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卫星

作品数:101 被引量:732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贵州省省长基金国家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35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6篇经济管理
  • 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理学

主题

  • 34篇水稻
  • 17篇稻米
  • 15篇水分
  • 13篇育秧
  • 13篇播种
  • 12篇杂交
  • 10篇秧盘
  • 10篇有机水稻
  • 10篇玉米
  • 10篇育秧盘
  • 10篇抗旱
  • 9篇有机稻
  • 9篇抗旱性
  • 9篇除草
  • 8篇稻田
  • 8篇播种育秧
  • 7篇水分亏缺
  • 7篇胁迫
  • 7篇亏缺
  • 6篇稻米品质

机构

  • 70篇中国农业科学...
  • 16篇贵州大学
  • 16篇中国水稻研究...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中华人民共和...
  • 4篇江西农业大学
  • 3篇湖南农业大学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3篇江苏嘉贤米业...
  • 1篇贵州省农业科...
  • 1篇江西省农业科...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理工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丰城市农业技...
  • 1篇河南省新乡市...
  • 1篇丹阳市嘉贤米...

作者

  • 101篇张卫星
  • 35篇闵捷
  • 32篇朱智伟
  • 24篇金连登
  • 19篇朱德峰
  • 15篇赵致
  • 11篇陈惠哲
  • 11篇章林平
  • 11篇张玉屏
  • 10篇林贤青
  • 9篇施建华
  • 8篇付芳婧
  • 7篇廖西元
  • 6篇柏光晓
  • 5篇张伟贵
  • 5篇陈铭学
  • 4篇章秀福
  • 4篇许立
  • 3篇邵国胜
  • 3篇牟仁祥

传媒

  • 9篇中国稻米
  • 8篇农产品质量与...
  • 3篇华北农学报
  • 3篇贵州农业科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玉米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山地农业生物...
  • 2篇西南农业学报
  • 2篇作物研究
  • 1篇粮油食品科技
  • 1篇中国食物与营...
  • 1篇种子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粮食与饲料工...

