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占录

作品数:109 被引量:1,010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0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9篇经济管理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建筑科学
  • 2篇社会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7篇农村
  • 15篇土地发展权
  • 15篇发展权
  • 11篇农村居民
  • 11篇农村居民点
  • 11篇农村居民点整...
  • 11篇居民点
  • 11篇居民点整理
  • 11篇村居
  • 9篇土地利用
  • 9篇城市
  • 8篇土地整理
  • 7篇生态
  • 7篇耕地
  • 7篇房价
  • 6篇宅基
  • 6篇宅基地
  • 6篇征地
  • 6篇土地管理
  • 6篇住房

机构

  • 10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3篇北京联合大学
  • 4篇四川大学
  • 3篇北京大学
  • 3篇新加坡国立大...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北京建筑工程...
  • 2篇国土资源部土...
  • 2篇北京市规划委...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国土资源部
  • 1篇常州大学
  • 1篇钦州学院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作者

  • 102篇张占录
  • 24篇张远索
  • 16篇赵茜宇
  • 5篇殷秀云
  • 4篇张雅婷
  • 3篇于海英
  • 3篇赵红娟
  • 3篇蔡宗翰
  • 3篇曲卫东
  • 3篇杨庆媛
  • 2篇吴大放
  • 2篇侯东民
  • 2篇吴彬
  • 2篇胡红梅
  • 2篇谢文阳
  • 2篇李蒴
  • 2篇林超
  • 2篇刘艳艳
  • 2篇祁媛媛
  • 2篇王义发

传媒

  • 8篇中国土地科学
  • 5篇国土资源科技...
  • 5篇中国土地
  • 4篇农业工程学报
  • 4篇价格理论与实...
  • 4篇国家行政学院...
  • 3篇地域研究与开...
  • 3篇北京房地产
  • 2篇现代经济探讨
  • 2篇台湾农业探索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北京社会科学
  • 2篇中国物价
  • 2篇中国软科学
  • 2篇农村经济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小康
  • 1篇资源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年份

