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增平

作品数:19 被引量:168H指数:7
供职机构:西北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业种子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篇化学工程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主题

  • 11篇树脂
  • 7篇环氧
  • 6篇复合材料
  • 6篇复合材
  • 5篇杂化
  • 5篇环氧树脂
  • 4篇杂化材料
  • 4篇氰酸
  • 4篇氰酸酯
  • 4篇共聚
  • 4篇硅氧烷
  • 4篇改性
  • 4篇倍半硅氧烷
  • 3篇笼型
  • 3篇笼型倍半硅氧...
  • 3篇介电
  • 2篇电性能
  • 2篇动力学
  • 2篇有机-无机杂...
  • 2篇树脂基

机构

  • 19篇西北工业大学
  • 2篇西安理工大学
  • 1篇西北大学

作者

  • 19篇张增平
  • 16篇梁国正
  • 5篇任鹏刚
  • 4篇卢婷利
  • 4篇王金合
  • 4篇何少波
  • 3篇王结良
  • 2篇晁芬
  • 2篇管兴华
  • 2篇谢建强
  • 2篇颜红侠
  • 2篇刘继三
  • 2篇张璇
  • 1篇王晓蕾
  • 1篇宫兆合
  • 1篇王九成
  • 1篇屈小红
  • 1篇房红强
  • 1篇袁莉
  • 1篇王金和

传媒

  • 5篇中国胶粘剂
  • 2篇高分子材料科...
  • 2篇中国塑料
  • 2篇航空材料学报
  • 1篇高分子通报
  • 1篇塑料工业
  • 1篇材料导报
  • 1篇材料工程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有机硅材料

