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21 被引量:70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侨大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高校产学合作科技重大项目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石油与天然气...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5篇黏度
  • 5篇稳定性
  • 4篇胶囊
  • 3篇软胶
  • 3篇软胶囊
  • 3篇响应面
  • 3篇降解
  • 2篇多糖
  • 2篇植物
  • 2篇质谱
  • 2篇质谱解析
  • 2篇谱解析
  • 2篇琼脂
  • 2篇羟丙基甲基纤...
  • 2篇响应面法
  • 2篇响应面法优化
  • 2篇响应面分析法
  • 2篇响应曲面
  • 2篇响应曲面法
  • 2篇卡拉胶

机构

  • 16篇华侨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1篇张娜
  • 11篇叶静
  • 10篇肖美添
  • 7篇张学勤
  • 7篇黄雅燕
  • 5篇赵锁奇
  • 3篇孙学文
  • 2篇徐春明
  • 2篇史权
  • 2篇许志明
  • 1篇李宝霞
  • 1篇赵鹏
  • 1篇赵广辉
  • 1篇李娇

传媒

  • 3篇现代化工
  • 3篇食品与发酵工...
  • 3篇化工进展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广州化工
  • 1篇应用化工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 1篇海峡药学
  • 1篇科技视界
  • 1篇第十届全国化...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糖溶解性改善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20年
随着多糖应用的日益广泛,多糖在水中溶解性不足的问题越发突出,对多糖溶解性的改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该文对多糖溶解性改善方法进行了总结,根据其改性机理及其对多糖性质的影响,将其划分为物理法、降解法和衍生化法3种。并指出多糖溶解性的改善方法主要基于对颗粒的形貌及粒径处理、通过降解获得低聚糖以及引入亲水性基团等,在改善多糖溶解性的同时,也对多糖黏度、凝胶化能力以及生物活性等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改性方法本身存在反应精度难以调控、反应均一性差等问题,今后发展研究方向应集中于探明多糖溶解性提升的机理缘由,并建立相应的反应动力学模型,以针对性解决多糖改性中存在的问题。
廖振胜张娜杨宇成黄雅燕张学勤叶静肖美添
关键词:多糖改性溶解性衍生化降解
褐藻胶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产酶条件优化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筛选一株能降解褐藻胶的菌株,并优化产酶条件以提高褐藻胶裂解酶活力。【方法】从漳州海域采集到海水和海泥,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通过富集培养、初筛、复筛筛选到一株能够降解褐藻胶的菌株。依据16S rRNA序列分析、生理生化特征、菌体形态及菌落特征对该菌进行鉴定。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该菌的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属于海科贝特氏菌,命名为Cobetiamarina HQZ08。该菌株最佳的产酶培养基组成为:海藻酸钠7.00g/L、蛋白胨3.00g/L、NaCl30.00g/L,K2HPO4·3H2O 1.25 g/L。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2%,接种龄12 h,培养基起始pH为7.0,培养温度25°C,培养时间24 h。优化后褐藻胶裂解酶活力达到68.5 U/mL,TLC法分析酶解产物为褐藻胶寡糖。【结论】HQZ08菌株可以用于降解褐藻胶,产生聚合度为2–6的褐藻胶寡糖。
赵婉琳叶静张娜张娜赵鹏肖美添
关键词:褐藻胶裂解酶
改进Dische比色法测定海带中的岩藻聚糖含量被引量:3
2018年
采用Dische比色法测定海带中的岩藻聚糖含量,具有操作简便,不需要昂贵仪器,安全可靠等特点,但分析速度慢。为了提高测定方法的效率,通过考察振荡条件、温度、L-半胱氨酸盐添加量对显色稳定性的影响,对Dische比色法进行改进。并验证方法学,考察了精密度、显色稳定性、加标回收率。实验表明,改进Dische比色法大大缩短显色时间,精密度、稳定性、加标回收率符合相关规定,并采用改进的Dische法测定不同地区12种海带中岩藻聚糖含量。
黄桂华叶静肖美添张学勤张娜
关键词:海带比色法
响应面法优化普鲁兰多糖-卡拉胶软胶囊囊皮配方被引量:9
2018年
选取普鲁兰多糖-卡拉胶作为胶液的主要成分,探究成分配比对囊皮的透油率,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凝胶强度,透光率等性能指标的影响,从而确定制备普鲁兰多糖-卡拉胶软胶囊囊皮的最佳配方。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普鲁兰多糖-卡拉胶软胶囊囊皮的配方进行优化,得到了最佳制备方案:卡拉胶含量1.25%(复配胶配比23.5∶2.5),果糖含量4.7%,钾离子含量0.11%,此时的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凝胶强度分别为(34.6875±1.6253)MPa,(50.1346%±2.6834%),(463±13)g/cm^2,实验验证所得结果与理论值基本吻合,响应面优化所得结果对生产实际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张锦中肖美添叶静张娜黄雅燕
关键词:普鲁兰多糖卡拉胶响应面分析法
一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复合膜的制备被引量:1
2020年
