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娜

作品数:30 被引量:389H指数:15
供职机构: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8篇农业科学
  • 1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3篇保鲜
  • 12篇贮藏
  • 8篇西兰花
  • 8篇兰花
  • 7篇采后
  • 6篇果蔬
  • 6篇保鲜效果
  • 6篇LED
  • 4篇照射
  • 4篇贮藏品质
  • 3篇抑菌
  • 3篇蒜薹
  • 3篇活性
  • 3篇病原
  • 2篇熏蒸
  • 2篇樱桃
  • 2篇真菌
  • 2篇萃取
  • 2篇微萃取
  • 2篇抗氧化

机构

  • 28篇国家农产品保...
  • 10篇天津商业大学
  • 5篇天津农学院
  • 2篇大连工业大学
  • 2篇沈阳农业大学
  • 2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国家农产品保...
  • 2篇天津科润蔬菜...
  • 1篇南开大学
  • 1篇河南新飞电器...
  • 1篇天津市农业科...
  • 1篇河南农业职业...
  • 1篇天津市植物保...
  • 1篇通化葡萄酒股...

作者

  • 30篇张娜
  • 20篇关文强
  • 19篇阎瑞香
  • 4篇李春媛
  • 3篇张怡
  • 3篇张平
  • 2篇朱志强
  • 2篇李宁
  • 2篇孙德岭
  • 2篇纪淑娟
  • 2篇李昆仑
  • 2篇于晋泽
  • 2篇刘莉莉
  • 2篇王超
  • 2篇刘斌
  • 2篇常波
  • 1篇宋茂树
  • 1篇王永婵
  • 1篇肖建军
  • 1篇王文生

传媒

  • 10篇保鲜与加工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北方园艺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食品科技
  • 2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生物技术通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光谱学与光谱...
  • 1篇天津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年份

