎胆汁淤积性肝病
- 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分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患者的病因及病理特点,探讨不明原因肝损伤可能的疾病发展情况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自2009年以来因不明原因肝损伤行经皮肝穿刺患者的病理结果、诊断及患者治疗的情况。结果 31例不明原因肝损伤患者行经皮肝穿刺检查明确诊断,其中药物性肝炎11例(35.0%),脂肪性肝炎4例(13.0%),自身免疫性肝病12例(39.0%),隐匿性乙型肝炎2例(6.5%),肝功能异常原因未明2例(6.5%)。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不明原因肝功能异常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药物性肝炎。经皮肝穿刺活检是诊断肝功能异常病因的重要方法,对明确诊断及建立最合适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 张思敏周海东赵琳黄玲许洁
- 关键词:肝功能异常肝脏病理
- 23例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了解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AIH-PBC重叠综合症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对23例有肝活检病理结果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临床及病理特点。结果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发病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发病年龄大多50岁以上。AIH肝功能多异常,伴球蛋白及免疫球蛋白IgG增高,肝活检病理多表现为界面性炎或桥接坏死,大多同时伴浆细胞浸润,胆管增生。PBC常表现为ALP、GGT增高,抗线粒体抗体亚型-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AMA-M2)阳性即可诊断,病理提示浆细胞浸润及胆管增生。重叠综合征肝功能大多异常,免疫学指标阳性率高,肝活检病理胆管病变,早期多为增生病变。结论AILD有必要早诊断,早治疗,重叠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诊断需结合临床、生化、免疫学及肝活检病理。
- 张思敏周海东袁小凌赵琳许洁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肝炎重叠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