  • 5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7篇2015
  • 6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3篇2011
  • 7篇2010
  • 9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6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0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生态系统一体化的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被引量:8
2017年
研究目的: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根据生态系统管理的一体化原则,构建海岸滩涂综合管理体制。研究方法: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研究结果:(1)海岸滩涂是一个典型的自然—经济—社会复合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动态开放、敏感脆弱、生态价值高;(2)中国现行海岸滩涂管理体制是地方政府主导的、分权分散的、资源资产管理体制,管理决策缺乏技术支撑,管理过程缺乏公众参入;(3)当前的管理体制导致海岸滩涂管理秩序混乱,开发无序,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结论:构建海岸滩涂管理委员会决策的、综合管理办公室协调的、职能部门实施的、专家配合的、公众参入的生态系统综合管理体制,统筹协调海岸滩涂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沿海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吴彬张占录
关键词:土地管理生态系统管理
农村居民点整理中二维多元利益格局优化被引量:14
2013年
研究目的:探究中国农村居民点整理过程中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开发企业、村集体、农民个人等多元主体的多元利益格局优化途径。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多样,但现阶段以"农民上楼"模式为主。实践中,存在农民被迫上楼比例超过合理水平、补偿标准与实际补偿有出入、后续就业服务不到位等问题,亟待优化现存二维多元利益格局。研究结论: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明晰农村集体土地产权;政策层面上,一要客观评价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二要抑制城市高房价;物质层面上,一要重新考量农民应得利益,二要从长远角度解决失地农民后顾之忧;文化层面上,一是帮助缓解城市化给农民思想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二是媒体舆论要客观公正;技术层面上,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研究土地发展权配置,选取试点后综合考虑,谨慎试用。
张远索张占录
关键词:土地整理农村居民点农民上楼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增值收益分配的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增值收益分配状况的影响,合理的增值收益分配对建立完善的集体经营成建设用地市场意义重大。研究首先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及增值收益分配现状出发,明确了参与增值收益分配的市场主体为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然后通过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增值收益的构成进行分析,确定了不同类型增值收益的归属。研究结果显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增值收益中,绝对地租应属于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由自然地理位置决定的级差地租I应由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共同分享;由经济地理位置决定的级差地租I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各级政府间分配;级差地租II应归属于各级政府。
张雅婷张占录赵茜宇
基于农地重划的生态农法管窥——以台湾回乡有机生活农场为例被引量:2
2012年
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带来的弊端日益受到关注,为学习借鉴台湾先进的生态农业理念,采取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以台湾回乡有机生活农场为例,总结了基于农地重划的生态农法的基本理念和做法。结论认为发展生态农业是大势所趋,虽然各地生态农法具体做法不同,但是其拒绝使用化肥、农药,崇尚人与万物和谐相处,效法自然的理念是一致的,我国大陆很多农村地区可以借鉴此类思想和做法。
张远索蔡宗翰张占录祁媛媛胡红梅
关键词:农地重划生态农业
大陆与香港城市规划比较研究
张占录
关键词:城市规划
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挖潜研究
2013年
以农(耕)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土地开发、土地复垦为主要内容的土地开发整理对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我国土地开发整理有关概念进一步厘清,并就土地开发整理挖潜过程中涉及到的潜力区分级指标、挖潜途径、重点区域设置模式等进行探讨,认为划分潜力区级别时应全面考虑相关因素,宜推广"综合不同开发整理效益"的重点整理区域设置模式等。
张远索张占录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理挖潜
基于数理分析的有效耕地面积计算方法研究
目前,我国调查统计的耕地面积并不是有效耕地面积,其中存在大量小地物的干扰。文章拟通过数理分析,扣除耕地面积中的小地物面积,探索科学合理地计算有效耕地面积的方法。本文结合RS和GIS相关技术,建立灰色系统GM(1,1)模型...
张占录殷秀云赵红娟
关键词:有效耕地面积
文献传递
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案例分析及经验借鉴——以苗栗县泰安乡天狗农村社区为例被引量:3
2013年
农村居民点整理是保障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和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有效措施,近年来大陆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实践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台湾农业生产用地重划工作开展较早,农村社区土地重划工作积累了较多经验。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和文献资料法,从分析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体系结构与运作模式入手,以苗栗县泰安乡天狗农村社区为案例对象,分析其费用负担和利益分配模式。研究发现,台湾农村社区土地重划的分层管理模式、自下而上的规划反馈机制、政府角色定位、农民重划意识的培养、利益共享模式等做法,可以为大陆地区农村居民点整理提供借鉴。
张远索胡红梅蔡宗翰祁媛媛张占录
关键词:农村居民点整理案例分析
吴旗县退耕、生态移民跟踪调研被引量:2
2010年
陕西省吴旗县是"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结合试点县"。研究吴旗的退耕、扶贫、生态移民工作,对了解西部相关问题有一定典型意义。近年吴旗退耕、扶贫、生态移民工作的力度和方式方法均有很大进步。但如何稳定解决农民基本生活问题,仍未真正解决。与西部许多退耕区类似,减低当地人口压力是今后的必然选择。因此,利用城市化趋势,强化"东西部对口扶贫"机制中的对口劳务输出机制,加快西部贫困暨生态脆弱区的劳务输出,并依托户籍改革对其中符合条件者优先实现彻底转移,是今后国家西部生态战略、扶贫战略意义深远的抉择。
侯东民张占录
关键词:生态移民扶贫
家庭结构对农地流转意愿的影响——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20
2019年
研究目的:分析家庭结构对农民流转土地意愿的影响,并揭示其内部机理的形成,以期为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提供参考。研究方法: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1)家庭人口特征、土地使用特征、户主个体特征及家庭决策特征4类外源潜变量会显著影响农地流转意愿;(2)可观测变量对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较强,其中,家庭总人口、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户主年龄、家庭内部矛盾解决方式分别对这4类外源潜变量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好,即家庭总人口越多、实际经营及流转土地面积越小、户主年龄越大、依赖于内部解决矛盾的家庭更愿意流转农地。研究结论:家庭结构主要通过主动依赖、扶养压力、收入偏好、农地保障、决策信息5种机理对流转意愿产生影响,未来土地流转政策的完善应重视解决这些问题。
张占录张雅婷康明明
关键词:土地管理农地流转意愿结构方程模型家庭结构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