  • 4篇2017
  • 4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保鲜膜对双孢菇采后褐变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10年
以双孢蘑菇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厚度的PE膜及微孔膜包装对双孢蘑菇贮藏中褐变及相关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保鲜膜包装均能降低双孢蘑菇贮藏期间的褐变度、酶活性及衰老物质的积累。其中以0.050 mm PE膜对双孢蘑菇的贮藏效果最佳。
阎瑞香李宁朱志强张娜
关键词:保鲜膜双孢蘑菇贮藏褐变
一种采用功能化磁性载体固定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功能化磁性载体固定几丁质酶的制备方法,它是采用功能化磁性载体对几丁质酶进行固定化,以几丁质酶的结合区不同基团作为结合位点,先进行功能基团预先活化,再对几丁质酶进行固定化。磁性高分子微球表面的各种功能性...
阎瑞香张娜
文献传递
不同草莓香气成分贮藏过程中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2
2015年
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分别提取3个草莓品种的香气成分,并进行GC/MS分析,研究在低温贮藏过程中(0℃)草莓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3种草莓的香气成分种类和相对质量分数不同,R6品种草莓酯类、醛类、醇类、酸类相对含量分别为23.82%、51.54%、7.93%、8.28%;R8品种草莓酯类、醛类、醇类、酸类相对含量分别为15%、67.64%、4.66%、6%;Ti MA品种草莓酯类、醛类、醇类、酸类相对含量分别为0.89%、63.81%、14.08%、0.79%。R6和R8草莓品种酯类化合物含量明显高于Ti MA草莓品种,低温贮藏过程中草莓果实品质逐渐下降,尽管草莓采后的后熟作用可以使草莓香气成分中的酯类、醇类、酮类物质含量小幅增加,但是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酯类物质和醇类逐渐下降,酮类、酸类化合物增加。
张娜赵恒阎瑞香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香气GC-MS贮藏
LED红蓝复合光间歇照射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5年
将西兰花贮于4℃冷库中,用0.02 mm厚的PE膜覆盖,每24 h采用LED红蓝复合光(红蓝灯珠比29∶4,LED发光强度1 200 Lux)分别间歇照射6 h和12 h,以全避光为对照,研究LED红蓝复合光间歇照射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初期,西兰花中的叶绿体仍然能够在红蓝复合光照射下继续进行光合作用,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上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叶绿体的光合作用减弱,糖类含量逐渐下降,但与对照相比,LED红蓝复合光照射能够有效抑制西兰花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的下降及VC和可滴定酸的降解。贮藏15 d时,对照组西兰花已出现发霉腐烂和轻微褐变,而两个处理组均仅出现少量褪绿,其感官品质显著好于对照(P<0.05)。其中以LED红蓝复合光间歇照射处理6 h对西兰花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期5 d以上。
伍新龄张娜张晓洁阎瑞香于晋泽关文强
关键词:照射西兰花贮藏品质
SPME/GC/MS法检测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被引量:5
2016年
采用两种萃取头(50/30μm DVB/CAR/PDMS和100μm PDMS),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分析四个大蒜主产地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研究结果表明,100μm PDMS萃取头适合分析蒜薹中的挥发性成分,永年、惠民、商河、广饶四个产地的蒜薹共有的含硫化合物为二烯丙基二硫醚、甲基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三硫醚、二烯丙基硫醚、3-乙烯基-1,2-二硫杂-4-环己烯、1,3-二硫酸-2-硫酮、3,4-二甲基噻吩、1,3-二噻烷,其中二烯丙基二硫醚的含量最高。进一步分析表明,蒜薹不同部位的含硫化合物含量有一定差异,蒜薹含硫化合物含量:根部>茎中部>茎上部。本研究对于促进蒜薹加工利用,拓宽蒜薹产业链具有重要意义。
张娜张伯男阎瑞香赵龙车宋茂树
关键词:蒜薹挥发性成分含硫化合物固相微萃取
UV-C复合热处理或1-MCP处理对西兰花保鲜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4
2013年
以采后西兰花为试材,研究UV-C与热处理、1-MCP单独或复合处理对西兰花采后冷藏及货架期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冷藏(0℃)前,采用UV-C照射与热处理、1-MCP单独或复合处理,对西兰花在冷藏65 d和货架5 d期间的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均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其中以0.25μL/L的1-MCP熏蒸20 h及复合UV-C照射600 s对西兰花的护绿、抑制花蕾开放以及保持VC和叶绿素含量的效果显著好于其他处理,感官品质评价总分较高;45℃热水处理5 min及复合UV-C照射处理对控制西兰花腐烂率的效果较好。
张娜农绍庄李春媛关文强李昆仑
关键词:西兰花1-MCP保鲜
UV-C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在0℃条件下,采用不同剂量UV-C(1、4、7kJ/m2)照射处理西兰花后冷藏并测定相关品质指标。结果表明4 kJ/m2UV-C照射处理增加了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可以更好地延缓西兰花的衰老。在21天以后,4 kJ/m2UV-C处理增高西兰花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的含量,延缓其降解。UV-C照射能很好地保持西兰花的感官品质,减慢黄化过程,其中4kJ/m2UV-C照射的综合感官效果最好。
张怡关文强张娜刘莉莉阎瑞香孙德岭
关键词:西兰花贮藏UV-C抗氧化活性品质指标
新鲜果蔬流通过程中致病微生物种类及其控制被引量:29
2008年
对新鲜果蔬主要致病微生物种类、侵染途径及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技术进行概述,并提出从采前栽培环境与管理开始到消费整个流通过程中控制的系统工程理论,着重阐述了新鲜果蔬加工产品的安全与控制技术。
关文强井泽良张娜曾庆伟阎瑞香
关键词:果蔬鲜切致病菌
温度对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其品质指标影响被引量:39
2011年
研究0、10和20℃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及相关品质指标的变化规律,为西兰花采后不同温度条件下功能营养变化规律及适宜温度条件的确定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西兰花的黄化时间显著不同。10℃和20℃条件下,西兰花抗氧化活性、总酚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指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与10℃和20℃相比,0℃能有效延长西兰花中VC、类黄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的保持时间,贮藏28 d时西兰花品质良好。采后短期贮藏有利于西兰花功能营养的提高。整个贮藏过程中西兰花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相关性最大,其次是类黄酮,与VC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相关性不大。
张怡关文强张娜刘莉莉阎瑞香孙德岭
关键词:西兰花贮藏温度抗氧化活性
芥末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抑制效果的研究被引量:12
2008年
研究了芥末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灰霉菌、链格孢、青霉菌和炭疽病菌的抑制效应,以确定其最低抑菌浓度与最低杀菌浓度。研究结果表明,芥末精油对供试的病原菌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当芥末精油空间浓度达到2μL/L时,对4种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均达到100%。相同浓度的芥末精油对不同的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不同。
张娜关文强李春媛
关键词:抑菌效果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