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普鲁兰多糖为主要成分,κ-卡拉胶作为凝胶剂,研究不同组成对复合膜性能的影响,以确定最佳配方。基于单因素实验,对复合膜的配方通过响应曲面法进行优化设计,确定最佳制备工艺为:普鲁兰多糖含量9.533%,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含量6.000%,κ-卡拉胶含量2.315%,甘油含量7.903%。在此条件下,经过实验测试,所得到的复合膜断裂伸长率为56.35%±1.48%,抗拉强度为(2.68±0.39) MPa,凝胶强度为(785.48±10.32) g/cm^2,透光率为46.73%±3.87%。实验验证结果与理论值相近,响应面优化所得结果对于复合膜实际生产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施鸿谋林福娣苏一帆范超春赵岩张娜
关键词: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多糖复合膜响应曲面法
海藻酸钠微囊的制备及应用进展被引量:16
2022年
微囊化技术作为一项发展迅速的新技术,具有精确给药、芯材控释等特点,在生物医药、食品、化工等领域均得到成功应用。海藻酸钠是从海洋藻类提取的功能独特的植物多糖,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和凝胶性等优势,已被广泛用作微囊的包膜材料。但海藻酸钠微囊易受到基质材料、交联剂和生产工艺参数的影响,性质难以调控,所以微囊的生产仍存在配方不完善、制备工艺不稳定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综述对海藻酸钠的离子交换性、pH敏感性、凝胶特性等性质和微囊制备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论述了海藻酸钠微囊在包封细胞、药物以及精油方面的应用,指出今后的研究方向应集中于改进微囊的制备工艺,探明海藻酸钠成膜机理与机械性能的关系,提高海藻酸钠微囊强度与韧性,继续推进海藻酸钠与其他高分子材料的复配研究,以期扩大海藻酸钠微囊的应用范围,加快海藻酸钠微囊的工业化进程。
袁晓露李宝霞黄雅燕黄雅燕叶静张娜叶静郑秉得张娜
关键词:海藻酸钠微囊化凝胶机理
氧化对减黏裂化产物长期储存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氧化是导致减黏产物长期储存稳定性变差的主要原因。在减黏产物中分别加入自由基消除剂即抗氧剂T501和DPA,考察抗氧剂抑制氧化的效果,并分析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抗氧剂T501和DPA可抑制减黏产物黏度的增长,提高减黏产物的长期储存稳定性。减黏产物中的自由基与抗氧剂发生反应,生成了稳定的自由基,从而抑制了减黏产物的氧化,使其酸值较不加抗氧剂的低。Neg ESI FT-ICR MS的分析结果表明,储存后O2类化合物的相对丰度增加,说明减黏产物在储存过程中发生了氧化反应,并导致酸值增加。减黏产物O2的等价双键数DBE值分布在1-7范围,碳数分布为C13-C21,DBE=3的相对丰度最高;储存90d后,其DBE值分布在1-24范围,碳数分布为C13-C44,不同缩合度的O2类化合物质量重心后移,即碳数增加并且分布变宽,说明氧化使减黏产物的环烷酸类型增多,增加了大量的多环环烷酸。
张娜
关键词:稳定性
委内瑞拉减黏调和油的储存输运稳定性被引量:2
2015年
通过考察委内瑞拉常渣减黏调和油黏度、密度、残炭和组成的变化,研究了调和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通过酸值、胶质和沥青质的结构变化,研究了影响调和油长期储存稳定性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反应条件下的调和油上下层的黏度、密度和残炭差异不显著,基本相同,调和油没有发生分层现象,长期储存稳定性较好,满足船运要求。随着反应苛刻度和储存时间的增加,胶质/沥青质之比减小,调和油的稳定性下降。溶解在调和油中的微量氧与调和油中的自由基和烯烃发生反应,使得酸值增加。储存过程中胶质和沥青质均发生了缩合,不同反应苛刻度下,4个减黏调和油的胶质结构差异并不大,但420℃/30min调和油沥青质的缩合较明显。氧化反应和胶质、沥青质的缩合使得调和油的长期储存稳定性下降。
张娜
关键词:黏度沥青质石油
委内瑞拉超重油减黏裂化及产物流变性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以委内瑞拉超重油和常渣为原料,在反应温度410~430℃,反应时间15~50 min的范围内,和反应温度380~400℃,反应时间1~4 h的范围内,进行减黏裂化反应。减黏产物的分子量、胶质、凝点、闪点、H/C和S含量下降,但是残炭、沥青质和N含量上升。根据生焦诱导期,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的关系,确定优化的工艺条件,并运用在连续式反应设备中进行的减黏裂化反应进行验证,实验值与预测值十分相近。随着反应苛刻度的提高,减黏产物从牛顿流体转变成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流体形态,且有屈服值,不利于输运。
张娜
关键词:黏度非牛顿流体流变性
委内瑞拉奥里超稠油减黏工艺研究
2009年
进行了不同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的减黏裂化反应,确定了高温短时间和低温长时间2种反应的较佳反应条件,分别为:415℃/30min,390℃/2h。并考察了反应的生焦率及产物的黏度、收率、四组分含量、残炭、凝点、闪点及胶质和沥青质结构。结果表明,委内瑞拉奥里超稠油可以采用减黏裂化工艺进行降黏,并使产物满足380#燃料油黏度标准。减黏反应的温度和时间是互补的,减黏反应进行的深度是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较高的反应苛刻度使得减黏产物成为非牛顿流体,呈现假塑性流体形态,且有屈服值,对船运可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减黏反应的条件要严格控制。高温反应产物的胶质和沥青质的缩合程度较高,同时结构单元中的芳环数也较多,进一步生成生焦前驱物的趋势较强。最终确定委内瑞拉奥里常渣减黏裂化的最佳反应条件为:390℃/2h。
张娜赵锁奇
关键词:黏度稳定性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