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礼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乐山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长链非编码RNA ATB调控miR-144对胶质瘤迁移和侵袭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ATB(lncRNA ATB)调控miR-144对胶质瘤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采用q PCR检测lncRNA ATB在胶质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差异以及慢病毒si-ATB对胶质瘤细胞的转染效率情况;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进行检测lncRNA ATB和miR-144之间的关系;通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lncRNA ATB对胶质瘤细胞株U87和U251增殖能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lncRNA ATB对胶质瘤细胞株凋亡行为的影响; Transwell实验检测lncRNA ATB对细胞株侵袭能力的影响;裸鼠体内实验检测lncRNA ATB对裸鼠移植瘤的体积和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胶质瘤lncRNA ATB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 <0. 05),高水平lncRNA ATB患者的生存率低于低水平lncRNA ATB患者;使用si-ATB1和si-ATB2分别转染胶质瘤U87和U251细胞后,lncRNA ATB的表达水平降低;过表达miR-144后,野生型lncRNA ATB的荧光素酶活性受到抑制,对突变型lncRNA ATB的荧光素酶活性影响不明显。转染si-ATB 24、48和72小时后,U87和U251细胞的增殖能力低于对照组; lncRNA ATB的下调提高了U87和U251凋亡百分比(P <0. 05);抑制lncRNA ATB后,U87细胞[(186. 4±12. 4)个比(73. 6±8. 6)个比(62. 6±5. 6)个,P <0. 05]和U251细胞[(192. 2±15. 3)个比(63. 6±6. 3)个比(68. 3±7. 6)个,P <0. 05]的细胞侵袭能力降低;与对照组相比,si-ATB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均小于或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lncRNA ATB通过调控miR-144的表达促进胶质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
- 雷波詹傲张召张孝礼万晓强
- 关键词:胶质瘤增殖凋亡长链非编码RNAATB
- RNA hs_circ_0021001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探讨RNA hs_circ_0021001在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受试者hs_circ_0021001相对表达量。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hs_circ_0021001诊断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结果颅内动脉瘤组患者hs_cire_0021001相对表达量为(3.52±0.7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1.31±1.53),P<0.05]。治疗后颅内动脉瘤患者hs_circ_0021001相对表达量为(5.18±1.32),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瘤大小、动脉瘤位置、Hunt-Hess分级及hs_circ_0021001与患者预后不良密切相关。h_circ_0021001评估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不良AUC、敏感度、特异性分别为0.780(0.707~0.843)、71.74%、89.09%。结论hs_circ_0021001与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辅助诊断颅内动脉瘤患者预后。
- 张召张孝礼吴虹刚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预后不良
- 神经电生理导航辅助显微手术用于岛叶胶质瘤治疗的临床价值
- 2022年
- 研讨岛叶胶质瘤选择神经电生理导航辅助显微手术治疗优势。方法:收治2018.12-2020.12岛叶胶质瘤患者70例,对照组35例:实施显微手术;探析组35例:落实神经电生理导航辅助显微手术干预方案:比对不同方案的治疗效果。结果:探析组手术全切率62.86%与次全切率22.86%均高于对照组的手术全切率28.57%与次全切率45.71%,(P<0.05)。探析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8.57%互比,无差异性(P>0.05)。探析组3个月疾病复发率0.00%、6个月疾病复发率2.86%与12个月疾病复发率5.71%与对照组3个月疾病复发率8.57%、6个月疾病复发率14.29%与12个月疾病复发率17.14%互比,无差异性(P>0.05)。探析组治疗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治疗满意度77.14%,(P<0.05)。结论: 神经电生理导航辅助显微手术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对岛叶胶质瘤有一定干预价值,而且不易增加不良反应与疾病复发率,还可获得较高治疗满意度,值得推广。
- 詹傲岳林李欣龙张孝礼卫正洪
- 关键词:岛叶胶质瘤疾病复发率
- 利用3D-CTA开展超早期手术夹闭破裂动脉瘤253例治疗体会被引量:6
- 2018年
- 颅内动脉瘤未破裂前大多无临床症状,一旦破裂出血,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许多动脉瘤破裂患者在等待检查过程中,因动脉瘤再次破裂、脑积水等原因,影响了患者预后,甚至导致患者死亡[1]。如何快速诊断动脉瘤并予以手术治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是神经外科医师面临的首要问题。
- 张道宝吴虹刚陈舒张召张孝礼雷波岳林罗成军郑念东
- 关键词:三维CT血管造影动脉瘤显微手术
- 不同血管内介入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内皮素-1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不同血管内介入手术时机对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乐山市人民医院155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接受血管内介入栓塞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组(47例,发病48 h内接受治疗)、早期组(53例,发病48~72 h内接受治疗)及延期组(55例,发病72 h后接受治疗)。对比三组栓塞效果及并发症情况,观察术前、术后1周和1月时血清MBP、NSE及ET-1水平变化。结果超早期组和早期组栓塞成功率均显著高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周及术后1月,三组患者血清MBP、NSE及ET-1水平呈明显降低趋势,其中超早期组显著低于同期早期组,早期组又低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延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具有良好效果,超早期或早期手术能显著提高栓塞成功率。
