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娟丽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湖北省中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上消化道
  • 2篇消化道
  • 2篇内镜
  • 2篇化道
  • 2篇肝癌
  • 1篇炎性
  • 1篇炎性反应
  • 1篇乙醇
  • 1篇应激
  • 1篇幽门螺
  • 1篇幽门螺杆菌
  • 1篇幽门螺杆菌感...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肝癌
  • 1篇上消化道异物
  • 1篇食管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术后
  • 1篇双侧足三里

机构

  • 7篇湖北省中医院
  • 4篇湖北省肿瘤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中医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7篇张娟丽
  • 4篇段传谊
  • 4篇苏成霞
  • 2篇胡运莲
  • 1篇涂华
  • 1篇高清华
  • 1篇黄勇
  • 1篇黄超群
  • 1篇孙玉洁
  • 1篇段妍君
  • 1篇黄超群
  • 1篇吕文亮

传媒

  • 2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08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胃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被引量:19
2019年
目的探究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对胃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北省中医院收治82例胃肠癌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湖北省肿瘤医院收治82例胃肠癌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多潘立酮混悬液经胃管注入+维生素B1肌内注射治疗,观察组予以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2组均治疗3 d,对比2组临床疗效、胃肠功能各指标恢复情况及住院时间,并记录2组术后胃肠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首次排气、首次排便、进固体食物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胃肠并发症率为12.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4%(P<0.05)。结论对胃肠癌患者于根治术后开展艾灸加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治疗,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康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可减少胃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张娟丽段传谊聂璐苏成霞涂华
关键词:艾灸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
转移性肝癌的治疗被引量:1
2008年
段传谊张娟丽
关键词:转移性肝癌手术治疗
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和技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方法、技巧和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1月接受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抽取6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喉镜进行诊治,观察组采用无痛胃镜进行诊治,根据不同材质、形状、大小的异物实施对应的手术方案,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和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消化道异物患者中应用胃镜治疗,可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视野,并根据异物形状、大小、材质等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案能有助于异物顺利取出,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医患关系改善,提高患者满意度。
张娟丽
关键词:胃镜上消化道满意度
连朴饮加味方联合四联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肠道微生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连朴饮加味方联合四联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及对肠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1年12月我院初次根除幽门螺杆菌失败的76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脾胃湿热证)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枸橼酸铋剂+阿莫西林+呋喃唑酮(14d)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朴饮加味方(2次/d×14d),后续连朴饮加味方(2次/d×14d)治疗,观察两种方案的疗效及对肠道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70例患者中治疗组Hp根除率的符合方案(PP)与意向治疗(ITT)分析分别为89.19%、86.84%,对照组为84.85%、73.68%,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在服药2周、停药2周、停药4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在改善口黏且苦、肢体困重、口臭、脘腹饱胀单向症状疗效上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P<0.05)。对肠道菌群的影响:对照组物种丰度、多样性在停药2周时明显下降,停药4周、8周、11周均高于停药2周时,停药11周时高于根除前;在属水平,对照组在停药8周时罕见小球菌属(Subdoligranulum)、粪球菌属(Coprococcus)显著高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停药2周时物种、多样性与根除前无明显差异,且在停药2周、4周时物种丰度均高于根除前,同时有益菌属毛螺菌属(Lachnospira)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停药2周、4周、8周、11周时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比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结论连朴饮加味方联合四联可作为Hp根除失败有效的补救方案,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连朴饮加味方可能通过促进有益菌菌群生长,减少有害菌,提高B:F值调节肠道菌群失衡,以缓解胃肠道症状。
黄超群黄超群黄超群吕文亮魏沙高清华张思依段妍君胡运莲苏成霞孙玉洁张娟丽章茜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肠道微生态
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对直径≤15mm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及减轻机体应激和炎性反应的研究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研究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对直径≤15 mm结肠息肉内镜下切除及减轻机体应激和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 以湖北省中医院2019年9月至2022年8月诊断并进行治疗的直径≤15 mm结肠息肉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试验组60例以及对照组60例, 试验组患者采取冷圈套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采取内镜下黏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指标、急性时相蛋白水平、应激反应指标以及并发症之间的差异采用χ^(2)检验以及Fisher精确检验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低于对照组[(2.63±0.55) min比(3.82±0.54) min, t=11.959, 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CRP、SAA、AAT均高于术前[(7.10±2.85)、(13.73±2.96) mg/L比(4.97±0.78)、(4.95±0.81) mg/L, (13.25±3.06)、(17.11±2.68) mg/L比(7.07±1.62)、(7.01±1.50) mg/L, (1 893.56±53.39)、(3 427.65±52.47) mg/L比(1 240.61±53.78)、(1 240.61±53.78) mg/L, t=5.584、22.161、13.826、25.473、66.863、225.468, P<0.05], 且试验组患者的CRP、SAA、AAT低于对照组(t=12.630、7.350、158.742, P<0.05)。术后, 两组患者的Cor、NE、ACTH以及ATⅡ高于术前[(126.50±2.48)、(146.91±3.55) ng/ml比(94.98±3.36)、(94.87±3.88) ng/ml, (0.42±0.09)、(0.59±0.26) ng/ml比(0.21±0.14)、(0.24±0.12) ng/ml, (35.58±3.87)、(43.14±3.14) pg/ml比(27.03±3.10)、(27.58±2.56) pg/ml, (42.02±3.59)、(50.33±3.95) ng/ml比(34.81±3.23)、(34.92±3.98) ng/ml, t=58.464、76.650、9.774、9.468、13.356、29.750、11.565、21.287, P<0.05], 且试验组患者的Cor、NE、ACTH以及ATⅡ低于对照组(t=36.508、4.786、11.750、12.059, P<0.05)。结论在对直径≤15 mm结肠息肉患者的治疗中, 采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对患者进行手术, 可显著降低炎性反应以及应激反应。
张娟丽聂璐苏成霞章茜黄超群段传谊
关键词:结肠息肉炎性反应
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PEI)治疗原发性肝癌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回顾性总结无水乙醇肿瘤内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对2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经皮肝肿瘤内注射无水乙醇,使肿瘤体药物浓度极高,致肿瘤细胞及其血管内皮细胞迅速脱水,蛋白凝固,癌细胞变性坏死。2周内注射2~3次,休息3周后可重复注射。结果21例患者经无水乙醇注射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原血清甲胎蛋白(AFP)值升高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疗不良反应仅见短暂的局部烧灼痛、低热、一过性转氨酶轻度升高。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最显著的优点是安全性高,是目前治疗肝癌确实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
段传谊张娟丽黄勇
关键词:超声肝癌无水乙醇介入治疗
改变体位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探讨改变体位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湖北省中医院2018年1~12月行胶囊内镜检查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检查前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端坐位吞服胶囊;观察组采用改变体位的方法。观察两组患者胶囊内镜通过食管、胃、小肠的时间及食管、胃腔、小肠疾病诊断阳性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胶囊内镜通过食管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胶囊内镜通过胃和小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胃腔疾病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食管及小肠疾病诊断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改变体位的方法,能有效提高胶囊内镜在食管的停留时间及拍摄量,提高胃腔疾病的诊断率。
苏成霞胡运莲章茜张娟丽聂璐
关键词:体位胶囊内镜上消化道食管小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