年份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2篇2017
  • 13篇2016
  • 10篇2015
  • 5篇2014
  • 10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6篇2010
  • 4篇2009
  • 7篇2008
  • 10篇2007
  • 2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10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穗生长发育阶段水分逆境对超级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0
2008年
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人为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穗生长发育阶段水分逆境胁迫条件对不同类型超级稻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幼穗分化开始至分化后30 d,不同时段的水分逆境均导致叶片丙二醛含量明显增加,加速了叶片膜脂过氧化,并且所受影响的程度随生育时间的增加、控水天数的延长以及叶位的降低而加重。水分逆境导致叶片尤其是下部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增强,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倒三叶丙二醛含量最高,增加的程度也最大,其次是倒二叶,剑叶相对较低。不同品种受水分逆境影响的程度不同,普通杂交稻汕优63受影响较大,其次是超级稻Ⅱ优602,超级稻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受影响相对较小,对水分逆境的敏感性不同品种表现有差异。
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张玉屏陈惠哲
关键词:超级稻水分逆境丙二醛
有机稻田专用除草器的钉耙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稻田专用除草器的钉耙。现在还没有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除草和中耕效果好,工作效率高的有机稻田专用除草器的钉耙。本实用新型包括框架、连接筒和手柄,所述连接筒的一端固定在框架的前端,所述手柄固定在...
许立张卫星闵捷金连登
文献传递
播种期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以典型的广适性杂交籼稻品种天优华占为对照,以21个不同熟期类型的代表性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播种期试验。结果表明:在5月30日或6月19日播种的条件下,春优58、甬优8号、常优1号、秀水63均表现出生育期适中、分蘖能力较强、产量高,适合在金华地区种植;在所有供试品种中,以春优58的产量为最高,达9.333 t/hm2,其最适合在金华地区作为单季稻或双季连晚种植推广。
陈晓阳钱秋平于海富蒋梅巧朱浩曹春信张卫星
关键词:播种期粳稻
不同育秧方式下百泰微生物菌剂对早籼稻秧苗生长的影响
为验证百泰微生物菌剂(肥)在水稻苗期的使用效果以及提出配套应用技术,开展了百泰微生物菌剂对不同育秧方式早籼稻秧苗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使用百泰微生物菌剂后,秧苗的叶龄、苗高、根长以及地上部和根部干质量增加,叶绿素和类...
张卫星金连登李荣昌许正洪张伟贵孙成效吕金蔚朱智伟
关键词:早籼稻秧苗生长微生物菌剂育秧方式
文献传递
有机水稻品种选择与种子生产技术被引量:4
2019年
发展有机水稻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条有效途径。品种选择与种子生产是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本文介绍了我国有机稻米产业发展的概况以及选用有机水稻种子的必要性,重点阐述了有机水稻生产中品种选择的技术要求和有机种子生产技术要点,可为有机水稻生产者提供参考。
骆江英许立张卫星
关键词:有机水稻种子生产
实现作物超高产的战略意义——兼谈贵州作物超高产
2007年
在现有作物高产水平上,以充分挖掘作物产量潜力为目标的超高产育种与栽培研究,经多年的实践,已取得了显著成效。选育具备大面积稳产、高产的作物品种及综合配套的超高产栽培技术,实现作物超高产,是提高作物单产和增加总产行之有效的途径。在我国,实现作物超高产对于增加全国粮食总量和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保障粮食生产安全,提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科技贮备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论述了实现作物超高产的战略意义,并结合贵州作物超高产研究实践,探讨了对实现贵州作物超高产的认识。
张卫星付芳婧赵致
关键词:作物超高产粮食安全
灌浆结实阶段水分逆境对超级稻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08年
通过水份仪结合称重法人为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灌浆结实阶段水分逆境对不同类型超级稻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灌浆结实阶段对水分的敏感性较强,开花至花后30 d不同时段的水分逆境均导致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尤其花后30 d时叶片丙二醛含量较对照增加更为明显。不同水分条件下各品种倒二叶的丙二醛含量也均显著高于剑叶,水分逆境导致水稻叶片尤其是倒二叶的丙二醛含量显著升高,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增强,加速了叶片的衰老进程。不同品种由于对水分逆境响应的敏感性差异而受影响的程度不同,相对于普通杂交稻汕优63来说,超级稻品种受到的影响要小。
张卫星朱德峰林贤青张玉屏陈惠哲
关键词:超级稻水分逆境灌浆结实丙二醛
一种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目前还没有用于水稻精准播种育秧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育秧盘和播种器,育秧盘包括育秧盘本体,其特点是:育秧盘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数个排水调节孔;育秧盘本体中设有若干个育苗砵,育苗砵的高度比...
胡贤巧许立张卫星闵捷章林平
文献传递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研究与评价被引量:52
2007年
通过田间直接鉴定,采用模糊函数法,以抗旱隶属度、产量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为评价参数,分析各性状与参数间的关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选择出有效的评价参数和指标,对各自交系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导致玉米自交系的散粉至吐丝期间隔增加,光合叶面积减少,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茎秆变细,穗短小,秃尖多,穗粒数少,粒重轻,最终导致产量下降。不同基因型间因抗旱性差异而所受影响明显不同,各自交系抗旱性强弱与干旱条件下的性状表现有较大关系,其中79-1E、交51、苏1-1和18599的抗旱性较好。各评价参数中,以产量抗旱指数和抗旱隶属度与干旱条件下各性状之间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抗旱指数、抗旱隶属度、产量和叶面积是抗旱性综合评价最有效的参数和指标。
张卫星赵致柏光晓付芳婧
关键词:玉米自交系抗旱性综合评价
穗生长发育阶段不同水分亏缺对杂交稻产量形成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在穗生长发育阶段,通过水分仪结合称重法严格控制土壤水分的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时段不同程度的水分亏缺对杂交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穗分化至分化后30 d的水分亏缺明显影响稻穗生长发育,颖花数和实粒数显著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降低,最终籽粒产量显著下降。总粒数减少是此阶段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减产幅度与水分亏缺程度呈正相关,重度控水处理影响最大,其次是中度控水处理,轻度控水处理也有一定影响。全时段和穗分化10~20 d的水分亏缺影响最大,其次是穗分化0~10 d,穗分化20~30 d对穗部生长影响不大,但对后续籽粒灌浆结实有一定影响。超级杂交稻国稻6号在此阶段适度控水后复水的生长补偿效应和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自动调节优于普通杂交稻汕优63。
张卫星朱德峰朱智伟林贤青张玉屏陈惠哲
关键词:产量性状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