- 张召吴虹刚张孝礼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手术时机髓鞘碱性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替莫唑胺优化方案在恶性胶质瘤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 2023年
- 分析恶性胶质瘤治疗阶段,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 样本选择2020年1月到2023年1月期间,在医院接受医疗干预的恶性胶质瘤患者共计100例,基于临床治疗阶段,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评价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 干预组疗效占比相较于对照组高(P<0.05);干预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存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充分证实,替莫唑胺优化治疗方案的开展,使得恶性胶质瘤患者在恶性胶质瘤病情干预中的生存率与生存期限有效改善,生活质量评分综合性提升。
- 詹傲岳林张孝礼张召卫正洪
- 关键词:恶性胶质瘤
- DTI在中等量脑出血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探讨DTI在中等量脑出血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1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入住我院的96例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是否采取手术治疗分为内科治疗组(n=48)与微创手术组(n=48)。采用DTI对患区进行扫描,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预后状况。结果:(1)两组治疗后2周颅内血肿均显著改善(P<0.05),且微创手术组改善程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的PG值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微创手术组治疗后2周的PG值显著小于内科治疗组(P<0.05);(3)微创手术组中能够清晰地见到内囊区的神经纤维存在显著性恢复;(4)两组患者受累侧FA(f)及FA(s)均显著小于未受累侧(P<0.05),但是两组受累侧FA(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累FA(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借助DTI成像分析方法,微创手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状况显著优于内科治疗。
- 张召雷波张孝礼陈舒
-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内科治疗预后评估
- 术中电生理监测对原发性面肌痉挛MVD预后的影响分析
- 2021年
- 分析原发性面肌痉挛(pHFS)患者在微血管减压术(MVD)中实施电生理监测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在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选出74例采取MVD治疗的pHFS患者,根据随机数值表法分为两组。其观察组患者术中实施电生理监测,而参照组不实施电生理监测。然后观察各组患者预后康复效果。结果:术后1个月、1年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面肌痉挛缓解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面肌痉挛缓解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HFS患者在微血管减压术中实施电生理监测对其预后恢复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 詹傲李欣龙张孝礼文伟岳林
-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原发性面肌痉挛电生理监测预后
- 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治疗痉挛性斜颈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研究术前颈部CT及肌电图检查对痉挛性斜颈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痉挛性斜颈病人的临床资料,术前均评估TWSTRS评分,行颈部薄层CT检查15例,肌电图检查19例。根据术前检查及临床表现情况行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手术,术后电话随访评估TWSTRS评分以判断手术效果。结果根据TWSTRS评分,治疗有效21例,疗效差5例;手术前后TWST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无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病例。术前行CT检查与未行CT检查病人的手术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2);术前同时行CT和肌电图检查与未行两项检查的病人手术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47);而术前是否行肌电图检查及肉毒毒素注射对手术效果无明显影响(P肌电图=0.08,P肉毒毒素=0.33)。结论选择性周围神经切断术能有效治疗痉挛性斜颈,根据术前颈部薄层CT检查结果设计个体化手术方案能有效提高手术疗效。
- 张孝礼孙伯民占世坤李殿友
- 关键词:斜颈痉挛性选择性肌电图CT
- 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的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发生机制及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硬膜外血肿、再次行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的患者28例,分析出现硬膜外血肿的相关因素、发生机制及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并结合患者资料实施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例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的情况(1例凝血酶原时间延长,2例血小板减少,1例肝功能ALT增加);2例出现伤口引流障碍。28例中11例(39.29%)因颅骨骨折,术后即刻行对侧硬膜外血肿探查、清除术,术中发现出血量均>40 ml;4例(14.29%)术后观察到凝血功能障碍,复查CT对侧硬膜外血肿>30 ml;术后定期复查CT,6例(21.43%)发现颅脑创伤性对侧硬膜外血肿,其出血量均>20 ml;5例(17.59%)因发现对侧瞳孔散大后行头颅CT,对侧硬膜外血肿>30ml,2例来源为脑膜中动脉,3例为板障出血;出院时行GOS评分:重残、植物状态生存及死亡12例(42.86%),轻度残疾者16例(57.14%)。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颅骨骨折、血小板是创伤性急性硬膜下血肿手术后发生对侧硬膜外血肿的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颅骨骨折、凝血功能障碍是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对侧硬膜外血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充分评估,做好再出血手术预备方案;术中、术后密切观察脑压;提早探查对侧硬膜外出血征象是硬膜下血肿减压后对侧硬膜外血肿的预防关键。
- 雷波张召张孝礼万晓强卫正洪
- 关键词:硬膜外血肿减压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