年份

  • 2篇2009
  • 5篇2008
  • 7篇2007
  • 2篇2006
  • 3篇200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环氧树脂/双环戊二烯双酚型氰酸酯树脂共聚体系固化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采用Ozawa方法和Kissinger方法研究了环氧树脂和双环戊二烯双酚型氰酸酯树脂(DCPDCE)共聚体系的固化动力学,并计算了活化能、指前因子、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共聚物的总反应级数。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加入环氧树脂后,提高了体系的反应活化能,明显降低了室温时的反应速率常数,而对固化温度(180℃)时的反应速率常数影响不大。不同环氧树脂含量的共聚体系固化反应级数均接近1级反应。
王金合颜红侠何少波张增平
关键词: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含倍半硅氧烷的杂化聚合物被引量:64
2004年
从杂化材料的形成方式 ,说明含倍半硅氧烷类杂化材料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形成的分子内杂化体系 ,是一类新型高性能的有机_无机杂化材料。介绍了倍半硅氧烷的结构、合成方法及性能特点 ,重点阐述了多面齐聚倍半硅氧烷类杂化聚合物的性能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卢婷利梁国正宫兆合任鹏刚张增平
关键词:倍半硅氧烷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聚苯乙烯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的研制被引量:14
2007年
以环氧树脂和稀释剂环氧丙烷丁基醚为囊芯,苯乙烯-二乙烯基苯为高分子囊壁材料,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全新的自修复微胶囊-聚苯乙烯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考察了不同种类与不同用量的乳化剂对囊芯与壁材溶液进行乳化以及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引发剂添加方式等对聚苯乙烯包覆环氧树脂与活性稀释剂微胶囊合成工艺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验成功合成了聚苯乙烯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最佳工艺条件为采用1%阿拉伯树胶作为乳化剂,先加入BPO引发反应5h后再加入过硫酸钾,反应温度在70~80℃,反应时间8h。
谢建强梁国正袁莉张增平
关键词:微胶囊聚苯乙烯环氧树脂原位聚合
氰酸酯/BaTiO_3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被引量:3
2008年
以双酚A型二氰酸酯为树脂基体,平均粒径为3μm的BaTiO3为功能填料,采用浇铸法研制氰酸酯复合电介质材料,考察了25℃,1MHz时氰酸酯/BaTiO3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结果表明,BaTiO3含量的增加提高了材料的介电常数,减小了材料的介电损耗,并且最大填充量为体系总质量的60%,此时介电常数最大(15.823),介电损耗最小(0.0037);随着树脂转化率的增加,材料的介电常数先增大后减小,而介电损耗一直在减小;硅烷偶联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显著改善了BaTiO3粒子在氰酸酯基体中的分散效果,提高了材料的介电常数,保持介电损耗不变。
晁芬梁国正张增平王金和
关键词:钛酸钡复合材料介电性能
双酚A型二氰酸酯及其环氧改性体系的反应性研究被引量:8
2008年
采用两种不同环氧树脂与双酚A型二氰酸酯树脂(BADCy)进行共聚改性,应用DSC,FTIR对BADCy及其环氧改性体系的反应机理及产物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BADCy在固化过程中仅发生自聚反应并生成三嗪环。环氧改性氰酸酯体系在低温下(<180℃)主要发生氰酸酯自聚、噁唑啉酮的生成及少量环氧醚化反应,而在高温下(>200℃)主要发生噁唑啉酮结构的转变及环氧基的插入反应,并最终生成噁唑烷酮,固化体系中同时含有三嗪环、异氰尿酸酯、噁唑啉酮及噁唑烷酮环基团,各基团含量主要由改性体系中环氧基团的含量及固化温度决定。
任鹏刚梁国正张增平
关键词:氰酸酯树脂环氧树脂共聚反应反应机理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结构、性能与制备技术
马晓燕颜红侠梁国正费敬银唐玉生宁荣昌鹿海军张启路张增平卢婷利屈小红
该项目是针对有机—无机杂化材料领域的前沿性科学问题以及技术问题展开研究的。项目包含“微纳米高分子杂化材料的制备、结构与性能”基础理论研究和“有机纳米累托石及其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技术研究两个内容。该项目以理...
关键词:
关键词:杂化材料纳米复合材料有机改性累托石
环氧树脂基介电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以环氧树脂(EP)为基体树脂、经硅烷偶联剂改性后的压电陶瓷钛酸钡(BaTiO3)为增强填料,采用浇铸法制备了有机/无机介电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用量对复合材料介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BaTiO3能显著提高材料的介电常数,当w(BaTiO3)=60%时,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为23.6,比纯EP的介电常数(4.0)提高了近6倍,而且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受频率影响较小,具有较好的频率稳定性;随着BaTiO3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都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弯曲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123.8 MPa和26.3 kJ/m2;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表明,材料的起始热分解温度随着BaTiO3含量的增加而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能得到改善。
晁芬王金合张增平何少波
关键词:环氧树脂钛酸钡介电复合材料
碳纳米管的纯化处理对双马来酰亚胺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2007年
采用氧化性较强的浓HCI、浓HNO3、溴水、H2SO4-HNO3、K2Cr2O7-H2SO4共5组物质分别对碳纳米管(CNTs)进行纯化处理,以提高碳纳米管/双马来酰亚胺/工烯丙基双酚A(CNTs/BMI/BA)体系的反应活性和基体树脂与CNTS的界面结合能力。并采用TEM、XRD、DSC、SEM等表征了CNTs的5种处理方法对其自身结构的影响以及对BMI树脂体系反应活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HESO4-HNO3处理的CNTs在不破坏其结构的基础上使体系反应活性提高,固化反应放热峰温度降低近15.6℃。1%4# CNTs/BMI/BA、2%4^#CNTs/BMI/BA固化物较原始CNTs/BMI/BA体系冲击强度提高16.92%和23.06%,弯曲强度分别提高7.61%和6.47%。
张麟梁国正何少波张增平
关键词:碳纳米管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反应活性力学性能
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与应用被引量:6
2007年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是一种新型有机硅杂化材料,在耐高温材料、阻燃材料以及高分子增强材料方面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主要介绍了苯基、氨基、环氧基和甲基等4种官能团取代笼型倍半硅氧烷的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性能和应用前景。
王晓蕾梁国正张增平
关键词:POSS杂化材料
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环氧杂化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动力学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为了提高环氧树脂的耐热性,采用笼型倍半硅氧烷(POSS)改性双酚A型环氧树脂E51,得到有机无机杂化树脂。采用Ozawa和Kissinger两种方法研究了杂化树脂/4,4′-二氨基苯砜(DDS)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TGA分析表明,POSS的加入提高了E51/DDS固化树脂体系的热性能。
张增平梁国正刘继三谢建强管兴华
关键词:笼型倍半硅氧烷固化反应动力学热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